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测评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基础练]
下图为我国某乡镇区域图。20世纪60年代起该镇驻地及柳塘村、南官庄等村落形成有规律的赶集日。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官庄集市逐步被北唐山子村替代。据此回答1~2题。
1.与周围村落相比,柳塘村成为集市的原因是 ( )
①交通通达度好 ②地理位置较优越 ③该村等级更高,服务种类更多 ④基础设施完善 ⑤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④⑤
2.20世纪90年代以后,北唐山子村逐步替代南官庄成为集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南官庄消费能力下降
B.乡镇政策的影响
C.北唐山子村交通变得更便捷
D.北唐山子村消费等级更高
1.A 2.C [第1题,与周围村落相比,柳塘村位于周围村落的中心位置和乡道交会处,交通相对便捷,服务范围广。第2题,北唐山子村和南官庄都是村一级的行政单位,消费等级应该相同。北唐山子村逐步替代南官庄成为集市的主要原因是县级道路的开通。]
2014年年初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于2019年竣工通车。下图为我国大连港位置图。据此完成3~4题。
3.大连港近几年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 ( )
A.交通运输网不断完善,经济腹地不断扩大
B.港口的自然条件优越,是深水良港和避风良港
C.天津港的辐射带动作用
D.大连旅游业的发展,运输量增长迅猛
4.关于大连港海底隧道建设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网
②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③促进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④缩短了大连市区与开发区的时间距离
⑤导致海域污染加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3.A 4.B [第3题,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大连港的陆域条件不断改善,运输网络不断完善,经济腹地不断扩展。港口的自然条件优越一直存在;天津港对该港口辐射带动作用不大;旅游业的发展对港口影响不大。第4题,海底隧道建设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也不会对海域产生较大污染。但它可以完善大连城市的交通网络,沟通大连市区与开发区,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5~6题。
5.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工业 B.园艺
C.物流 D.商务
6.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
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
5.D 6.A [第5题,高铁客运站交通便利、人员流动量大,适合发展商务活动。第6题,图中显示高铁站位于城区边缘,此处修建高铁站,会促进该区域城市化建设,同时与城区之间的公路沿线也会得到发展,从而使该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8.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7.C 8.B [第7题,高铁建成后,使周边地区到达城镇的时间缩短,城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范围扩大,即城市服务范围扩大。第8题,图中乙、丁居于区域的中心位置,且城市等级最高,所以成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必然是乙城或丁城。图中又显示乙城所在区域城市之间及乙城与周边城市之间有便捷的城际交通联系,说明区域的核心城市是乙城。]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
(2)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A市拟在右图所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选址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选址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市计划在周围地区建一旅游度假区。请简述你的理由。
[解析] 第(1)题,城市早期选址和河流有关,河流有供水和航运等功能,由此可知该城市的形态受交通的影响明显。第(2)题,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需要广阔的场地以及便利的交通,宜布局在郊区;大型超级市场需要大量消费群体以及便利的交通。第(3)题,A市布局旅游度假区,可考虑附近的资源——大面积的沙滩。
[答案] (1)水运便利 生产、生活取水方便 交通
(2)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 位于郊区,地租便宜
接近市中心,市场广阔 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3)A市临近海洋,附近有大面积沙滩,环境优美。
[等级过关练]
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11.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10.B 11.A [第10题,老城区码头对面有沙洲形成,结合图中河流形状可判断出老城区码头处为河流凹岸,不易淤积。第11题,由图可知,待建码头附近既有公路,也有高速公路,此处建码头可将公路、高速公路和河流运输进行有效衔接。]
读京津冀圈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要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基础是( )
A.构筑现代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加强重化工业发展
D.加强能源工业发展
13.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城市空间形态均沿河布局
B.铁路和高速公路是城市带的主要发展轴
C.天津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D.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不会改变
12.A 13.B [第12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故选A项。第13题,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条件,所以城市的发展多以交通线为发展轴,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也随之改变。]
14.读福建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
(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试分析其成因。
(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最终废弃。试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A处等高线稀疏,位于平原地区,聚落沿公路线延伸;B处等高线密集,位于河谷地区,聚落沿河流伸展。第(2)题,由图可知,C位于平原、D位于山区,商业网点密度C处大于D处;其原因与山区地势、人口密度、交通线布局和密度等因素有关。第(3)题,河流具有提供水源、航运等功能,E聚落位于河流沿岸,仍保留沿河流伸展特点;由于泥沙淤积,河港废弃,加上公路发展,使得E处商业网点的密度减小。
[答案] (1)A处聚落空间形态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空间形态沿河流伸展。
(2)C处商业网点的密度大于D处。C位于平原,D位于山区。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到那里。
(3)E地聚落空间形态将保留沿河流伸展的特点。其商业网点密度将会减小。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6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品复习练习题</a>,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 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 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