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手机里正播放抖音视频,离手机较远的人比较近的更不能听清楚这声音,其原因是( )
A.抖音的声音音色不好B.抖音的声音频率较低
C.远处听到的声音响度小D.近处听到的声音振幅小
2.如图描述声音传播过程中的频率、声速、响度和声能随离开声源距离而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3.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4.下列实验中,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b、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c、放在钟罩内的响铃闹钟,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听到铃声明显减小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abB.bcC.cdD.ad
5.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某一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另一特征。前、后两种情况改变的乐音特征是( )
A.响度、音调B.音色、响度C.音调、响度D.音色、音调
6.目前的智能音箱通过连接网络,可以让用户以自然语言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出行路况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智能音箱发声需要物体的振动
C.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D.人们可以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不同歌手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一定能听到声音
D.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8.小刚与小林是邻居也是同学,他们上学和放学时都常常同行,路上也经常交流学习问题。某周五放学,由于小刚值周交接,小林回家先行,小刚交接了值周工作后,才急忙去追小林。当小刚看到前方离他还较远的小林时,便大声喊小林等等他,可小林却没能听到小刚的叫喊。关于这个现象的以下讨论,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可能是小刚的喊声没能传到小林耳中
B.可能是小刚当时太激动,发出的是超声波或次声波
C.可能是小刚当时发声的音色太差的缘故
D.可能是小林离小刚较远,小刚的喊声传到小林耳中响度太小的缘故
9.关于声现象,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次声波指的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D.在空气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大于人说话声音的传播速度
10.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情景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乙图:通过乒乓球的摆动来说明音叉在振动
C.丙图: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丁图: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11.“女高音”“男低音”和“高声呼叫”“低声细语”,这两组词语中的“高”和“低”的物理含义( )
A.相同,前者指音调,后者指音调B.不相同,前者指音调,后者指响度
C.不相同,前者指响度,后者指音调D.不相同,前者只音色,后者指响度
12.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的
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无关
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C.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只要有障碍物我们就一定能分辨回声
二、简答题
14.(1)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一件乐器,说明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2)如图是将乐器发出的乐音输入示波器后得到的两个波形图,请根据波形图比较这两个乐音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三方面的异同.
15.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根据这一现象,请写出两条相关的物理知识。
16.小平拎起水壶向保温瓶中灌开水,在一旁看书的小刚提醒他:“小平,水快灌满了!”说话间,小平发现水真的满了,小平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小刚说:“听出来的.”小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你能帮他弄清其中的原因吗?
17.如果你家居住的地方附近正在施工建筑楼房,每天晚上都有吵闹嘈杂的噪声,你将如何防止这些噪声对你的危害,说出你采取的措施和物理依据.
18.小阳和小亮同学做实验验证固体也能传声.小亮用手捂住一只耳朵,然后把另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小阳用手敲击桌面,小亮听到小阳敲桌子的声音,旁边站着的同学也听到了.你认为这个实验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
19.聆听闹钟指针走动时的“嚓嚓”声,注意他的响度和声调,把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并盖上盒盖,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20.美文《声音》中有一段对青蛙声音的描写:青蛙的声音是最为嘹亮的,脆生生的,不会有一丝藕断丝连,它们对自己的嗓子是很有自信的,所以少了遮遮掩掩的欲断难断,却多了几分无所畏惧的理直气壮,也许就是源于它们的快乐歌唱吧,稼轩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唤起了无数的共鸣,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用与声现象有关的知识来解释诗人为什么能听到蛙声并能辨别出是蛙声?
21.以下情景反映了什么物理知识.
喇叭放音时,纸盒上的纸蝴蝶“翩翩起舞”.________
支起自行车,使车后轮转起来,用一硬纸片伸过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________
被敲响的音叉会把与音叉接触的悬吊小球弹开,音叉被敲得越响,小球被弹得越远.________.
22.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他制作的过程如图所示.制成并进行调节后就可以用它演奏简单的“乐曲”.请你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
23.下列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1)小提琴声_______________;
(2)甩“纸炮”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3)人说话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4)扬声器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5)笛子声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C
6.C
7.B
8.D
9.A
10.A
11.B
12.B
13.C
14.(1)例:二胡: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二胡产生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通过改变弦的长短改变音调,弦越长,音调越低;通过弹琴的力度改变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用力越大,响度越大;(2)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度相同;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15.①空气能够传播声音;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6.当往暖水瓶中倒水时,水面上方的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小刚是根据音调判断出水的高度进而知道水满了.
17.报警或告知施工方停止施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窗户,遮挡窗帘,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带上耳塞或棉花,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8.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当研究其中某种介质传声时,应该排除气体介质的干扰,小阳和小亮的这个实验中没有考虑空气也能传声,所以答案为:没有排除气体传声的因素,不能证明小亮听到的声音是固体传播的
19.盖上盒盖,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小,音调不变。
20.音色
21.喇叭发声时纸盆在振动 音调的高低和振动频率的关系 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2.示例一:四弦琴发声的音调与橡皮筋粗细有关吗?
示例二:四弦琴发声的音调与木板位置是否有关?
23.琴弦 空气 声带 纸盆 空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