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设计
展开【目标制定的依据】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个类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初步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节课的重点是量角的基本方法。难点是内、外圈度数的区分。难的原因是量角器设计成左右两边都能量角而且还有两圈数要你选择。
《角的度量》是一节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课。本节课的新知识点较多,内容容量大,同时学生对角的度数表象的建立要用一定的教学时间。
二、学情分析: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巳初步认识角的大小和角的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对量角器为什么能量角了解不够深入,同时也不知道量角器的量角原理。学生对量角器的使用还不适应,因为量角器有两个0刻度线,使用时要选择0刻度线,增加学生使用的难度。学生操作量角器的动作协调性也有待训练。
【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性的教学策略。运用动画原理展示量角器的构造过程和设计原理,录成微课让学生提前观看,初步感知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对量角器的构造原理进行探究的学习环节,知道量角器的量角原理。演示法和指导法相结合,如何度量角的大小在白板上演示。个别学生单独指导。
二、教学媒体资源
录制的微课,电子白板的图形移动功能, 实物展台,101教育ppt互动工具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学生能使用量角器量角。学生能正确量出角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经历量角器的构造过程中,理解量角器的量角原理
学生通过摆角量角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掌握量角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的: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内、外圈读度数。
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板、课件、牙签、 简易量角器、印的量角器
学具准备:活动角、三角板、牙签
一、 导入新课
1.比一比
(1)可以移动的角。
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图形?(角)
老师手中有两个角,有谁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设计一样大的角)
生:角2大。
生:好像一样大。
师:你是怎么比较的?
引导出比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即:顶点对顶点,边对边,另一边对比就知道谁大谁小.
【设计意图】学会比较角的大小,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作简单的铺垫。
(2)不可移动的角。
在黑板上画两个不一样大小的角。
师:你会比较黑板上的两个角的大小吗?学生愣一会儿,教师把刚才用过的活动角贴在黑板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
学生汇报比较方法。
刚才同学们真会开动脑筋想了很多方法,那么这个角到底比另一个角大多少呢?或着角1到底有多大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吗?能有一个像量线段长度一样的工具去量就好了,
【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一些奇怪的想法,教师以鼓励为主。
2.板书课题
生:用量角器量,
师:对,你们知道了手中的量角器的作用,量角器就是一个量角的大小的工具。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 新课探究
1、认识量角器
师:同学们已经在家初步认识了量角器的构造,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来表示,请同学们再仔细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先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生:我发现上面有很多刻度。
生:我发现有从0到180的数。
生:我发现有两圈数,还发现中间有一个点。
生:我不明白一条线上有0又有180,这是怎么回事?
师: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知道量角器的用法了。
2、量角器的结构及构造过程的讲解
(1)这个量角器上的刻度是怎样划分出来的呢?
量角器是把一个半圆(也就是180度的角)平均分成许多份,我们先来把半圆平均分成18份,每一份是10度的角(在自制的量角器上分)。并要求学生指出10度的角和其它不同度数的角(要求指出角的边和顶点)
师:我们为了方便读出度数一般从0开始读数。从0开始标上刻度,那么哪一条边是0刻度线呢?
师:从左边开始最下面的一条边是0度,然后往上分别是10度、20度……我们刚才从右边也找出了不同的角,从右边开始标上度数行吗?从右边也可以标上0度、10度、20度……
师:请同学们再印好的量角器画出30度 120度的角。
(2)1°的角有多大呢?像这样继续分我们就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为了方便清楚的看和使用把角的一部分边擦掉后就是我们看到的量角器的样子。学生指出1度的角。
量角器各部分名称的回顾。
【设计意图】认识量角器的构造过程,知道量角器量角的原理,为熟练量角打好基础。
3、在量角器上找角。
同学们已经知道量角器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角。请你们用牙签在量角器上摆出60度、100度、150度的角。
先请一名学生说说怎样摆60度的角。
生:我先把一根牙签对准零刻度线,牙签的一头对准量角器的中心点,在把另一根牙签对准60度刻度线,一头和中心点对齐,这样就是30度的角。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用手机把学生摆的结果投影到黑板上,并问:你是怎样摆的?
4、下面是用牙签摆的一些角,你能读出度数吗?
教师出示两副图,有锐角、钝角,摆法有角的开口向下、开口倾斜方向。有一种不能读度数。
师:这个为什么不能读出度数?
生:因为有一条边没有和零刻度线重合。
学生回答得好时用101ppt中的点赞或气球进行表杨鼓励。
三、尝试量角 探究方法
1、书上有两个角,你们能量出它们的度数吗?学生量教材中的两个角的度数,量完想一想:
(1)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
(2)量角是应注意什么?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上台演示并说是怎样量的?
教师强调并演示说明量角的方法。
如果量得时候边的长度达不到量角器上的刻度怎么办?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探究意思,自主学习的能力。
2、归纳量角的方法。
通过刚才的操作,谁来说一说量角的方法?
板书:点对点,边对边,内圈外圈要分辨。
3、完成例1
(1)请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量出例题1中上面一排两个角的度数,量完后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学生量角方法不对时,教师提示学生对照量角方法检查。
(2)、先估一估例题1中下面一排三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例1的前面有两个角的度量,就直接总结出方法。改例1下面为估一估进一步建立度数的表象。)
四、应用练习
1、量出少先队队旗中的角的度数。
2、量出三角板的每个角的度数
【课后小结】:
这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自制的量角器兴趣浓厚,在摆角的过程中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较好的掌握了量角的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中的得
①、 创造性使用教材,经历和体验量角器的构造过程,回到原理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角的度量这节课概念较多,在以往的教学中注重标准化的语言介绍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在没有充分认识量角器量角的原理时,让学生对着量角器记住这些纯概念是一种囫囵吞枣的感觉。量角器是一个简洁化的度量工具,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手中的量角器有不同的制作样式,尤其是中心点的表示方法有不同的样式,对于学生来说,在没有深入认识量角器的构造过程,在量角器中找出不同的角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生不知道量角器上的角的边和顶点是怎么连接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把量角器的构造过程花了一定的时间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量角器中的角有全面深入的理解,给学生建立一个动态的角到静态的角的过程,不光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为学生自主探索角的度量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多途径操作,螺旋上升,体验形成方法技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去获得。”本节课的开始阶段设计的让学生比较两个活动角的大小,学生都跃跃欲试,接下来的比较不能移动的角的大小,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通过操作为量角的方法打下基础,其实量角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和画的角通过点对点,边对边……重合起来就能读出度数。量角方法分为三个层次,(1)在印的纸量角器上画角,建立角的度数的表象,体会两边都能找出同样角 。(2)在量角器上摆角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不同的摆法,不知不觉的获得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③、多层次思考,逐步提高,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正确量角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本节课中为了使学生较好的掌握量角的方法,经历三次不同的操作,以操作促进学生思考,多次感悟角的度数及量角的重合方法。通过这些有效的操作展现思维过程。在学生自主探 究量角之后要求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学生量角的效果比以前好多了,前面量角器的认识起了较大的作用。
二、教学中的失
从本节课来看,在安排建立角的度数表象花的时间较多,导致教学时间有点紧,后面有赶的做法。
教学中的改
学生在说想法的时候,老师有时把学生往标准化的语言上牵引,想学生用标准化的语言来表达,是不是过于僵化。教师要有耐心多听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表述中发现问题。
在安排建立角的度数表象时间应精减一些。要加强角的开口朝不同方向角的度量方法的练习。
总之,这只是一次创造教材的尝试,让学生在追根求源中进行新知的探索,主动获取知识。体现概念在实践中理解,方法在操作中建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得到培养。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质疑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融合迁移,建立1°的空间观念,估量结合,明确度量角的含义,探究交流,形成量角技能,操作应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