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落花生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落花生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 落花生【课前解析】《落花生》是本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它以花生映照人生,文章内容简洁, 脉络清晰,按照事情发展顺序主要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看似平淡无奇,却借助落花生娓娓道出了朴素而珍贵的道理。内容安排详略得当,略写种花生和收花生,详写了尝花生和议花生,表达了作者许地山的父亲希望他们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期望孩子们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记叙了“我”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教学目标】认识“亩、吩”等 5 个生字,会写“亩、播”等 10 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 7 个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教学重点】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亩、吩”等 5 个生字,会写“亩、播”等 10 个字,会写“播种、吩咐”等词语。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导入新课教师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教师引导:同学们,这“落花生”啊,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常见常吃的花生。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吗?谁来说说?预设 1:因为它的花落了才能结出果实,所以叫“落花生”。预设 2:我觉得花生的果实长在地里,所以叫“落花生”。教师过渡:是啊,这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老师这里有四幅图,大家看了之后,就知道它为什么又叫“落花生”了。教师讲解:大家看,花生的花开败以后,自然脱落,子房柄迅速往下生长, 钻入土中,在土里发育成果实,这就叫落花而生,所以,在植物学上花生又叫做“落花生”。一个“落”字准确地概括出了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同学们, 明白了吗?二、结合预习,学习生字1.引导学习:课前,大家都预习课文了,看看这组词语,谁来读一读?(1) 教师指名读。(2) 学生齐读,开火车读。2.分析多音字:种①指名读句子,找发现。这是课文中的一句话,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教师评价:读得真流利,对于字音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预设:第二行是播种(zhǒnɡ)还是播种(zhònɡ)呢?教师引导学习:对了,“种”是一个多音字,既可以读播种(zhǒnɡ),也可以读播种(zhònɡ)。在这儿到底该怎么读呀?你能不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着字典上的注释来给大家说一说?预设:我认为是播种(zhǒnɡ)。因为他说是播撒种子,翻地完了就是播撒种子了。教师小结:同学们听到了吗,种花生其实就是先买种子,然后再翻地,播撒种子,最后浇水这样一个过程。你看,她联系上下文,读准了这个字音,真不简单!谁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请你来读,注意读准确。
3.教师引导理解词语的意思:刚才这位同学在读的时候,重读了“居然”一词,那居然是什么意思?预设:竟然,出乎意料的意思。教师引导学习:种花生,收获了是很平常的事情啊!怎么就意想不到呢?能不能联系上下文来说说?预设 1:因为时间短,所以就用了“居然”这个词。预设 2:因为播种(zhǒnɡ)的都是我们小孩,我们没有种花生的经验。预设 3:他家后面是一片荒地,后面本身是一片荒地,但是现在竟然能收获花生了,真是让他们出乎意料。教师小结:是啊,荒着的地刚刚开辟出来种花生,就收获了,真是意想不到啊!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这种意料之外,读出这收获的惊喜。(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教师引导学习:刚才大家课文读得好,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围绕着落花生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预设 1: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开辟出来种花生。花生收获了,我们开了一个收获节,父亲和我们一齐讨论花生的好处。父亲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预设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们家在后园过一个花生收获节,父亲和我们一起讨论花生的好处,教育我们做一个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那个晚上,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教师过渡:这两名同学都跟我们完整的讲述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请你再来读读课文,在小组中讨论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生自由读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课文分为几部分,能不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一下呢?预设: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教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继续引导学习:你觉得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哪一部分?再来对照一下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这部分。预设:重点应该是“议花生”。我认为是 3 到 15 自然段讲的议花生。教师引导梳理课文脉络: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其他三部分内容呢?预设 1:第一段是讲的“种花生”。预设 2:第二自然段讲的是“收花生”。预设 3:三到十五段讲的是“尝花生”和“议花生”。教师引导:你看,作者写“尝花生”只用了一句话呀。你发现了什么呀? 预设 1:作者写这篇课文详略得当,想要突出“议花生”。预设 2:这样很简洁,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教师小结:你看,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具体, 其他几部分写得简单、简略。教师板书(详略得当)(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三、重点感悟,体会情感1.教师引导读文: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读一读“议花生”这一部分。那天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了,我们一家人高兴地谈论着。看看在这一部分中,都是谁参与了讨论呢?预设:有父亲、姐姐、哥哥、还有“我”教师引导读文:下面我们就在小组里,分角色读一读这一部分。学生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班展示朗读。教师引导体会情感:从他们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 1:我感受到作者对花生的喜爱和对花生的赞美。预设 2:我感受到了借花生讲了做人的道理。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看似平淡无奇,却借助落花生娓娓道出了朴素而珍贵的道理。
四、学习生字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播、吩、咐、榨、矮、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亩”上下结构。“亭”上中下结构。)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矮、榨”和上中下结构的字“亭”, 学生练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五、课后作业教师指导:请你课下练习书写本课所学的生字并想一想父亲的话,父亲想要我成为什么样的人。六、板书设计2 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 父亲 详尝花生 姐姐 略议花生 哥哥 得我 当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巩固字词,会写“浇、慕”2 个字,会写“浇水、爱慕”等词语。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花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巩固生字新词。巩固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落花生这一课的生字新词,看看你还能读对吗?教师引导回顾课文:还记得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几个方面吗?
预设: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教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既能回忆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又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重点,有的放矢。)二、一问“三探”,聚焦核心问题。探究活动一:教师引导读文:默读第 3-14 自然段,思考:从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并归纳总结。预设 1:花生的特点有:味道很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 都喜欢吃。预设 2: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道理。探究活动二:教师指导对比阅读:请你读第 4-9 自然段和第 10 自然段,你发现父亲的话和兄妹们的话有什么不同?(1) 小组讨论。(2) 全班交流。预设 1:兄妹们说的花生的特点都是外在的,我们都能看出来的,而父亲说的花生的特点是内在的,是不容易被发现的。预设 2:兄妹们是直接说的花生的特点,而父亲是拿桃子、石榴、苹果进行了比较,突出了花生可贵的品质。教师引导:我们来读一读第 10 自然段,你能不能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一谈花生有哪些可贵之处啊?预设 1:我从“矮矮地”看出来的,它矮矮地长在地上,埋在地里,也看不出结没结果实。它结了果实一点也不声张,所以说不图虚名。预设 2:我从“埋”看出来,花生不图虚名,不声张。因为它不像别的水果
一样,把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而是埋在地里,人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预设 3:我是通过“高高地”和“矮矮地”作对比,更能体会出花生的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这些具体的词语感受到了花生的默默无闻、不图虚名、不张扬、不炫耀!是啊,花生就是这样的。从父亲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预设:从父亲的话中我读出了父亲对花生的喜爱和赞美。引导思考:父亲喜欢花生可贵的品质,难道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预设:父亲不仅仅是说花生,其实他在赞美像花生一样有花生品质的那些人。教师追问:那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啊?预设: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不图虚名、默默奉献、不计较名利的人。教师随机板书(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教师小结:没错,父亲的话是有用意的,他希望我们能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这段话饱含着父亲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啊,你觉得父亲当时会怎样的说这些话?预设 1:和蔼可亲地说预设 2:语重心长地说引导读文:那就请你体会着父亲的语气来读一读吧。找生读父亲的话。(设计意图:采用理解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发。)探究活动三:结合资料,联系生活,理解花生与人物品质之间的联系。教师指导:请你读一读下面的两个资料,看看你都懂了什么?预设 1:我知道了作者的父亲就是一个老老实实、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自己的孩子。预设 2:作者听懂了父亲的话,也像父亲一样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教师引导联系生活想象:作者读懂了父亲的话,通过资料的显示我们也知
道了作者一直是这样做的,同学们,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你能结合我们身边的人来说说吗?预设 1:我觉得环卫工人、医生、教师都是有用的人。预设 2:环卫工人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我觉得我们的父母,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不求回报,不也是这样的人吗?医生救死扶伤,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特别是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多少医护人员,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奔赴武汉救援,他们是真正的逆行者。教师小结:说得好,这位同学联系了我们当下形势最为严峻的疫情,想到了这些白衣天使,当然还有不舍昼夜工作的科研人员,大雨中疾行的外卖小哥,平日里你根本注意不到他,但他们的付出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作者表面写花生,实则赞扬有着花生一样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教师板书(借物喻人)(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能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或体会加深理解,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三、读写结合,实践体验感悟1.辅以图片,体会特点教师引导:那这些事物都有什么特点呢?预设 1:竹子长得笔直,它中间是空的,它还不畏严寒。预设 2:梅花的特点是不畏严寒,坚强乐观。预设 3:蜜蜂的特点是勤劳。预设 4:路灯的特点是牺牲自己,照亮他人。2.联想相似品质的人。教师引导:它让你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呢?选择其中一个说一说。预设 1:我想说蜜蜂,它非常勤劳,我就想到了我的妈妈,她平时上班非常辛苦,很多时候都把单位的工作带到家里来做,尽管这样她还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我的学习也不放松,有时我看她累到不行在沙发上睡着了,我就很心疼。预设 2:我想说像路灯一样的人,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辞辛苦, 把知识传授给我们,是给我们指明前进道路的人。教师小结:说得真好,老师看到了体谅父母的同学,理解老师的同学,能替
他人着想的同学等等,老师真的很欣慰,现在就请你拿起笔来尝试着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写吧。3.练笔及交流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点拨事物特点与人物品质之间的关联。(设计意图:在练笔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课文写法。)四、学习生字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师小结:这篇课文通过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让我们了解到了花生的特点,从而明白了“父亲”希望孩子们做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人。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学习了借物喻人的方法。请你课下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还可以读一读《白杨》这篇文章,再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六、板书设计 2 落花生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借物喻人 【课后反思】我执教此课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问三探,层层递进。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把重点部分
设立了三个环节,先是从文字表面看花生的特点和父亲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再是对比朗读兄妹的和父亲的话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父亲想要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是联系生活。理解花生与人物品质之间的联系,体会文章的写法。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自然而然从文本过渡到生活,从而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做个什么样的人。这篇文章非常富有教育意义,而这教育意义则蕴含在人物的语言中,因此, 我注重通过朗读来让学生体会这种教育意义,通过把握重点词句让学生受到启发,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我还设计“分角色朗读”这样的环节来加深学生对这 种教育意义的理解。不足之处在于,对文章中提到的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就不好吗?课堂中应当让学生大胆质疑,在思维碰撞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总之,需要改进的还很多,我要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争取让自己有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2 落花生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5* 小岛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