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笔算乘法(7)-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2726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1.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教学难点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全班口答): 2.用竖式计算: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做,4名同学板演. (二)指导探究:1.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位数乘法.(板书:一位数乘法)2.师生共探讨的算理算法. (1)学生自己探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算式,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商量一下.怎样计算都可以,不限制方法.a.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有可能得92,有可能得72,还有可能得612……等等,让学生充分汇报,教师把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b.师:究竟哪一个答案对呢?先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讨论得92或612的同学答案对不对,然后让得72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可能)生1:我是这样想的,3乘4得12,3乘20得60,60加上12得72.所以.教师板书过程: (可能)生2:,,所以(教师板书)因为 表示3个24连加.所以我把3个24连加就可以算出的积.(可能)生3:我是想: 教师板书:(可能)生4:我是笔算的,先用3乘被乘数千位上的4得12,写2进1,再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6加1得7,十位上写7.教师板书:c.这时4种方法都摆在黑板上,大家讨论哪种方法好,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第4种方法好具有普遍性.而前3种方法有局限性,这时大家把共同的学习目标转向笔算竖式.d.操作演示:师:那么个位满十为什么要向前一位进一呢?我们不妨用小棒图来帮帮忙.教师边说边出示小棒图。师:现在图中应该有几捆?为什么是7捆?生:因为原来有6捆小棒,3个4根是12根.其中的10根又可以扎成1捆,6捆加进上来的1捆,共7捆. 师:进上来的1捆就相当于这里的“1”(教师手指笔算竖式中个位满十进上来的1).所以应该用2乘3再加上进来的1.师:为了避免漏加1,我们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教师用彩粉笔写) 3.尝试练习.教师出示,同座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动笔计算.反馈练习: 订正时,重点提问第3题的计算过程. 4.进一步探究算理,明确算法:(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1)教师出示例4,(2)全班动手试做:(3)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重点提问:90乘4得多少?该怎样写?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完整的竖式.(4)反馈练习: (5)观察对比:师问:例4与例3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反馈共同归纳:相同点都属于进位的笔算乘法,都从个位乘起,用乘数依次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 不同点:例3被乘数是两位,例4被乘数是3位;例3在计算时是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例4是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6)师生共同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先由学生说,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最后总结出: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 2.改错练习: 板书设计一位数乘法 例3 24×3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