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中检测卷(难)(含解析)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期中检测卷(苏科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期中检测卷(难)(含解析)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期中检测卷(苏科版)01
    期中检测卷(难)(含解析)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期中检测卷(苏科版)02
    期中检测卷(难)(含解析)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期中检测卷(苏科版)03
    还剩4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中检测卷(难)(含解析)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期中检测卷(苏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检测卷(难)(含解析)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期中检测卷(苏科版),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单元检测 期中检测卷
    总分:150分 范围:第1-3章 难度:较难
    一、单选题(共24分)
    1.(本题3分)已知△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3:4:5 B.∠C=∠A﹣∠B
    C.a2﹣b2=c2 D.a:b:c=7:24:25
    2.(本题3分)如图,方格中的点A、B、C、D、E称为“格点”(格线的交点),以这5个格点中的3点为顶点画三角形,可以画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 )

    A.2和3 B.3和3 C.2和4 D.3和4
    3.(本题3分)《九章算术》是古代东方数学代表作,书中记载:今有开门去阃(读,门槛的意思)一尺,不合二寸,问门广几何?题目大意是:如图1、2(图2为图1的平面示意图),推开双门,双门间隙的距离为寸,点和点距离门槛都为尺(尺寸),则的长是( )

    A.寸 B.寸 C.寸 D.寸
    4.(本题3分)如图,在△ABC中,∠BAC=80°,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A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F,交BC于点G,连接AE,AG.则∠EAG的度数为(  )

    A.15° B.20° C.25° D.30°
    5.(本题3分)如图,△ABC中,∠ABC=45°,CD⊥AB于D,BE平分∠ABC,且BE⊥AC于E,与CD相交于点F,DH⊥BC于H,交BE于G,下列结论:①BD=CD;②AD+CF=BD;③AE=BG;④CE=BF.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6.(本题3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已将图中的四个小正方形涂上阴影,若再从图中选一个涂上阴影,使得整个阴影部分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不符合条件的小正方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本题3分)如图,过边长为 1 的等边△ABC 的边 AB 上一点 P,作 PE⊥AC 于 E,Q 为 BC 延长线上一点,当 PA=CQ 时,连PQ 交 AC 边于 D,则 DE 的长为( )

    A.0.5 B.1 C.0.25 D.2
    8.(本题3分)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BF平分∠ABC,过点C作CF⊥BF于F点,过A作AD⊥BF于D点.AC与BF交于E点,下列四个结论:①BE=2CF;②AD=DF;③AD+DE=BE;④AB+BC=2AE.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①④

    二、填空题(共30分)
    9.(本题3分)若三角形三边满足,且三角形周长为,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_________.
    10.(本题3分)如图,所有阴影四边形都是正方形,两个空白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且A、B、C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2、3、4,则正方形D的面积为_____.

    11.(本题3分)在等边△ABC所在的平面内求一点P,使△PAB、△PBC、△PAC都是等腰三角形,具有这种性质的点P有_____个.
    12.(本题3分))如图,长方形ABCD中,∠DAB=∠B=∠C=∠D=90°,AD=BC=18,AB=CD=24.点E为DC上的一个动点, △ADE与△A D'E关于直线AE对称,当△CD'E为直角三角形时,DE的长为_____.

    13.(本题3分)如图,在等腰中,,高,平分,则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

    14.(本题3分)如图,∠MON内有一点P,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点是H,GH分别交OM、ON于A、B点,若∠MON=35°,则∠GOH=_____.

    15.(本题3分)如图1,有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它的左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如图2,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图3:“生长”10次后,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更加“枝繁叶茂”.随着不断地“生长”,形成的图形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也随之变化.若生长次后,变成的图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用表示,则______.

    16.(本题3分)如图,图1是小慧在“天猫•双11”活动中购买的一张多档位可调节靠椅,档位调节示意图如图2所示,已知两支脚AB=AC=70厘米,BC=84厘米,O为AC上固定连接点,靠背OD=70厘米.档位为Ⅰ档时,OD∥AB.档位为Ⅱ档时,OD′⊥AC.当靠椅由Ⅰ档调节为Ⅱ档时,靠背顶端D向后靠的水平距离(即EF)为_____厘米.

    17.(本题3分)如图,纸片的直角边AC落在直线l上,,,,平面内一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9,纸片沿直线l左右移动,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

    18.(本题3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是AC的中点,作∠ADB的角平分线DE交AB于点E,AE=6,DE=10,点P在边BC上,且△DEP为等腰三角形,则BP的长为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96分)
    19.(本题10分)如图,已知等腰△ABC中,AB=AC,∠BAC=120°,AD⊥BC于点D,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O是线段AD上一点,OP=OC,

    (1)求∠APO+∠DCO的度数;
    (2)求证:点P在OC的垂直平分线上.








    20.(本题10分)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接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Q=BP,连接CQ.
    (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APB=150°,PB=8,PA=6,连接PQ,求PC的长.





    21.(本题10分)如图,已知△ABC,点 P 为 BC 上一点.

    (1)尺规作图:作直线 EF,使得点 A 与点 P 关于直线 EF 对称,直线 EF 交直线 AC于 E,交直线 AB 于 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连接 PE,AP,AP 交 EF 于点 O,若 AP 平分∠BAC,请在(1)的基础上说明 PE=AF.








    22.(本题10分)如图,点E在等边△ABC的边AB所在直线上,以EC为一边作等边△ECF,顶点E、C、F顺时针排序.

    (1)点E在线段AB上,连接BF.求证:BF//AC;
    (2)已知AB=6,当△BCF是直角三角形时,求BE的长.



    23.(本题10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点A、B、C、M、N都在格点上.
    (1)作△ABC关于直线MN对称的图形△A'B'C'.
    (2)若网格中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ABC的面积.
    (3)点P在直线MN上,当△PAC周长最小时,P点在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P点.






    24.(本题10分)如图,在等边△ABC中,线段AM为BC边上的中线.动点D在直线AM上时,以CD为一边在CD的下方作等边△CDE,连结BE.
    (1)求∠CAM的度数;
    (2)若点D在线段AM上时,求证:△ADC≌△BEC;
    (3)当动D在直线AM上时,设直线BE与直线AM的交点为O,试判断∠AOB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



    25.(本题12分)如图1,△ABC中,CD⊥AB于D,且BD:AD:CD=2:3:4;
    (1)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2)已知S△ABC=40cm2,如图2,动点M从点B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线段BA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出发以相同速度沿线段AC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
    ①若△DMN的边与BC平行,求t的值;
    ②若点E是边AC的中点,在点M运动的过程中,△MDE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6.(本题12分)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充满着魅力.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证明趋之若骛,其中有著名的数学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向常春在1994年构造发现了一个新的证法.证法如下:
    把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放置,,点E在边AC上,现设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请用a、b、c分别表示出梯形ABCD、四边形AECD、的面积,再探究这三个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可得到勾股定理
    (1)请根据上述图形的面积关系证明勾股定理
    (2)如图2,铁路上A、B两点(看作直线上的两点)相距40千米,CD为两个村庄(看作直线上的两点),,,垂足分别为A、B,千米,千米,则两个村庄的距离为 千米.
    (3)在(2)的背景下,若AB=40千米,AD=25千米,BC=16千米,要在AB上建造一个供应站P,使得,请用尺规作图在图2中作出P点的位置并求出AP的距离.












    27.(本题12分)(观察发现)
    如图1,△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E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D和AE,BD、AE相交于点P,则线段BD与AE的数量关系是 ,BD与AE相交构成的锐角的度数是 .(只要求写出结论,不必说出理由)

    (深入探究1)
    如图2,△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连接BD和AE,BD、AE相交于点P,猜想线段BD与AE的数量关系,以及BD与AE相交构成的锐角的度数.请说明理由
    结论:
    理由:

    (深入探究2)
    如图3,△ABC和△C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DCE=90°,连接AD、BE,Q为AD中点,连接QC并延长交BE于K.
    求证:QK⊥BE;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A
    【分析】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解:A、∠A:∠B:∠C=3:4:5,且∠A+∠B+∠C=180°,所以∠C=75°≠90°,故△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B、因为∠C=∠A﹣∠B,且∠A+∠B+∠C=180°,所以∠A=90°,故△ABC是直角三角形;
    C、因为a2﹣b2=c2,a2=b2+c2,故△ABC是直角三角形;
    D、因为a:b:c=7:24:25,设a=7x,b=24x,c=25x,(7x)2+(24x)2=(25x)2,故△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A.
    2.A
    【分析】
    结合格点图形及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
    【详解】
    解:(1)如图,为等腰三角形有两种

    由勾股定理易知:ED=DC=, 符合题意,

    由勾股定理易知:AE=EC=,符合题意,
    (2)如图,为直角三角形有三种

    由勾股定理及格点图知:AB=2,BE=4,AE=, 满足,由勾股定理逆定理知∆ABE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及格点图知:BC=2,BE=4,CE=, 满足,由勾股定理逆定理知∆CBE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及格点图知:DC=,DE=,CE=, 满足,由勾股定理逆定理知∆CDE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A
    3.C
    【分析】
    画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设OA=OB=AD=BC=,过D作DE⊥AB于E,

    则DE=10,OE=CD=1,AE=.
    在Rt△ADE中,
    ,即,
    解得.
    故门的宽度(两扇门的和)AB为101寸.
    故选:C.
    4.B
    【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A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F,
    ∴AG=CG,AE=BE,
    ∴∠C=∠CAG,∠B=∠BAE,
    ∴∠BAE+∠CAG=∠B+∠C=180°﹣∠BAC=100°,
    ∴∠EAG=∠BAE+∠CAG﹣∠BAC=100°﹣80°=20°,
    故选:B.
    5.B
    【分析】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利用判定,可得,.则,即;再利用判定,得出,可得,连接.因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又因为,那么垂直平分.即.在中,是斜边,是直角边,所以.即.
    【详解】
    解:,,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①正确;
    在和中,,
    ,且,

    在和中,


    ,,

    ;故②正确;
    平分,

    在和中,



    又,
    ;故④正确;
    连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
    垂直平分,

    在中,是斜边,是直角边,


    .故③错误.
    故选:B.
    6.A
    【分析】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接下来,依据给出图形的特点,结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分别在下图1,2,3处涂上阴影都可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条件的选A.

    7.A
    【分析】
    过P作PM∥BC,交AC于M,则△APM也是等边三角形,在等边三角形△APM中,PE是AM上的高,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知AE=EM;易证得△PMD≌△QCD,则DM=CD;此时发现DE的长正好是AC的一半,由此得解.
    【详解】
    过P作PM∥BC,交AC于M;

    ∵△ABC是等边三角形,且PM∥BC,
    ∴△APM是等边三角形,
    又∵PE⊥AM,
    ∴;(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
    ∵PM∥CQ,
    ∴∠PMD=∠QCD,∠MPD=∠Q;
    又∵PA=PM=CQ,
    在△PMD和△QCD中

    ∴△PMD≌△QCD(AAS),
    ∴,
    ∴,
    故选A.
    8.A
    【分析】
    适当做辅助线,构建三角形.延长CF并交BA延长线于H


    ①证明△ABE≌△ACH,得到BE=CH,又可证CH=2CF,故可得BE=2CF
    ②若要得到AD=DF,则需要证明△A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需要证明∠DAF为45°即可
    ③过E作交AF于点M,证明△EM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④过E作于点N,证明,得到,即可证明④错误.
    【详解】
    ①延长BA、CF,交于点H,










    ②由①知,F为CH中点,又为直角三角形






    又BF为的平分线




    在中,

    ③过E作交AF于点M,由②知,CA为∠DAF的平分线


    △EM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④过E作于点N,可知

    在中,

    即,而


    ∴,故④错误,本题答案选A.
    9..
    【分析】
    首先设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是5x,12x,13x,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定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得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
    【详解】
    解:设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是5x,12x,13x,
    由题意可知5x+12x+13x=25
    解得:
    所以这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0,
    又∵,
    ∴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
    故答案为:.
    10.29
    【分析】
    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c,d,根据勾股定理得,然后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c,d,根据勾股定理得

    ∵正方形A、B、C的面积依次为4、16、9,
    ∴根据图形得:4+16=﹣9,
    解得:=29,
    故答案为:29.
    11.10
    【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在以顶点A、C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画弧,与垂直平分线相交于3个点,同理可得边BC、AC上也分别有3个点,再加上等边三角形的外心,计算即可求出.
    【详解】
    解:如图,等边三角形AB边的垂直平分线上可作3个点P,
    同理:AC、BC上也分别有3个点,另外,△ABC的外心也是满足条件的一个点,
    所以,共有3+3+3+1=10个.
    故答案为10.
    12.18或9
    【分析】
    本题分两种情况:(1)当∠D'EC=90°时,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出∠AED=45°,然后判断出△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出DE=AD;
    (2)当∠E D'C=90°时,∠A D'E=90°,判断出A、D'、C在同一直线上,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再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 D'=AD,DE=D'E,然后求出D'C,设DE=D'E=x,用(24- x)表示出EC,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当∠CE D'=90°时,如图1,

    ∵∠CE D'=90°,
    由轴对称的性质得∠AED=∠AED'=×90°=45°,
    ∵∠D=90°
    ∴△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AD=18;
    (2)当∠ED'C=90°时,如图2,

    由轴对称的性质得: ∠AD'E=∠D=90°,AD'=AD,DE=D'E,
    ∴A、D'、C在同一直线上,
    由勾股定理得,AC===30,
    ∴CD'=30-18=12,
    设DE=D'E=x,则EC=CD-DE=24−x,
    在Rt△D'EC中,D'E2+D'C2=EC2,
    即x2+122=(24 – x)2,
    解得x=9,
    即DE=9,
    综上所述,DE的长为18或9.
    故答案为:18或9.
    13.
    【分析】
    连接EC,证明,可得它们面积相等,用勾股定理算出AD长,然后设,用面积法列式求出DE的长,就可以算出结果.
    【详解】
    解:如图,连接EC,

    ∵AE平分,
    ∴,
    在和中,

    ∴,
    ∴,
    在中,,
    设,


    ,解得,
    ∴.
    故答案是:.
    14.70°
    【分析】
    连接OP,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GOM=∠MOP,∠PON=∠NOH,然后求出∠GOH=2∠MON,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如图,连接OP,
    ∵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点是H,
    ∴∠GOM=∠MOP,∠PON=∠NOH,
    ∴∠GOH=∠GOM+∠MOP+∠PON+∠NOH=2∠MON,
    ∵∠MON=35°,
    ∴∠GOH=2×35°=70°.

    15.2n+2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发现:经过一次生长后,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第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故经过一次生长后,所有正方形的积和等于2;依此类推,经过n次生长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第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n+1)倍.
    【详解】
    解:根据勾股定理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发现:经过n次生长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第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n+1)倍,
    ∴生长n次后,变成的图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Sn=2n+2,
    故答案为:2n+2.
    16.14
    【分析】
    过A作AG⊥BC于点G,过O作OH⊥BC于H,作OM⊥D'F于点M,交DE于点N,再次证明全等:△ABG≌△DON,△ACG≌△OD'M,便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过A作AG⊥BC于点G,过O作OH⊥BC于H,作OM⊥D'F于点M,交DE于点N,如图所示,

    则OM=HE,ON=HE,
    ∵AB=AC=70厘米,BC=84厘米,
    ∴BG=CG=BC=42厘米,
    ∴AG=(厘米),
    ∵AB∥OD,BC∥OM,
    ∴∠ABG=∠DON,
    在△ABG和△DON中,

    ∴△ABG≌△DON(AAS),
    ∴BG=ON=HE=42厘米,
    ∵OD'⊥AC.
    ∴∠D'OM+∠MOC=90°,
    ∵OM∥BC,
    ∴∠MOC=∠ACG,
    ∵∠ACG+∠CAG=90°,
    ∴∠CAG=∠D'OM,
    在△ACG和△OD'M中,

    ∴△ACG≌△OD'M(AAS),
    ∴AG=OM=HF=56厘米,
    ∴EF=HF﹣HE=56﹣42=14(厘米),
    故答案为:14.
    17.13
    【分析】
    过点O做直接m平行直线l,作点B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B1,当A、O、B1共线时,最小,即可求得.
    【详解】
    过点O做直接m平行直线l,作点B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B1
    当A、O、B1共线时,最小
    C B1=9+9-6=12
    根据勾股定理得
    A B1==13
    ∴的最小值是13
    故答案为:13

    18.2或5或8或18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D=AD=A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DE⊥AB,AE=BE,然后分四种情况讨论求解.
    【详解】
    如图,

    ∵∠ABC=90°,点D是AC的中点
    ∴BD=AD=AC
    ∵DE是∠ADB的角平分线
    ∴DE⊥AB,AE=BE=6
    ①DE=DP1时,过点D作DF⊥BC于点F,
    则DF=BE=6
    由勾股定理得:

    ②DP2=P2E时,
    ③DE=EP3时,
    ④DE=DP4时,

    综上所述,BP的长为2、5、8、18
    故答案为:2、5、8、18
    19.(1)30°;(2)详见解析.
    【分析】
    (1)利用等边对等角,即可证得:∠APO=∠ABO,∠DCO=∠DBO,则∠APO+∠DCO=∠ABO+∠DBO=∠ABD,据此即可求解;
    (2)证明∠POC=60°且OP=OC,即可证得△OPC是等边三角形,进而解答即可.
    【详解】
    解:(1)如图1,连接OB,

    ∵AB=AC,AD⊥BC,
    ∴BD=CD,∠BAD=∠BAC=×120°=60°,
    ∴OB=OC,∠ABC=90°-∠BAD=30°
    ∵OP=OC,
    ∴OB=OC=OP,
    ∴∠APO=∠ABO,∠DCO=∠DBO,
    ∴∠APO+∠DCO=∠ABO+∠DBO=∠ABD=30°;
    (2)∵∠APC+∠DCP+∠PBC=180°,
    ∴∠APC+∠DCP=150°,
    ∵∠APO+∠DCO=30°,
    ∴∠OPC+∠OCP=120°,
    ∴∠POC=180°-(∠OPC+∠OCP)=60°,
    ∵OP=OC,
    ∴△OPC是等边三角形,
    ∴OP=PC,
    ∴点P在OC的垂直平分线上
    20.(1)AP=CQ,证明见解析;(2)10.
    【分析】
    (1)AP=CQ.证明△ABP≌△CBQ即可得证;
    (2)连接PQ,证明∠PQC=90°,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解:(1)AP=CQ.
    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60°,AB=CB,
    ∴∠ABP+∠PBC=60°.
    又∵∠PBQ=∠PBC+∠CBQ=60°,
    ∴∠ABP=∠CBQ.
    在△ABP和△CBQ中,

    ∴△ABP≌△CBQ(SAS),
    ∴AP=CQ.
    (2)连接PQ,如图所示.
    ∵△ABP≌△CBQ,
    ∴∠BQC=∠BPA=150°.
    ∵BP=BQ,∠PBQ=60°,
    ∴△PBQ为等边三角形,
    ∴PQ=PB=8,∠BQP=60°,
    ∴∠PQC=90°.
    在Rt△PQC中,∠PQC=90°,PQ=8,CQ=AP=6,
    ∴PC==10.

    21.(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1)连接AP,作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交AB于F,连接EF即可;
    (2)由(1)中作图可知EF⊥AP,AE=PE,再证明△AOF≌△AOE,得到AF=AE,即可证明PE=AF.
    【详解】
    解:(1)如图,直线EF即为所作图形;

    (2)∵AP平分∠BAC,
    ∴∠BAP=∠CAP,
    由(1)可知:EF垂直平分AP,
    ∴EF⊥AP,AE=PE,
    在△AOF和△AOE中,
    ∠OAF=∠OAE,AO=AO,∠AOF=∠AOE=90°,
    ∴△AOF≌△AOE(ASA),
    ∴AF=AE,
    ∴AF=PE.

    22.(1)见解析;(2)BE=3或6
    【分析】
    (1)利用SAS证明△ACE≌△BCF可得∠CBF=∠CAE=60°,即可得∠FBC=∠ACB,进而可证明结论;
    (2)可分两种情况:①当E点在线段AB上时,∠BFC=90°,②当E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BCF=90°,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计算求解即可.
    【详解】
    证明:(1)∵△ABC和△ECF为等边三角形,
    ∴BC=AC,CE=CF,∠BAC=∠ACB=∠ECF=60°,
    ∴∠ACE=∠BCF,
    在△ACE和△BCF中,

    ∴△ACE≌△BCF(SAS),
    ∴∠CAE=∠CBF,
    ∵∠CAE=60°,
    ∴∠FBC=60°,
    ∴∠FBC=∠ACB,
    ∴BF∥AC;
    (2)解:①当E点在线段AB上时,∠BFC=90°,
    ∵BC=AB=6,∠CBF=60°,
    ∴BF=BC=3;

    ②当E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BCF=90°,
    ∵∠ECF=60°,
    ∴∠BCE=30°,
    ∵∠ABC=∠BCE+∠BEC=60°,
    ∴∠BEC=30°=∠BCE,
    ∴BE=BC=6,
    综上,BE=3或6.

    23.(1)见解析;(2)3;(3)见解析.
    【分析】
    (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即可作△ABC关于直线MN对称的图形△A'B'C';
    (2)根据网格中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即可求△ABC的面积;
    (3)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点A关于MN的对称点A′,连接A′C交直线MN于点P,此时△PAC周长最小.
    【详解】
    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

    (2)△ABC的面积为:×3×2=3;
    (3)因为点A关于MN的对称点为A′,连接A′C交直线MN于点P,此时△PAC周长最小.
    所以点P即为所求.
    24.(1)30°;(2)见解析;(3)是定值,理由见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根据就可以得出;
    (3)分情况讨论: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1,由(2)可知,就可以求出结论;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可以得出而有而得出结论;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通过得出同样可以得出结论.
    【详解】
    解:(1)是等边三角形,

    线段为边上的中线,


    故答案为:30°;
    (2)与都是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3)是定值,,
    理由如下:
    ①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1,

    由(2)可知,则,
    又,

    是等边三角形,线段为边上的中线,
    平分,即,

    ②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与都是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同理可得:,

    ③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

    与都是等边三角形,
    ,,,


    在和中,



    同理可得:,

    ,,

    综上,当动点在直线上时,是定值,.
    25.(1)见解析;(2)①5或6;②9或10或
    【分析】
    (1)设,,,则,由勾股定理求出,即可得出结论;
    (2)由的面积求出、、、;①当时,;当时,;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②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题意得出当点在上,即时,为等腰三角形,有3种可能:如果;如果;如果;分别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1)证明:设,,,
    则,
    在中,,

    是等腰三角形;
    (2),而,

    则,,,.
    ①当时,,
    即,

    当时,,
    得:;
    若的边与平行时,值为5或6.
    ②点是边的中点,,

    当点在上,即时,为钝角三角形,但;
    当时,点运动到点,不构成三角形
    当点在上,即时,为等腰三角形,有3种可能.
    如果,则,

    如果,则点运动到点,

    如果,
    过点作于,如图3所示:


    在中,;
    ,,

    则在中,,

    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值为9或10或.

    26.(1)见解析;(2)41千米;(3)见解析,千米
    【分析】
    (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就可表示出;
    (2)连接CD,作CE⊥AD于点E,根据AD⊥AB,BC⊥AB得到BC=AE,CE=AB,从而得到DE=AD-AE=24-16=8千米,利用勾股定理求得CD两地之间的距离.
    (3)连接CD,作CD的垂直平分线角AB于P,P即为所求;设AP=x千米,则BP=(40-x)千米,分别在Rt△APD和Rt△BPC中,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CP和PD,然后通过PC=PD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
    (4)根据轴对称-最短路线的求法作图,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详解】
    (1),,,
    他们满足的关系式为:,化简得
    证毕;
    (2)如图2①,连接CD,作于点E,

    ∵,,
    ∴,,
    ∴千米,
    ∴(千米),
    ∴两个村庄相距41千米.
    故答案为:41千米.
    (3)如图2②所示:

    设千米,则千米,
    在中,,
    在中,,
    ∵,
    ∴,
    解得,
    即千米.
    故答案为千米;

    27.【观察发现】:BD=AE,∠DPE=60°;【深入探究1】:结论BD=AE,∠DPE=∠APB=60°,理由:见解析;【深入探究2】:见解析
    【分析】
    观察发现: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CD=CE,∠ACB=∠DCE=60°,然后求出∠ACE=∠BCD,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CE和△BC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D=AE,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EC=∠BD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DPE=∠DCE;
    深入探究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CD=CE,∠ACB=∠DCE=60°,然后求出∠ACE=∠BCD,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CE和△BC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D=AE,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EC=∠BD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DPE=∠DEC;
    深入探究2:延长CQ到R,使得QR=CQ,连AR,先证明△AQR≌△DQC,得到AR=CD=CE,∠ARQ=∠DCQ,进而得到∠CAR+∠ACD=180°,再证明△ACR≌△BCE,得到∠ACR=∠CBE,最后根据∠ACR+∠BCK=90°即可求证.
    【详解】
    解:观察发现:∵△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B=AC,CD=CE,∠ACB=∠DCE=60°,
    ∴∠ACB+∠ACD=∠DCE+∠ACD,
    即∠ACE=∠BCD,
    在△ACE和△BCD中,
    AB=AC∠ACE=∠BCDCD=CE,
    ∴△ACE≌△BCD(SAS),
    ∴BD=AE,∠AEC=∠BDC,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DPE=∠AEC+∠BDC,
    ∠DCE=∠BDC+∠DBC,
    ∴∠DPE=∠DCE=60°;
    深入探究1:结论BD=AE,∠DPE=∠APB=60°.
    ∵△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CD=CE,∠ACB=∠DCE=60°,
    ∴∠ACB+∠ACD=∠DCE+∠ACD,即∠ACE=∠BCD,
    在△ACE和△BCD中,AB=AC,∠ACE=∠BCD,CD=CE,
    ∴△ACE≌△BCD(SAS),∴BD=AE,∠AEC=∠BDC,
    ∵∠BDC+∠CDE+∠AED=∠AEC+∠CDE+∠AED=∠CDE+∠CED=120°,
    ∴∠DPE=180°﹣(∠BDC+∠CDE+∠AED)=180°﹣120°=60°;
    ∠DCE=∠BDC+∠DBC,∴∠DPE=∠DCE=60°
    深入探究2:

    延长CQ到R,使得QR=CQ,连AR
    ∵△ABC和△C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DCE=90°,AC=BC,CE=CD,∴∠BCE+∠ACD=180°,
    ∵AQ=DQ,QR=QC,又∠AQR=∠CQD,∴△AQR≌△DQC,
    ∴AR=CD=CE,∠ARQ=∠DCQ,∴AR∥CD,∴∠CAR+∠ACD=180°,
    ∴∠BCE=∠CAR,∵CA=CB,AR=CE,∴△ACR≌△BCE,∴∠ACR=∠CBE,
    ∵∠ACR+∠BCK=90°,∴∠CBE+∠BCK=90°,
    ∴∠CKB=90°,即CK⊥BE.


    相关试卷

    【全套专题】初中数学同步学案 7年级下册 第32课 期中检测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套专题】初中数学同步学案 7年级下册 第32课 期中检测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淮安卷——【江苏省专用】2022-2023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淮安卷——【江苏省专用】2022-2023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淮安卷解析版苏科版docx、淮安卷原卷版苏科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培优分级练】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检测卷(第1~4章)(含解析): 这是一份【培优分级练】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期中模拟检测卷(第1~4章)(含解析),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卷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