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养的小动物【表格】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648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 《语文园地七 我想养的小动物》 | 课时 | 1 | |||||
年级 | 二年级 | 执教者 |
| 日期 | 2021.6.6 | |||
一、教材分析 | ||||||||
本次写话练习紧扣第七单元主题,围绕动物展开,本单元阅读课文《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和《小毛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动物的不同特点,为学生打开了写话的思路。此次写话要求写清楚想养什么小动物,写自己养小动物的理由,鼓励学生多写几条。低年级写话,重在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写话能力。 | ||||||||
二、学情分析 | ||||||||
因为儿童天生喜欢小动物,所以课堂上他们有说的兴趣,有说的内容,有话可写。但由于二年级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所以本次习作中提到的“想养的理由”,还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才能把“理由”写得充分、具体些。 | ||||||||
三、教学目标 | ||||||||
1.写清楚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 2.写清楚自己想养某种小动物的理由,注意把话写通顺,尽量不写错别字,格式规范。 3.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多写几条理由,体验写话的乐趣。 | ||||||||
四、教学重点 | ||||||||
能写清楚自己想养的理由。 | ||||||||
五、教学难点 | ||||||||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才能把“理由”写得充分、具体些。 | ||||||||
六、教学准备 | ||||||||
PPT | ||||||||
七、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 目标落实 | 时间 分配 | |||||
一、单元回顾,激趣导入。 |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系列的关于动物的童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耷拉着耳朵的大象,开店的蜘蛛,卖泥塘的小青蛙,还有变成蝴蝶的小毛虫。动物不光很有趣,还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2、老师带来了好多小动物,小动物们说:“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PPT出示动物图片。
| 1、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及对本次习作的兴趣。 |
| |||||
二、引出话题,了解要求
| 1、PPT出示题目 ①学生默读题目并划出关键词。 ②学生朗读题目并说说自己画的关键词并对题目进行分析。(随机板书:小动物、理由)
2、学生简单说说想养的动物及理由。
3、总结出“外形、生活习性、经历”等方面可以作为“想养”的理由。(可从外形、习性、动作、你和小动物之间的发生的事情等方面进行描述) 【外形: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皮毛颜色等(抓特点、按顺序)】
| 1、理解题意 2、说出想养的理由,把话说完整。 3、总结出可从“外形、习性”等方面来说想养的理由。 |
| |||||
三、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 1、分小组交流(提要求) 要求: ①请把你想养的小动物及理由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②认真聆听,听听谁描述得细致,哪些词句用得好。再数一数,你的小伙伴说了几条理由。 2、学生汇报(相机点评) 3、出示范文 | 1、在交流中激发说话的兴趣。 2、把理由说具体。 3、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长处。 |
| |||||
四、练习写话
| 1、讲解写话的格式 ①标题不加书名号 ②正文开头空两格 ③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要占一格
2、学生写话(提醒书写要工整,不要写错别字)
| 1、落实写话的格式
2、要求书写工整,不要写错别字 |
| |||||
八、板书设计 | ||||||||
外形(抓特点,按顺序) | 动物 理由—生活习性 | 经历 | ||||||||
九、学有所得 | ||||||||
| ||||||||
十、教有所得(困惑、思考、收获、今后努力的方向) | ||||||||
|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绘本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联结动物,漫谈“动物园”,对比阅读材料习得方法,分享修改习作,体验乐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绘本导入,揭示话题,结合绘本,写出相似点,学习“汉堡包文章”,写完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设计,共3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