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章 恒定电流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展开1.如图1所示,已知R1=2 kΩ,R2=3 kΩ,现用一个内阻为6 kΩ的电压表并联在R2的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6 V.若把它接在a、b两点间,电压表的读数为( )
图1
A.18 V B.12 V
C.8 V D.6 V
答案 B
解析 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时,并联部分的电阻为eq \f(R2RV,R2+RV)=eq \f(3×6,3+6) kΩ=2 kΩ,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为12 V;电压表并联在a、b两端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所以其示数为12 V,故选B.
2.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x和y串联在电路中,两导线沿长度方向的电势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中的ab段和bc段图线所示,则导线x和y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
图2
A.2∶1 B.1∶2
C.6∶1 D.1∶6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知,导线x的长度为lab=10 cm,导线y的长度为lbc=40 cm,ab段和bc段的电势差分别为2 V和4 V,通过两导线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得eq \f(Rab,Rbc)=eq \f(Uab,Ubc)=eq \f(1,2).根据电阻定律R=ρeq \f(l,S)得S=ρeq \f(l,R),则导线x和y的横截面积之比为eq \f(Sab,Sbc)=eq \f(labRbc,lbcRab)=eq \f(1,2),故选B.
3.如图3所示,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图3
A.eq \f(mv2,2el) B.eq \f(mv2Sn,e)
C.ρnev D.eq \f(ρev,Sl)
答案 C
解析 金属棒的电阻R=ρeq \f(l,S),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I=neSv,金属棒两端电压U=IR,故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eq \f(U,l)=eq \f(neSvρl,lS)=ρnev.
4.(多选)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若ab为输入端,AB为输出端,现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央,则( )
图4
A.空载时输出电压UAB=Uab
B.当AB间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AB
D.AB间的负载R越小,UAB越接近eq \f(Uab,2)
答案 BC
解析 空载时,UAB=eq \f(1,2)Uab,A错误;AB间接上负载R时,R与滑动变阻器一半电阻并联,并联后电阻小于滑动变阻器阻值一半,所以UAB
图5
A.12 V B.8 V
C.6 V D.3 V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可知,BB′输出的是下半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则可知,当两电阻均不接入时,UBB′=24 V;当只有R1接入时,输出电压UBB′=eq \f(R1,R1+R)UAA′=12 V;当只有R2接入时,输出电压UBB′=eq \f(R2,R2+R)UAA′=8 V;当两电阻均接入时,R1和R2并联部分的电阻R′=eq \f(R1R2,R1+R2)=2 kΩ,则UBB′=eq \f(R′,R′+R)UAA′=6 V,故选D.
6.(2020·金华十校4月模拟)有一种 “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6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 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 Ω·m,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 V,I=100 mA,则该钻孔的深度为( )
图6
A.50 m B.100 m
C.1 000 m D.2 000 m
答案 B
解析 由欧姆定律I=eq \f(U,R)可知,盐水电阻R=eq \f(U,I)=1 000 Ω,由电阻定律得R=ρeq \f(h,S),面积S=πr2=3.14×10-2 m2,联立解得h=100 m,故A、C、D错误,B正确.
7.(2020·盐城市期中)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和A2为相同的毫安表(内阻不能忽略),当电路两端接入某一恒定电压的电源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5 mA,电流表A2的示数为3 mA.现将电流表A2改接在R2所在的支路上,图中电表均不会被烧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通过R1的电流必减小
B.电流表A1的示数必增大
C.通过R2的电流必增大
D.电流表A2的示数必增大
答案 B
解析 电流表A1的示数为5 mA,电流表A2的示数为3 mA,可知流过R2的电流为2 mA,则有RA2+R1
8.一课外实验小组用如图8(a)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图中R0为标准定值电阻(R0=20.0 Ω);可视为理想电压表;S1为单刀单掷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E为电源;R为滑动变阻器.采用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1)按照实验原理图(a),将图(b)中实物连线.
图8
(2)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置于适当的位置,闭合S1.
(3)将开关S2掷于1端,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然后将S2掷于2端,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2.
(4)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________(用R0、U1、U2表示).
(5)重复步骤(3),得到如下数据.
(6)利用上述5次测量所得eq \f(U2,U1)的平均值,求得Rx=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答案 (1)见解析图 (4)eq \b\lc\(\rc\)(\a\vs4\al\c1(\f(U2,U1)-1))R0 (6)48.2
解析 (1)根据实验原理图,沿电流的流向依次连接.
①先将E、R、S1连接起来.
②将R0、Rx与R连接起来.
③将、S2与Rx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由于为理想电压表,故S2接1端、或接2端时流过R0、Rx的电流相等.
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得
eq \f(U1,R0)=eq \f(U2,R0+Rx)
解得Rx=eq \b\lc\(\rc\)(\a\vs4\al\c1(\f(U2,U1)-1))R0
(6)将各次的eq \f(U2,U1)的值代入Rx=eq \b\lc\(\rc\)(\a\vs4\al\c1(\f(U2,U1)-1))R0得
Rx1=48.8 Ω,Rx2=48.6 Ω,Rx3=47.8 Ω,Rx4=48.0 Ω,Rx5=47.8 Ω
然后求平均值,即Rx=eq \f(Rx1+Rx2+Rx3+Rx4+Rx5,5)=48.2 Ω.
9.某同学改装和校准电压表的电路图如图9所示,图中虚线框内是电压表的改装电路.
(1)已知表头G满偏电流为100 μA,表头上标记的内阻值为900 Ω.R1、R2和R3是定值电阻.利用R1和表头G构成1 mA的电流表,然后再将其改装为两个量程的电压表.若使用a、b两个接线柱,电压表的量程为1 V;若使用a、c两个接线柱,电压表的量程为3 V.则根据题给条件,定值电阻的阻值应选R1=________Ω,R2=________Ω,R3=________Ω.
图9
(2)用量程为3 V,内阻为2 500 Ω的标准电压表对改装电压表3 V挡的不同刻度进行校准.所用电池的电压为5 V;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50 Ω和5 kΩ.为方便实验中调节电压,图中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3)校准时,在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应靠近________(填“M”或“N”)端.
(4)若由于表头G上标记的内阻值不准,造成改装后电压表的读数比标准电压表的读数偏小,则表头G内阻的真实值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900 Ω.
答案 (1)100 910 2 000 (2)50 (3)M (4)大于
解析 (1)根据题意,R1与表头G构成1 mA的电流表,则IgRg=(I-Ig)R1,得R1=eq \f(IgRg,I-Ig)=eq \f(900×1×10-4,1×10-3-1×10-4) Ω=100 Ω;若使用a、b两个接线柱,电压表的量程为1 V,则R2=eq \f(Uab-IgRg,I)=eq \f(1-0.09,1×10-3) Ω=910 Ω;若使用a、c两个接线柱,电压表的量程为3 V,则R3=eq \f(Uac-IgRg-IR2,I)=eq \f(3-0.09-1×10-3×910,1×10-3) Ω=2 000 Ω.
(2)标准电压表与之并联之后,电阻小于2 500 Ω,对于分压式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远小于并联部分电阻,同时还要便于调节,故图中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50 Ω的滑动变阻器.
(3)校准时,在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应靠近M端,这样把并联部分电路短路,起到保护作用.
(4)改装后电压表的读数比标准电压表的读数偏小,说明通过表头G的电流偏小,则其实际电阻偏大,故其实际阻值大于900 Ω.
10.如图10所示,电阻R1=10 Ω,R2=3 Ω,R3=6 Ω,R4=4 Ω,电压U=24 V,问:
图10
(1)若在a、b间接入一个内阻很大的电压表,它的读数是多少?
(2)如果在a、b间接入一个内阻很小的电流表,它的读数是多少?
答案 (1)18 V (2)6.67 A
解析 (1)在a、b间接入一个内阻很大的电压表,相当于a、b间断路,电压表测量的是R2和R3上的电压之和,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R3、R4串联又与R1并联,其等效电阻为R134=eq \f(R1R3+R4,R1+R3+R4)=5 Ω
R134与R2串联,由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知eq \f(U2,U134)=eq \f(R2,R134)且U2+U134=U,则U2=eq \f(3,8)U=9 V
U134=15 V
又因为R3与R4串联,U3=eq \f(U134,R3+R4)·R3=9 V
所以Uab=U2+U3=18 V
(2)a、b间接入内阻很小的电流表,这时a、b之间相当于短路,电流表测量的是R3、R4电流之和.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I4=eq \f(U,R4)=6 A
R123=R1+eq \f(R2R3,R2+R3)=12 Ω
I1=eq \f(U,R123)=2 A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可得,流过R3的电流I3=eq \f(R2I2,R3),且I2+I3=I1,得I3≈0.67 A,
所以电流表读数为Iab=I3+I4≈6.67 A.
11.如图11为实验室常用的双量程电流表的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6 A;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 A.已知表头的内阻Rg=200 Ω,满偏电流Ig=100 mA.求分流电阻R1和R2阻值的大小.
图11
答案 8 Ω 32 Ω
解析 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0.6 A,即当流入正接线柱O的电流为0.6 A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g.这时在表的内部,R1与R2串联,然后与表头并联,等效电路图如图(a)所示,则有IgRg=(I1-Ig)(R1+R2)①
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3 A,即当流入正接线柱O的电流为3 A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g,这时在表的内部,R2与表头串联,然后与R1并联,等效电路图如图(b)所示,则有Ig(Rg+R2)=(I2-Ig)R1②
由①②两式代入数据解得R1=8 Ω,R2=32 Ω.1
2
3
4
5
U1/V
0.25
0.30
0.36
0.40
0.44
U2/V
0.86
1.03
1.22
1.36
1.49
eq \f(U2,U1)
3.44
3.43
3.39
3.40
3.39
必修 第三册第六章 电磁现象与电磁波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三册第六章 电磁现象与电磁波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二章 静电场的应用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二章 静电场的应用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一章 静电场的描述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