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3 现代诗二首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一、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本课选择了两首现代诗:《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第一首描写了秋江傍晚,余晖浸染的绚丽美景;第二首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两位诗人通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在文字中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关注语言:《秋晚的江上》,行文巧妙。全文未用“秋”“晚”任何一字,就在诗歌中做出了回应:“秋”字呼应诗中“头白的芦苇”,点出了季节;“晚”字呼应诗中的“归鸟”“斜阳”,点出了时间。
《花牛歌》每一节寥寥数语,却都是一幅画:花牛坐在草地上,压扁了剪秋萝;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花牛甩动小尾巴在草地里散步;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夕阳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诗中四幅画面动与静交替变化, 呈现了一种律动之美,也展现了一头可爱俏皮、悠闲自在的花牛。诗歌一节一韵, 云随情生,朗朗上口,将花牛自由、俏皮、悠闲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注插图:文中的插图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二、教学目标:
认识“巢、苇”等 6 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引入课题1.教师范读
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首现代诗。同学们,这两首诗歌,你喜欢哪一首呢?为什么?
预设 1:我最喜欢第二首《花牛歌》,这头花牛的生活可真是自由自在啊! 预设 2:我喜欢第一首,鸟儿、芦苇,江面,感觉特别辽阔。
2.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认读生字1.自由朗读,提出要求:
教师: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一读诗歌,对于要求会认的二类字,请你多读几遍,记住它的样子。
2.指名读诗,重点关注以下二类字巢苇罗眠霸占
三、体会诗歌,展开想象1.小组学习,描述画面
教师:这两首诗都是现代诗,用寥寥数语,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请大家在小组中朗读诗歌,把你想象到的画面,描述给同学听。(设计意图: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提问,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全班交流
预设:
《秋晚的江上》
教师:请大家用笔画出诗中描绘的景物。预设:鸟儿、斜阳、双翅、江、芦苇
教师追问:这首诗歌一共有两个小节,像《走月亮》一样,你能不能给每一个小节起一个名字呢?
预设 1:第一小节写了鸟儿回家。可以叫做“鸟归图”。预设 2:第二小节写了夕阳西下,可以叫“夕阳图”。
教师提问:那我们一起先来欣赏“鸟归图”。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 1;小鸟们累了,可是小鸟们在在回家的时候仍然不忘记带上斜阳。他
们和夕阳是好朋友。
预设 2:红红的太阳挂在天上,一群小鸟飞来,驮着夕阳往家的方向飞去。教师过渡:可是,没驮稳,瞧,夕阳掉进了江里。再来看夕阳图,你们看到
了什么样的画面呢?
预设 1:小鸟们你追我赶,打打闹闹,一不小心把夕阳掉了下来。江面上一下子就被染成了红色。
预设 2:江面旁边的芦苇,也被映照成了红色了。
教师小结:鸟和夕阳,江和芦苇都在作者的笔下那么调皮而可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小诗吧。
《花牛图》
教师提问:花牛在在地上都干了什么呢?(设计意图:看似简单的问题,是在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结构)
预设 1:花牛在草地里坐下来、在草地睡觉、在草里上走来走去,还在草地上做梦呢!
教师提问: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你读到、想到的画面呢?
预设 1:一只肥硕的花牛,屁股肥肥的,在草地里一坐,就压塌了一片剪秋萝。
预设 2:花牛玩累了,就直接在草地睡觉,抬眼一看,许多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
预设 3:吃饱了,睡足了的花牛,在草地里高兴地走来走去,你们瞧它的小尾巴,甩来甩去,滴溜溜地转圈圈。
预设 4:天色渐渐晚了,小花牛睡着了,打了一个盹儿,做了一个梦。一眨眼的功夫,太阳就悄悄地落山了。
教师总结:同学们想象力太丰富了,这真是一只悠闲自在的花牛。请你们也尝试着自己就是这只小花牛,来读一读这首小诗吧。
四、仿写诗歌
教师:花牛在草地上还能做什么呢?请同学们使者说一说,写一写吧。作业:
把这两首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信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18 牛和鹅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8 牛和鹅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麻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麻雀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