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章声现象拔高训练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
    第二章声现象拔高训练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
    第二章声现象拔高训练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声现象拔高训练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1唐朝一寺庙所藏的罄常常无故自鸣,和尚不知其因而被惊吓以致患病,后经人指点方知与前殿的钟有关,击此应彼,故钟鸣罄响。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钟鸣罄响”是一种回声现象B“罄无故自鸣”说明有些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C“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一起在做相同形式的振动D“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的音色和音调都不同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20-20000HzB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4-24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狗既能听到次声波又能听到超声波3.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A.音色不变B.音调变了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4长途汽车的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轮胎,凭借声音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B声波也是一种电磁波,也具有能量C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一定产生声音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6下列对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的情景相符的是A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B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D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7.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钟不再振动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钟振动逐渐变剧烈了8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  )A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加,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变大C听诊器能改变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9如图所示,用发声音叉触及面颊,发现音叉在振动;一段时间后,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便立即消失。此现象说明声音(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能够通过空气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具有能量的疏密波10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音调的是(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11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通过声学仪器按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1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动牙刷”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普通牙刷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响度很高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13下列声现象中,主要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超声波清洗机C倒车雷达DB 超检查身体14.如图所示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 用大小不同的力打鼓B 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C 边说话边摸喉头部分D 改变钢尺伸出来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B.成语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很高C.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二、填空题16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传播的;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着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_____17.如图所示,当用木锤敲击音叉时,音叉会振动发声,并把泡沫塑料小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 。如果在月球上(无空气)做这个实验,则 ____ 看到泡沫塑料小球弹起, ____ 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上两个空选填不能),原因是 ________ 18.如图所示,一位演奏家正在吹笛子,现场听众听到的笛子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吹奏时,只松开A孔和只松开B孔相比,笛子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一定发生变化,其中______时高一些。19利用声音的三个特征进行填空:初中阶段的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______发生了改变;人们常说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的“音质好”是指______好。20.发生大地震时产生的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对建筑物、人的破坏性很大,它的频率低于______Hz,使人产生恶心、旱眩、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破裂出血,危及生命;搜救人员使用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的一种救援设备。 三、简答题21聆听闹钟指针走动时的嚓嚓声,注意他的响度和声调,把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并盖上盒盖,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22现给你如下器材:音叉、乒乓球、细线、橡皮筋、鼓、纸张、小橡皮锤。请你从中挑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23.许多动物对地震很敏感,在地震前,表现出惊惶不定的异常状态,如鸡飞上树高声叫,鱼跃水面惶惶跳,猪不吮食狗乱叫,老鼠出洞到处跑…”而人本身地震前却无感觉,请解释为什么?24见老师面问好,是育华学校良好校风体现之一,若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的速度是,而是,也就是说比人的步行还要慢,现在,一位初二同学一边向江老师快步走来,一边向他发出了问候:“江老师早”,请问江老师能听懂么?他的声音会是怎样的?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原因。25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件,这是为什么?26莹莹把自己唱的歌灌成唱片后放出来听,她发觉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为什么?
    参考答案1C【详解】A回声是指物体发出的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物体所接收的现象,“钟鸣罄响”是指两个物体各自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B.振动是声音产生的条件,“罄无故自鸣”是因为受到声波的能量冲击而使得自己发生了振动从而自鸣,故B错误;C.“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都发生了振动,并且罄振动的规律是由钟发出的声波决定的。故C正确;D.此题与钟和罄的音色和音调的无关,故D错误。故选C2D【详解】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故A选项错误; B.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4-24Hz,故B选项错误;C.蝙蝠能听到的1000Hz-120000Hz,听到的是超声波,故C选项错误;D.狗能听到15Hz以上的声音,而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波,故狗能听到次声波,再从狗能听到的最大值是50000Hz,超过了20000Hz的是超声波,故狗可以听到超声波,故D选项错误。故选D3B【详解】AB.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的剪短,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其材料没有变,由于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音色发生变化,故A错误、B正确;C.据A分析可知,此时的发声是空气柱的振动,不是声带的振动,故C错误;D.后排同学距离老师比较远,故听到响度会变小,而前排同学听到的声音相对较大,故D错误。故选B4A【详解】当拿根铁棒敲打车轮时,则轮胎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即轮胎内空气越充足,敲击时轮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因此凭借声音的高低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详解】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故A错误;B.声波不是电磁波,但具有能量,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物体振动一定会产生声音,只是所产生的声音频率高于20000Hz或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故C正确;D.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C6C【详解】A.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音调不同,故A错误;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其目的是改变音调,故B错误;C.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和蝙蝠在夜间飞行都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都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D 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不停摆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7B【详解】A.只要闹铃振动,没有介质的传播,是听不到铃声的,故 A选项错误;B.随着空气的慢慢抽出,可以发现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选项正确;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没有介质,闹钟仍然在振动,故C选项错误;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空气又会回来了,气体越来越多,声音变大了,故D选项错误。故选 B8D【详解】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故选D9A【详解】用发声音叉触及面颊,发现音叉在振动;一段时间后,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便立即消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选A10D【详解】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故A不符合题意;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故B不符合题意;C.“请勿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故C不符合题意;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B【详解】A.通过声学仪器按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利用的是声能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的是声能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利用的是声能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的是声能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详解】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故A选项错误;B.超声波属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选项错误;C.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听不到,而不是响度,故C选项错误;D.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是正确的,故D选项正确。故选D13B【详解】A.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B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B超检查身体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14C【详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闹钟铃声明显减小,可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B不符合题意;C.边说话边摸喉头部分,说明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C符合题意;D.改变钢尺伸出来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音调不同,所以可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属于声学综合题目。15C【详解】A.若物体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或高于20000Hz,人耳就听不到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了,故A错误;B.成语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故B错误;C.不同的发生体音色不同,故C正确;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C16空气    音色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不同材料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着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音色.17.发声体在振动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详解】[1]用小锤去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发声体在振动;[2][3][4]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音叉会因振动发声,泡沫小球会被弹起;由于真空不能传声,不能听到声音。18.空气    音调    只松开B    【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笛子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按压不同的空,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色不同。[3]只松开B孔,空气柱较短,振动频率快,音调较高。19音调    音色    【详解】[1]变声期,男生的声音会变得低沉,这是音调发生了变化。[2]主持人的音质好,指的是主持人声音的音色好。20.次声波    20    信息    【详解】[1]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发出的是次声波。[2]次声波的频率是低于20Hz[3] 搜救人员使用生命探测仪,探测是否有生命体征,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21盖上盒盖,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小,音调不变。【解析】【详解】把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并盖上盒盖,声音不容易传递到盒外,相当于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小;而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放在鞋盒内,不会改变音调,故听到的音调不变。22见解析【详解】实验器材:鼓,纸张,小橡皮锤实验步骤:将纸张撕成小纸片,放在鼓面上,用小橡皮锤敲击鼓面实验现象:可以看到鼓面上的纸片跳动起来,说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实验结论:发声体在振动23.在发生一些海啸、地震等大型的自然灾害中,伴有一些次声波,由于人们的听觉范围只在2020000Hz之间,这些是人听不到的,但许多动物听觉范围比人的大,是可以听到次声波的.【解析】解:在发生一些海啸、地震等大型的自然灾害中,伴有一些次声波,由于人们的听觉范围只在2020000Hz之间,这些是人听不到的,但许多动物听觉范围比人的大,是可以听到次声波的.【点评】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并熟悉哪些自然现象中存在着超声波,哪些现象中存在着次声波.24江老师听不懂,他听到的声音是“早师老江。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合),学生向江老师快步走来时,学生前进的速度大于自己发出声音的速度,因此在学生向江老师快步走来的过程中先听到后发出的声音,后听到先发出的声音。【详解】声速小于人的速度,在学生向江老师快步走来的过程中江老师先听到后发出的声音,后听到先发出的声音,因此江老师听到的声音是“早师老江”;江老师听不懂学生的话。25机车若出现故障,则用榔头敲打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会发生异常变化.【解析】根据音调和音色的特征进行解答.列车的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件,会发出声音,有经验的师傅从声音可判断,部件是否出现故障.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因为没有故障的部件振动时,有一定规律,音调和音色相对是固定的,当部件出现故障时,如有了裂纹或断裂时,部件的振动频率和音色会发生变化,所以有经验的师傅从这个变化可以判断部件是否出现了故障.26.通过唱片播放的声音和直接听到自己的声音,两种情况声音传递介质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听到的声音不同.【详解】制成唱片后放出来听,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莹莹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即两种情况传递声音的介质不同,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好象不是自己的.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