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机械运动课时训练(1)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课时训练(1)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课时训练(1)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课时训练(1)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是某桥头设置的交通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驶员过此桥时驾驶车辆的( )
    A.平均速度不得超过30m/sB.平均速度不得超过30km/h
    C.最大速度不得超过30m/sD.最大速度不得超过30km/h
    2.下列s -t图像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D.
    3.《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舟中人B.舟C.剑D.江岸
    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规律如题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早出发4s
    B.8s末甲、乙同学的速度相等
    C.4-8s内,甲、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均为5m
    D.4-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5.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A.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
    B.月亮躲进云层里,是以云层为参照物
    C.以车厢为参照物,坐在车厢里的乘客是静止的
    D.以车站为参照物,开出车站的列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6.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下列各组物体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是( )
    A.受油机和大地B.大地和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受油机里的飞行员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大地上的树木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都相同
    C.由v=得知,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
    8.以下长度单位中,比米大的单位是( )
    A.千米B.分米C.厘米D.毫米
    9.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由此判断错的是( )
    A.图中的a点表示甲乙相遇
    B.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10m
    C.甲同学的速度是5m/s
    D.乙同学运动较快
    10.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C.站台;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站台
    11.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则( )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
    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可能为10秒
    D.v甲=v乙,t可能为30秒
    二、填空题
    12.某水龙头的水正在一滴一滴地下落,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了同一滴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从图中分析,水滴下落0.6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3.在建国70周年阅兵仪式上,当飞机队形不变时,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歼—20战机飞行速度最大可达900m/s,则10s内歼—20最大飞行距离可达______m。
    14.某无人机从着陆点向上飞行50m后,立即返回着陆点,总共飞行80s,此无人机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5.沿同一条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甲、乙,运动时相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示。物体乙在3s内所走的路程为________m,当t=2s时,物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m。
    1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_______在做变速直线运动,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前2s内,________跑得较快。
    17.小明骑自行车2min行驶600m,他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平均速度为10km/h,若二者在公路上以各自的平均速度同时向西运动,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拉松运动员向 _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
    三、简答题
    18.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小明想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小花看了地图想测量我们泉州地区海岸线的长度,应该如何测量?请你帮他们把测量方法写下来.
    19.世界最大的VR虚拟现实主题乐园位于南昌市九龙湖新区,游客们在乐园内的各个VR设备前排起长龙,戴上一个特制的“眼镜”就能体验VR黑科技带来的刺激与乐趣。亚洲唯一的滑行项目SlideVR设备前更是人潮汹涌。刚从设备上下来的玩家一脸兴奋又心有余悸地说道,“视觉体验特别棒!从三百多米高的大厦飞速地往下滑,沉浸感又强,我从来没体验过这么好玩的设备”。
    请分析游客是怎样体验到这种滑行的感觉。
    20.你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兜里有一块电子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从家到学校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写出具体的步骤。
    21.如图“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说明其中的道理。
    22.一位跳伞运动员在竖直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请你分析直升机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交通限速标志中的30是表示30km/h,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瞬时速度不能超过30km/h;在行驶的任何时刻都不能超过该数值,行驶速度低于或者等于30km/h都是允许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
    根据可知, 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
    A.以舟中人为参照物,舟相对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剑相对于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舟为参照物,剑相对于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舟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B错误;
    C.以剑为参照物,舟相对于剑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剑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C错误;
    D.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均以江岸为参照物,故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
    A.由图知道,乙出发4s之后甲才出发,即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故A错误;
    B.8s末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但是甲运动了4s,乙运动了8s,运动时间不同,即运动速度不同,故B错误;
    C.由图知道,4-8s内,甲通过的路程是5m,乙通过的路程小于5m,故C错误;
    D.甲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定值,甲乙都进行匀速运动,甲乙都在平直的路面上步行,所以甲乙都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
    A.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地球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以云层为参照物,月亮和云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月亮是运动的,因此说躲进云层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以车厢为参照物,坐在车厢里的乘客与车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以车站为参照物,开出车站的列车上的乘客与车站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列车上的乘客应该是运动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
    A.加油过程中,受油机和大地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因此受油机和大地相对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加油过程中,大地和加油机里的飞行员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因此大地和加油机里的飞行员相对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受油机里的飞行员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加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受油机里的飞行员相对静止,故C符合题意;
    D.加油过程中,受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大地上的树木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因此受油机里的飞行员和大地上的树木相对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发生位置的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行驶的汽车选择树木或房屋为参照物,运动状态是相同的,故B错误;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越小说明v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故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
    因1m=0.001km,1m=10dm,1m=100cm,1m=1000mm,故比米大的单位是千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详解】
    A.由图象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即表示甲乙两同学到达了同一地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故开始运动时相距的距离为10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甲同学的运动速度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象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25m,乙车运动
    25m-10m=15m
    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
    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觉得“开始前进了”这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另一列火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感觉是运动的;而发现认为“停在站台上”是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只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
    根据图(a)可以计算出甲的速度为0.4m/s,根据图(b)可以计算出乙的速度为0.6m/s。
    甲乙两车从相距20m的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二者相距为10m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二者相遇前相距10m。因为出发点相距20m,相遇前相距10m,则两车前进的总距离为
    此时,两车的运动时间为
    还有一种情况为两车相遇后相距10m,这种情况下,两车运动的总距离为
    此时,两车运动的时间为
    故A、C、D错误,不符合题意;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12.0.75
    【详解】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水滴下落0.6s运动的距离为45.0cm,水滴下落 0.6s 的平均速度
    13.静止 9000
    【详解】
    [1]飞机队形不变,即每架飞机相对其他飞机的位置是不变的,所以,飞机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2]根据题意有:
    s=vt=900m/s×10s=9000m
    14.1.25
    【详解】
    无人机通过的路程
    s=50m×2=100m
    无人机飞行的平均速度
    15.15m 10m
    【详解】
    [1]物体乙的速度为
    物体乙在3s内所走的路程为
    故物体乙在3s内所走的路程为15m。
    [2]从图可知,当t=2s时,物体甲走了20m,物体乙走了
    物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
    故物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m。
    16.小华 5m/s 小华
    【详解】
    [1]由图可知,小明的s-t图象是正比例图像,故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s-t图像不是正比例图象,故小华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2]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v===5m/s
    [3]前2s内,小华的运动的路程更远,故小华的速度更快,即小华跑的更快。
    17.5 东
    【详解】
    [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为
    [2]小明的速度为
    所以小明运动比马拉松运动员快,因为二者在公路上以各自的平均速度同时向西运动,所以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拉松运动员向东运动。
    18.取物理课本纸张100张,用刻度尺测出其总长度,再除以100;用无弹性细线沿地图上的海岸线的弯曲方式绕并在细线的两端做记号,将细线拉直测量长度,在用比例尺换算
    【详解】
    解答:(1)小明先测测200页同样的纸,实际上是100张纸,因此一张纸的厚度等于200页纸的厚度除以100;
    (2)小花测量海岸线的长度,先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海岸线重合,在棉线的两端做记号,再把棉线拉直,测出棉线长度,再应用比例尺求出海岸线长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特殊的测量方法的了
    (1)测多算少法: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如测量纸的厚度.
    (2)变曲为直法:长度的测量时,要求刻度尺应紧靠被测物体,在实际测量中,有些长度并非直线,可以借助于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即可,如测量地图上铁路或河流的长度等.
    19.见解析
    【详解】
    游客戴上VR眼镜,只能看到眼镜中播放的画面,当画面内容是站在大厦顶,地面由远及近向身后退去,游客以VR画面为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飞速下滑的感觉。
    20.方法见解析
    【详解】
    (1)用卷尺测出你一步的长度L;
    (2)然后测出你家到学校共有多少步n,就可以估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s=nL;
    (3)用电子表记录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t。
    (4)根据速度公式可求你从家到学校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1.掉剑之前,剑和船一起向前运动,也就是说剑和船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掉剑之后,剑相对于船是运动的,也就是说剑不会随着船一起向前运动,所以郑人在标记下方找不到剑。
    【解析】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由故事知道,掉剑之前,剑和船一起向前运动,掉剑之后,剑主人仍然认为剑也和船一起运动,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而实际是剑相对于船是运动的,也就是说剑不会随着船一起向前运动,所以在标记下方找不到剑。
    22.跳伞运动员说直升机向上运动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有以下三种情况:(1)直升机在上升;(2)直升机在空中静止;(3)直升机在下降但比跳伞运动员下降得慢.
    【详解】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跳伞运动员说直升机向上运动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有以下三种情况:(1)直升机在上升;(2)直升机在空中静止;(3)直升机在下降但比跳伞运动员下降得慢.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