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三节 河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知道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上中下游的划分。
2.学会分析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3.了解长江在水能、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
4.通过讲述长江在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江的源流概况、 各段的水文特征。
难点: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长江之歌》,歌曲中的“雪山”是指哪里?分析长江的发源地、水文特征,由这个问题切入本节学习之中。
新课讲授:
(一)长江的源流概况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1.发源地、入海
活动: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唐古拉山)及注入的海洋(东海)。
2.为什么长江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河?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流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河。
3.流经省区、地形区
活动:(1)在长江干流图中找出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省区)。(2)对照中国地形图,依次找出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三峡的位置。
(二)上中下游河段划分及各河段特征
1.宜昌、湖口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
2.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各拉丹冬——宜昌):落差大,多峡谷,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活动: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
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阶梯再进入第三级阶梯,受地形的影响。
(2)中游(宜昌——湖口段):多支流,河道弯曲,湖泊众多。
活动: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对洪水的分洪有何影响?
中游主要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河道弯曲,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1998年的大洪灾也是这段最危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群众称之为“命江”。江汉平原上的荆江河段呈现“船在屋上走,人在水下行”的险情,荆江河段在枯水期,堤内水已经明显高出堤外路面,倘若到丰水期或是汛期,对两岸人民的威胁可想而知。
有没有解决办法?裁弯取直,建分洪、蓄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3)下游(湖口-入海处):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开发利用
1.“水能宝库”
活动: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占全国水能总量的40%。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和长江上游水能资源开发图,据图分析长江水能资源主要分布河段?水能丰富的原因?
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原因是:长江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长江主要流经湿润区,降水丰富,支流多,河流的水量大。
活动: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2. 为什么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
活动:结合中国地形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等,观察分析长江航运能力巨大的原因。
长江之所以成为“黄金水道”是因为宜昌至入海口,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落差小;流经亚热带地区无结冰期,流经湿润区,流量大,干流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经济发达。再加上国家综合整治,有配套设施完善的水运网络。
(四)长江的治理
1.对川江的治理
2.对荆江的助力
课堂练习:
1.《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基本特点 ( )
①发源地地势高②春季水量上涨
③向东流入东海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长江的概况。从歌词中的“雪山”“春潮”“向东海奔去”,可体会到长江的发源地地势高,春季由于冰雪融水增加而水量上涨,向东流入东海。
2.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B.通航里程最长
C.流域面积最广D.全长6 300米
【解析】选D。本题综合考查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水能资源的分布、航运价值。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 300多千米。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通航里程最长,有“黄金水道”之称,流域面积180多万千米2,流域面积最广。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上游河流落差大,是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三峡工程在图中的位置是 ( )
A.①B.②C.③D.④
4.长江上游水能特别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落差大
②支流少,水流集中
③流域内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流量大
④湖泊众多,提供大量水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解析】3选C,4选D。本题组结合长江水系图综合考查三峡工程的位置及长江上游地区水能丰富的原因。第3题,从图中分析看出,三峡工程位于图中的③处。第4题,长江上游水能特别丰富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域内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流量大;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5.“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这句话说明长江具有丰富的 ( )
A.煤炭、石油资源 B.森林资源
C.有色金属矿产D.水能资源
【解析】选D。本题考查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石油是常规能源,“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形象地说明长江水能资源丰富。
课堂小结:
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学习了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从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概括长江的水文特征,学习了长江上中下游的河段划分,并分析概括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防治问题。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一、长江概况
1.发源地、入海
2.流经省区
3.流经地形区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开发利用
1.“水能宝库”
2.“黄金水道”
四、长江的治理
【课后反思】
认真读图和相关水文资料,结合已学知识,分析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并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分析长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注意引领分析河流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影响,培养形成忧患意识。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学生活动,合作探究,材料讨论,学生自学:京杭运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三节 河流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节 河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