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倒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名称 | 第3单元第1节倒数的认识 | |
教学目标 | 1.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2.1和0的倒数问题。 | |
重难点分析 | 重点分析 | 由于分数除法的基本方法为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导数,因此认识倒数的概念以及熟练地求出一个非零数的倒数,是学习分数除法的重要基础。 |
难点分析 | 学生对于一个整数、小数和带分数求它的倒数。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够熟练的运用知识之间的转化。对1.和0的倒数问题,存在理解不够的情况。 | |
教学方法 | 1.通过观察总结的方法,理解导数的含义。 2.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找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数学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有趣的汉字,(出示PPT)看到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上下两部分调换了位置,变成了另一个字。 师:对了,把其中任一个字上下两部分倒过来,就变成了另一个字,这个现象很有趣很奇妙吧! 师:你能利用这样的规律填写出几组数吗?(出示PPT) 师小结:这种奇妙有趣的现象不仅出现在语文中,其实在数学中也存在着,想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揭秘这种现象吧!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二、合作探究: (一)揭示倒数的意义 1.(出示例题课件)请看大屏幕,先计算,再观察这些算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自学,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 请同学们按照要求逐一完成,看谁是认真仔细的人,既能准确的计算,又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生1: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生2: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师:同学们,在以前我们看来非常简单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研究起来有如此大的发现,那么,像符合这种规律的两个数叫什么数呢?谁能给这种数取个名字?(生取名字) 师:那么根据刚才的计算结果与发现的规律你能说出什么叫倒数吗?(生答) 师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认为哪些字或词比较重要?你是如何理解“互为”的?你能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吗?(生答) 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倒数的意义,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且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就像课前我们聊得话题,老师和你互相成为了好朋友,就是说“老师是你的朋友”,“你是老师的朋友”,我们俩是双方面的。 给出倒数的范例:3/8和8/3互为倒数,3/8的倒数是8/3,8/3的倒数是3/8。 让学生说说上面算式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二)小组探究求一个倒数的方法 1.提问: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同桌互相说说看,指名汇报) 师:那怎样求一个说的倒数呢? 同学们想出了找倒数的好方法,那就是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你们把老师想说的都说出来了,太棒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在这三组数里哪一组不同于其它两组?对,6是整数,像6这样的整数找倒数的方法可以先把整数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找倒数。 板书 求倒数的方法:分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2.出示课件 我的发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师提问:(1)为什么1的倒数是1? 生答:(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为什么0没有倒数? 生答:(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而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3.探讨带分数、小数的倒数的求法 师:看来像这样的分数与整数它的倒数求法很简单,可是我们学过的不仅仅是分数、整数,还有呢?这样的数的倒数又该怎样求呢?请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写在练习本上(课件出示) 你们有结果了吗?谁愿意到这里把你们组的讨论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师:老师也写出来了,一起看看我们想的是否一样呢?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三)巩固练习 师:探究到这里,大家肯定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休息一下,休息时想一想什么是倒数?再想一想求倒数的方法是什么?让学生再次记忆找倒数的方法。 想不想检验一下自己学的怎么样? 请打开课本28页完成做一做和29页练习六的第1、2题。
| |
小结 |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我们一起回顾总结出来好吗? 什么叫倒数?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倒数?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课堂小结,当堂测评,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1 倒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1 倒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合作探究,巩固练习,总结,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