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精品同步训练题
展开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选择题
1.老师讲课时,窗外传来工地的噪声。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老师使用扩音器进行授课 B.全班同学塞上耳塞
C.教室安装噪声检测仪 D.关上教室的门窗
2.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伴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流水的潺潺声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3.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使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4.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轻轨,我们看到,紧邻居民区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封闭的玻璃屏,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 B.控制速度
C.阻断噪声的传播 D.美化环境
5.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样子,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6.当声音的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如图中给出了相同时间内两个不同音调或响度的发声体A和B振动的波形。其中______波形的音调高,而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
7.如图所示是示波器上的波形图,一个是音叉发声的波形图,一个是电锯切割木头时发声的波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图________中的波形是噪声的波形,它表明发声体在做________(填“规则”或“无规则”)的振动。
8.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9.减弱噪声主要在消声、吸声和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有:①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②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③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上述例子对应减弱噪声的措施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三、实验题
10.小亮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A.先收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B.把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盒子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钟的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C.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盒子上,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 衣服 | 报纸 | 平装书 | 塑料袋 | 袜子 |
听不到滴 答声的距离 | 2.5m | 3.1m | 3.8m | 5.2m | 1.2m |
请回答问题:
(1)小亮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亮实验所得数据可知: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_(填“好”或“坏”)。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__(填“强”或“弱”)。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D【解析】A.老师使用扩音器进行授课,老师声音不能太大也不容易盖过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棉团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同时也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了。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安装噪声检测仪,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解析】 噪声的含义要从两方面去理解,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故正确的选项是C。
3.B【解析】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可减弱道路的振动,从而减小噪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墙,可使汽车产生的噪声在道路之间来回反射,减轻对周围居民的噪声污染,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C 【解析】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5.D 【解析】路面设计成凹形时,汽车在凹形的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的发动机照样会产生噪声,所以排除了A.B两个选项。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应该在人的耳朵附近想办法,如:戴耳罩等。道路修成凹形的是通过道路两旁较高的路旁设施反射噪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综上分析,故选D。
二、填空题
6.A;甲。【解析】如图,(1)相同时间内,A振动2.5次,B经过1次,A比B振动的快,A的音调高;A比B偏离原位置大,A的振幅大,A的响度大。
(2)由图可知,甲图中的声音有规律,乙图中的声音无规律,有规律的是乐音,无规律的是噪声。
7.乙 无规则 8.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9.①吸声 ②消声 ③隔声
三、实验题
10.(1)小 (2)好 强
【解析】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发现:比较粗糙的袜子和衣服盖在盒子上方,听不见钟的滴答声的距离较短,说明它们的隔音性能强;而表面比较平滑的平装书和塑料袋盖在盒上方,听不见钟的滴答声的距离较远,说明它们的隔音性能弱,隔音性能强的材料实质是对声音吸收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课一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与思考,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堂检测,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