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2.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
B.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
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
D.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
3.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如下图中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4.下列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结气而成露”,露是液化形成的B.“凝气而成霜”,霜是升华形成的
C.“滴水可成冰”,冰是凝华形成的D.“融雪自成溪”,雪是凝固形成的
5.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①用冰袋降温②冬天呼出的白气
③冰冻的衣服晾干④冰花的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华B.液化C.凝固D.升华
7.美丽的树挂、霜都是怎样形成的?小红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下面的实验: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某种物质,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混合物的温度,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如图),下列有关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易拉罐中加入的“某种物质”是水,混合后的温度等于0℃
B.在易拉罐中加入的“某种物质”是盐,混合后的温度低于0℃
C.在易拉罐中主要发生了冰的熔化,在易拉罐的外壁上主要发生了凝固
D.在易拉罐中主要发生了水的凝固,在易拉罐的外壁上主要发生了凝华
8.下列自然现象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雪是升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会放出热量
B.霜是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会吸收热量
C.露是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会放出热量
D.雾是汽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会吸收热量
9.下列对生活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春暖花开时,小河中的冰开始解冻,这是熔化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热
B.炎热的夏天,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矿泉水全部变成了冰,这是凝华现象,这一过程需要放热
C.深秋的清晨,地面上出现了一层白霜,这是凝固现象,这一过程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人在室外说话时嘴前方出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热
10.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
B.它的分度值是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B.三人体温都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
12.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凝固形成的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13.下列发生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B.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14.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
15.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16.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的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发现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再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如图所示,这是通过______(选填“降低温度”或者“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17.摄氏温标中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冬季某天上海郊区的最低气温为-6℃,读作_______________。人体的正常体温为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在寒冷的冬天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为固态,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
19.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在BC段,锡处于___________;在DE段,锡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3)锡的熔化用了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热,但温度_____。
20.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冰棒后,发现以下几种现象:
A.冰棒上粘着“白粉”;B.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C.若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D .把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过程均放热的是______。(填写对应的字母)
三、简答题
21.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那么干冰在此有什么作用?白雾是如何形成的____?
22.如图所示是一支医用水银温度计(体温计),请说出这种体温计设计及其使用过程中所用到的物理知识(至少说出三条)。
23.双休日,小明家要来客人,妈妈叫小明提前从冰箱把肉拿出来。小明将肉取出发现表面有一层“白粉”,放在桌子上就去玩了,过了一会儿他经过桌边,发现肉上“白粉”不见了,有了许多水珠。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肉上“白粉”、水珠是怎么出现的?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使用温度计要将玻璃泡放在被测液体的中央,不要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故A错误;
B.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离被测物体,故B错误;
CD.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和俯视,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A.湿衣服晾干是水蒸发成了水蒸气,故A错误;
B.护目镜内侧的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B正确;
C.小水滴不见了是小水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故C错误;
D.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故A错误;
B.图中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故B错误;
C.图中操作是正确的,故C正确;
D.图中读数时,视线没有和玻璃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正确;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
C.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C错误;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5.B
【详解】
①用冰袋降温,冰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符合题意;
②冬天呼出的白气,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
③冰冻的衣服晾干,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升华吸热,符合题意;
④冰花的形成,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
故选A。
7.B
【详解】
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低于0°C,使易拉罐中冰熔化;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雪是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故A错误;
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故B错误;
C.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故C正确;
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
A.春暖花开时,小河中的冰开始解冻,这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
B.炎热的夏天,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矿泉水全部变成了冰,这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错误;
C.深秋的清晨,地面上出现了一层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
D.寒冷的冬天,人在室外说话时嘴前方出现“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
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图中液面位置可知温度为38℃,故A错误;
B.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这就是分度值,故B错误;
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是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错误;
D.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故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
因为先测量甲,甲的体温一定为39.5℃,在不甩回的情况下,乙、丙温度即使低于或等于39.5℃也显示39.5℃,故只能确定甲的体温为39.5℃,而乙、丙有可能达到39.5℃,也可能低于39.5℃。故选A。
12.D
【分析】
先要根据图反映的情景,说出每幅图观察到的现象。然后结合物态变化过程给予解释说明即可。
【详解】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故A错误;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熔化形成的。故C错误;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
A.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凝结成小冰晶附着在冻肉上,是凝华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是水由于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是由于冰块发生熔化,是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由于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D
【详解】
A.雪是高空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D正确。
故选D。
15.24
【详解】
由图知道,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又因为“30”在“20”的上方,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故示数为24℃。
16.汽化 压缩体积
【详解】
[1]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
[2]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气体体积变小,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气态乙醚又变成了液态,这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7.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零下6摄氏度 36.5℃
【详解】
[1]摄氏温标中,我们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2]-6℃读作:零下6摄氏度或负6摄氏度。
[3]一般来说,人体正常的温度在36℃到37℃之间。
18.凝固
【详解】
肥皂泡泡是一层水薄膜,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凝固,变成固态,所以是凝固过程。
19.230℃ 固液共存态 液态 4 吸 保持不变
【详解】
(1)[1]由图锡在BC段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则熔点是230℃。
(2)[2][3]锡的熔化过程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在DE段温度不断下降,EF段温度不变,是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则在DE段,锡处于液态。
(3)[4][5][6]锡的熔化过程在BC段,共用了4分钟,熔化过程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0.ABC
【详解】
A.冰棒上粘着“白粉”,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符合题意;
B.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符合题意;
C.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外壁液化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符合题意;
D.把冰棒放在嘴里变成“糖水”,是冰棒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21.见解析
【解析】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 。
22.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为了提高精确度,相对于玻璃泡的容积,玻璃管应该更细点;玻璃管做成三棱形,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玻璃管与玻璃泡的连接处有一段细而弯曲的缩口,温度计可以离开人体。
【分析】
这道题综合考查了体温计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知识,学生只要从中写出两个即可,可以从体温计的构造,体温计的工作原理,体温计的使用方法等方面来考虑解答。
【详解】
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用之前都要甩一甩,是利用了物质具有惯性的性质;体温计的玻璃管做成三棱型,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体温计内部用水银制成,是因为水银是热的良导体,利用了热传递。玻璃管与玻璃泡的连接处有一段细而弯曲的缩口,温度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等。
23.见解析所示
【详解】
“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放热凝华而成的;水珠是固态的冰晶熔化而成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放热液化而成的。
初中苏科版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