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第1节《温度》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 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第1节《温度》,
主要内容:温度的定义已经温度的测量
温度作为物态变化第一张,为了后期学习物态变化奠定基础。
说学情
初中学生
说教学目标
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体温计
通过动手制作温度计和实验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习温度的过程中,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实践活动,有团队精神。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难点:温度计工作原理的探究过程
说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提问启发法 探究实验法
说教学过程
导入
我选择创设情景的导入方式,利用三杯水的实验,此我会点出用感觉来描述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顺势引出新课物理中对于冷热程度的表示方法----温度。
利用创设情景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温度这一物理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授
温度计
首先,我会向学生讲授温度这一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之后我会询问学生如何测量温度,借此引入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接着我会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请学生自制温度计。我会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并进行肯定,选择探究实验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之后我会总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补充常用做温度计的液体有酒精、水银和煤油等
2.摄氏温度
提出问题:通过自制温度计可以比较两杯水的温度,但是怎样改进才能使它测出具体的温度值呢?(标上刻度就可以了)怎样标上温度值,有没有一个温度的标准呢?实物展示;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特征。(内径很细,粗细均匀的玻璃管、液体、刻度和符号等。)
教师补充:内径很细,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就是毛细管,还有玻璃泡等结构,温度计的刻度上有具体的量程和分度值。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在生活和生产中,温度常常采用这种摄氏温度。
教师讲解:
1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把这从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2读法:-5℃读作“负5摄氏度”或读作“零下5摄氏度”。
因为这部分理论性比较强,所以我选择了教师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可以跟着我一步步的了解摄氏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
我会给学生讲述什么是量程和分度值。
提出问题:观察桌面上的温度计,说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寒暑表的测量范围是从-20℃到105℃,分度值为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35℃到42℃。分度值为0.1℃。)
教师总结:不同用途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一般不同
之后我会让学生利用手上的温度计测量量杯中水的温度,并请学生注意温度计玻璃泡的位置,读温度计的时机,以及读温度计的视线位置。
体温计
我会询问学生生活中除了刚刚实验用的温度计还有没有其他温度计,预设学生可以答出体温计,之后我会发给学生体温计以小组的形式探究,体温计的刻度范围,体温计的特征,之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我来进行总结,并结合体温计的特征来讲述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巩固
请学生读出当前温度。
结作
我会以师生问答的形式。
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