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 必修一 1-3-2地球的历史(第二课时) 教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 必修一  1-3-2地球的历史(第二课时) 教案第1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 必修一  1-3-2地球的历史(第二课时) 教案第2页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 必修一  1-3-2地球的历史(第二课时) 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历史 第2课时 地球的演化历程课标要求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的角度来讲述地球的演化历程。所以本节课首先要重点讲清楚地层、化石与地质年代划分的关系,然后从不同的地质年代地球上海陆演化、生物进化和地质矿产的形成等方面详细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规律。由于本节课对学生而言,较为生疏,且信息量较大,按照教材设置的两大问题把本节课的授课设置为2课时完成。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分组讨论了解地球在各个地质时期的演化特征。2.借助表格归纳总结,概括地球历史的演化规律。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地理环境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难点:地球演变特征对应的地质年代。教学方法问题驱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先学后教。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导入)上节课,我们将46亿年的地球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体验地质年代表的时间尺度,纵览地球古地理环境演变和生物进化的历程。新课讲授:(过渡)教材分四个时期来讲述地球的演化历程,把寒武纪之前的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统称为前寒武纪。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页案例部分,寻找答案。参考答案:科学家在研究古老地层时发现,距今5.41亿年以前,地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化石和软体动物留下的遗迹化石为主,生命形态都很简单。而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都呈爆发式地增长,并出现了大量有硬壳或骨骼的动物化石,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因此科学家将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前漫长的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过渡)在地球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地理环境是如何演变的、古生物又是如何进化的?它们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呢?我们按照科学家划分的地质年代表的顺序对地球的演化历程进行梳理,从中去寻找答案。要求:请同学们先自主阅读教材P16-19页,了解教材内容,掌握相关要点,然后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讨论一个时期,讨论后挑选四个组的发言人到讲台给同学们讲解该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生物演化特点,另外的那个小组进行评议和补充。学生阅读、讨论、发言、评议,教师点评。点评要点:1.前寒武纪:(1)时间跨度:距今5.41亿年以前,漫长的时期,约占地球历史的90%。(2)大气、陆地、海洋慢慢形成,地球从一个毫无生机的星球变成多种原始生命的家园。原始大气的成分是否含有氧气?(没有,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的时期是      (元古宙),改变的原因是    (蓝藻大爆发,蓝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3)生物演化:生命出现的迹象以    (蓝藻)等原核生物为标志,出现于    (太古宙)时期。元古宙时期,原核生物演化出      (真核)生物和        (多细胞)生物。(4)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     (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2.古生代(1)时间跨度: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分为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和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2)联合古陆: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反复上升下沉,海陆格局多次变迁,后期,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早古生代,海洋面积逐渐缩小,晚古生代,海洋面积进一步缩小。(3)古生代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后期陆地出现低等植物。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动物:早期鱼类大量繁衍,中期鱼类逐渐进化为适应陆地的两栖类,晚期一些两栖类动物进化成爬行动物(气候变得干旱,水源稀少)。植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古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4)晚古生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因蕨类植物繁盛,森林茂密。)3.中生代(1)时间跨度:距今2.52亿年-6000万年,介于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2)海陆变迁:因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3)生物演化:是爬行动物的时代。动物: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植物: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导地位。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恐龙,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4)中生代也是主要的成煤期。4.新生代(1)时间跨度:距今6600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2)海陆变迁: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高大山脉的形成。(3)生物演化: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4)气候变化:第四纪,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目前,处于温暖期。(过渡)为了全面、系统地掌握地球的演化历程,纵观教材内容在各个时期的安排上,都提到了海陆分布、生物进化和矿产的形成等方面,前寒武纪还对地球大气环境做了重点描述,所以,接下来,同学们请在学案中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梳理脉络,进一步巩固落实。 地质年代海陆变迁、气候变化生物演化地质矿产冥古宙前寒武纪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原始大气演变为有氧环境。由原核生物演化出   生物和    生物是重要的金属矿成矿时期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古生代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后期形成     是海洋       动物发展的时代,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陆地开始出现    植物。  古生代是海洋       动物发展的时代,以鱼类为代表,晚期出现   动物、   植物,   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    中生代    运动剧烈,    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以恐龙为代表的       动物盛行,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开始向    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陆地植物中    植物极度兴盛,占主要地位。是主要的成      新生代    最终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基本面貌。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植物高度繁盛,   面积扩大,        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   ,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重点强调:纵观地球的演化历程,动物演化经历了,从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          时代(早古生代)→       时代(晚古生代)→两栖动物时代→        时代(中生代)→        时代(新生代)→人类时代(新生代第四纪)。植物演化经历了,从海生      时代→陆上     植物时代→    植物时代→    植物时代。参考答案:海洋无脊椎动物  鱼类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藻类 孢子 裸子 被子 活动探究:P19页通过地质年代表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①蓝藻 ②无脊椎动物 ③蕨类 ④氧气 ⑤联合古陆 ⑥爬行动物 ⑦两栖动物 ⑧哺乳动物课堂练习: 2020年10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发现一组保存完好的新品种恐龙化石。它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800万年前,身长可达两米,长有羽毛。下图为其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及生物发展阶段是(   A中生代、祼子植物时代 B中生代、哺乳动物时代C古生代、蕨类植物时代 D新生代、爬行动物时代2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   A经历了一次大冰期 B环太平洋地震带运动剧烈C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D无脊椎动物全部灭绝木化石是几亿年前树木被埋藏在地下后,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锦州义县是辽宁西部地区存有木化石最多的地区,该地含有木化石的岩层里还发现了恐龙化石。下图为主要地质年代特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含有木化石的岩层(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②含有哺乳动物化石③是由岩浆形成的④能记录地球的演化历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锦州义县地层里埋藏着大量木化石,据此可推断出该地区曾经是(   A温暖湿润 B浅海环境 C降水稀少 D地形平坦5辽宁省内已知的最大木化石在锦州义县发现,形成木化石的这棵树约生长在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该时期(   A蕨类植物开始出现 B联合古陆解体,板块运动剧烈C被子植物盛行 D以鱼类为代表的脊椎动物盛行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答案】1A  2B【分析】1.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裸子植物繁盛,A正确,CD错误;哺乳动物所处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B错误。故选A2.恐龙生活的时期为中生代,是温暖的间冰期,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是在古生代,AC错误;中生代板块运动强烈,多火山地震,B正确;无脊椎动物没有全部灭绝,D错误。【答案】3D  4A  5B【分析】3.根据材料,木化石是几亿年前树木被埋藏在地下后,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说明含有木化石的岩层属于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能反映当时形成该地层的环境特征,能记录地区的演化历史,①④正确;当时哺乳动物还没有出现,错误;岩浆形成的岩石不可能含有化石,错误。故选D4.根据材料,锦州义县地层里埋藏着大量木化石,并且含有木化石的岩层里还发现了恐龙化石,说明该地层形成于中生代,当时森林茂密,气候温暖湿润,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故选A5.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属于中生代,该时期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繁盛,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盛行,联合古陆解体,板块运动剧烈,ACD错误,B正确。故选B作业布置:完成本节课对应反馈练习。课堂小结:播放视频“若地球的历史缩短为一天24小时”。若把46亿年的时间压缩成一天,这一天的前1/4时间,地球上一片死寂;到了清早6点钟的时候,最低级的藻类开始在海洋中出现,它们持续的时间最长;一直到了晚上8点钟,软体动物才开始在海洋与湖沼中活动;晚上11点半,恐龙出现,但只“露脸”了仅仅10分钟便匆匆离去;最后20分钟里,哺乳动物出现,并迅速地分化;11点50多分,灵长类的祖先登台,最后两分钟的时间里,它们的大脑容量扩大了3倍,成为人类仅用了几秒钟。由此可见,生物的进化越来越快,今后还会不断地演化发展。 板书设计第一节 地球的历史第2课时    地球的演化历程 时间跨度海陆变迁、气候变化生物演化地质矿产动物植物前寒武纪 大气、海洋、陆地  金属矿古生代 联合古陆  中生代 解体、移动  新生代 现在海路分布地表基本面貌     

    相关教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一等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共1页。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