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内容 |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
教学目标 | 区域认知:将地层与化石一一对应,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综合思维:从时间维度,整合不同地质年代的古地理环境(大气、地质、生物)要素特征。 地理实践力:从恐龙灭绝等地质事件、地球演化的漫长过程,感受科研探索求真的魅力。 人地协调观:用图表概括各地质年代的地壳运动特征、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过程。 |
教学重点 | 1.生物演化简史。 |
教学难点 | 1.地质年代的划分。 |
教学准备 | 课件制作、相关资料查阅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第一课时 | |
课时目标 | 认识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
教学过程 | 导入:展示梁龙的化石图片,进行介绍:梁龙体型巨大,最大身长超过36米,脖子长度超过6米,尾巴长度更是在10米以上。然后提出问题:身材这么庞大的动物为什么没能继续砸地球上生存下来呢?地球的环境都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图片展示地层,介绍概念,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利用图片请学生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展示褶皱的岩层,认识岩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发生变化。 展示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图,在过程中介绍化石和沉积岩的关系。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利用思考题,巩固学生对地层和化石的认识。 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 1、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 2、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原因: ①地壳运动导致的隆起、凹陷; ②环境变迁导致海侵、海退; ③流水和风力的侵蚀等。 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生物化石反映当时的地理环境,通过研究地层及化石,发现地球演化呈明显的阶段性。 图片展示地质年代表,并进行介绍:依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按宙、代、纪等单位进行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 利用地质年代表简单介绍生物的演化过程。 思考: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成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计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请学生进行描述,教师总结,强化对地质年代表的认识。 |
安全提示 | 上下楼梯不打闹,放学路上要慢行! |
练习设计 | 课后达标训练 |
板书设计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一等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共1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第二课时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