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课件PPT+教案+练习全套
-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13 次下载
- 名著导读:《昆虫记》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14 次下载
- “《孟子》三章”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16 次下载
- 《愚公移山》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16 次下载
- 《周亚夫军细柳》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21 次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第五单元测试卷doc、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积累与运用(41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推崇(cóng) 丘壑(hè) 擅长(shàn) 摩肩接踵(zhǒng)
B、摄取(shè) 雕镂(lóu) 田畴(chóu) 惟妙惟肖(xià)
C、遒劲(qiú) 隧道(suì) 嶙峋(línɡ) 络绎不绝(yì)
D、簇拥(cù) 黏土(nián) 斟酌(zhuó) 长途跋涉(b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拱圈 雕刻 就地取才 千态万状
B、闲适 丘壑 认其自然 盘曲嶙峋
C、汴京 漕船 形态各异 车水马龙
D、防御 倒霉 来之不易 开合自茹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B、遇到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C、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D、泰州老行当展馆里的游人摩肩接踵,大家饶有兴味地观赏着那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物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大众网记者从临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文化进校园的宣传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C、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D、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中国石拱桥》一文,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详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是一篇很典型的事物性说明文。
B、《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
C、毛宁的《梦回繁华》是一篇幻想性的说明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的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
D、《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课文《蝉》就是选自《昆虫记》的名篇。
7、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祥子从农村来到老北京城,从饭里茶里省钱,攒了三年,买的第一辆车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B、《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
C、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的《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D、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综合性学习(13分)
通过“国学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目前各地都在认真开展国学教育,学校准备开展“走进国学”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学】观察如图漫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赞国学】完成下列对联。(3分)
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19分)
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回答问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选文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③段划线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约55千米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
③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④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⑤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千米处倏忽隐没,再在6千米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5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0.5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0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⑥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千米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重约8万吨。要让3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⑦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这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⑧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船舶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这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无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⑨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对海域内的白海豚进行标识,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⑩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科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对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1、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中划线词语“全部”和“无论……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请你再简要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项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25分)
悠悠岁月,一去不复返。但岁月沉淀下来的记忆令人难以忘怀,把其中最美的东西记录下来。请以“岁月静好,__________最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②抒发真情实感,忌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3,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素养题,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探究,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