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6 校园里的号令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6 校园里的号令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校园的号令》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由“神秘的指挥”“铃声告诉我”“升国旗了”“保健节拍”四个话题组成。本课蕴含的教育引导要求有:
1. 通过探究和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
2. 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以及基本的行为规则,主动地适应学校生活。
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刚刚步入小学校园,对学校里的规则还不是很适应。在老师的要求下,懂得了听到校园的铃声要上课、下课、参加一些校园活动,但对校园铃声的指示性含义和按照铃声要求去做的认识不足,没有规则意识。他们还不明白要遵守校园作息时间,按规则守纪律才能愉快而有序地学习、生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参与校园生活过程中形成规则意识。
目标定位
通过猜一猜的活动,知道校园的各种铃声是校园里的“指挥家”,老师和同学都在铃声的指挥下工作和学习。
通过观看视频,明白为什么要听从校园铃声的号令。
通过转盘活动,听一听校园常态铃声,了解每种铃声的具体含义并能说说听到后应该怎么做。
懂得遵守校园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进而快乐、主动地适应学校生活,让自己的校园生活更有序。
通过非常态铃声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为什么要听从号令。
通过铃声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树立公共生活所需要的规则与法制意识,主动地适应校园生活。
通过非常态铃声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基本技能。
资源开发
通过拍视频、搜集本校的图片,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回归课本,从课本中选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通过自制歌谣,让学生把规则记心间;通过制作微课,让学生拓宽视野;通过“闯关”,穿插的实践性小游戏,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以学生真实生活为教育的主要源泉,从小树立公共生活所需要的规则与法制意识。
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1. 师:你的小手拍起来!
生:我的小手拍起来!(学生模仿老师拍手不同动作,教师动作幅度大一点,显得生动活泼)
师发出号令:请坐好!(配合动作)
生:我坐好!(学生迅速坐好)
师:同学们能马上坐得很端正,是因为什么?
生1:老师的动作
生2:因为老师说了“请坐好!”
师:是的,因为老师发出了号令,所以同学们都坐端正了。而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来认识校园里的号令。(出示课题:校园里的号令)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拍手动作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上课的气氛,然后以教师的号令“请坐好”结束拍手活动引出课题《校园里的号令》。
(二)游戏教学,其乐无穷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PPT出示小叮当的动态图)。 这节课老师需要小叮当做助手,带我们进入“号令大闯关”。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生跃跃欲试,兴致勃勃。)
活动1:猜一猜、找一找
出示谜题:小小“指挥家”,威力非常大。只要它说话,我们都听它。(请学生读谜面,并指名回答)
揭谜
请同学们在课本里的三幅图中圈出这位“小小指挥家”在哪里?(请个别学生回答,表述得清楚的要大力表扬)
评价:哗!看来咱们班的同学有火眼金睛,找得可真准。
PPT出示本校的几张图片,让学生们一起到校园中探秘,寻找这位“小小的指挥家(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好!小叮当说要送给你们一个故事——微课《铃声的故事》。
小结:不同的时代和学校,有着不同的铃声,但是指挥功能不变。
颁发成功闯关的徽章——“指挥”(把徽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猜谜,寻找书本图片以及现实校园生活中的“小小指挥家”,让学生既能回归课本,又能从校园生活出发,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深化《课程标准》中“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这一要求。而制作了《铃声的故事》的微课是想让学生拓展一下铃声的历史,并让“指挥”二字深入学生的心中。
活动2:议一议
1. 质疑: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听它的话?
2. 观看视频故事《体育课的哨声》
3. 师:视频中的同学们听到哨声和口令声以后是怎样做的?(指名回答)
4. 小结:号令让校园生活变得有序,所以我们要听它的话。
质疑:如果我们不听它的话又会怎样呢?
观看视频故事《没有铃声以后》
师:视频中两个班的同学都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同桌讨论后回答)
小结:没有了小小“指挥家”的指挥,校园生活会变得乱糟糟。所以我们要听它的话。
总结:因此,我们要听它的话。并要爱护音响设备。
颁发成功闯关的徽章——“爱护”(把徽章贴在黑板上)
活动3:玩一玩、演一演(常态铃声)
1. 出示转盘游戏(里面有我们学校六种常态铃声的开头几秒,随机停)
听一听铃声,说一说铃声的意义和听到后应该怎么做。(转盘是随机停,生根据铃声回答)
转盘指针转到1,响起眼保健操铃声(生回答,引导学生明白让眼睛休息的重要性,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转盘指针转到4,响起放学铃声 (引导学生放学后不要逗留,注意安全)
转盘指针转到6,响起下课铃声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提前准备下节课的用具、课间游戏的安全、上洗手间)
转盘指针转到2,响起弟子规铃声(引导学生回课室坐好,并练习书法)
转盘指针转到5,响起出操铃声(引导学生回答排队快、静、齐,为第二课时的“升国旗”排队做准备)
转盘指针转到3,响起上课铃声 (着重点)
出示课本的一幅图片,让学生讨论后并回答。
齐读拍手歌。
PPT出示自制版拍手歌 上课铃儿响叮当,大家有序进课堂;
下课铃儿响叮当,课间嬉戏莫争抢;
午休铃儿响叮当,安安静静入梦乡;
出操铃儿响叮当,排队整齐有模样;
放学铃儿响叮当,快速整理回家忙。
师:请坐好! 生:我坐好!(迅速坐好)
评价:你们不光拍手歌唱得好,完成老师的指令也非常准确、迅速。给你们点赞。
颁发成功闯关的徽章——“有序”(把徽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通过好玩的转盘,让学生听铃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探究和体验,引导学生发现学校的生活规律。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常态铃声的含义和要求以及基本的行为规则,主动地按照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四4:猜一猜、演一演(非常态铃声)
1. 播放铃声,请学生猜一猜。
2. 突出这铃声是火灾紧急疏散铃声。
评价:(竖起大拇指)在你们进入小学后,可能就只听过一次,能这么快就记住了。看来你们本领可真大。
3. 播放安全逃生动画视频。
4. 谈一谈从中学到了什么逃生的本领?(生1:弯腰;生2:拿湿巾捂口鼻……)
5. 演一演(课堂实地逃生演练)
6. 总结:逃生安全歌谣
7. 颁发成功闯关的徽章——“安全”(把徽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除了常态铃声,校园里的非常态铃声特别重要。因为公共安全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从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基本技能也是十分必要的。用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让孩子们看到演练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再通过实地演一演,让逃生的本领知识变成实际的操作。
(三)总结教学,反复巩固
师总结: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上、下课铃声,校会、升旗仪式的乐曲声,眼保健操、课间操的口令声,安全疏散、紧急避险的警铃声……这些声音构成了校园的号令。老师和同学们都要听它的话。只有认真地按照指挥家的命令去做,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在校园里生活和学习!
板书设计
校园的号令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还处于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阶段,有很多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他们容易出现易疲倦的现象。因为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常规的要求,所以容易犯一些错误。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适应校园生活,培养他们遵守学校生活规则的好习惯成了最重要的任务。
本节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程度,我注重 “体验”和“感悟”。以拍手游戏作为导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兴趣;以转盘形式听各种铃声并接受号令指挥、引导学生明确这些号令的作用,并自觉地按照这些号令去做,进而适应学校的生活,懂得遵守学校的秩序,能喜欢学校的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快乐;以制作的微课《铃声的故事》开阔学生的视野,突出铃声的指挥功能永不变;以学生的生活场景作为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手段,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取材作为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巩固这些习惯。
本节课,我的教学能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其初步形成自己的探究意识,明白了各项规则,对于今后的学校生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没有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应在讨论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2. 学生的课堂气氛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活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6 校园里的号令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智勇大冲关,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6 校园里的号令一等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6 校园里的号令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