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素养抢分练类型四社会责任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素养抢分练类型四社会责任课件,共28页。
【命题角度】1.健康生活;2.关爱生命;3.保护环境;4.科学实践。
【题组特训】 角度一 健康生活1.(2020·泰安二模)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一段时间后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结合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注射药物一般不影响稳态B.注射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注射比肌肉注射会使药物更快达到全身各部位C.理想的给药剂量应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最小中毒浓度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D.当治疗效果不好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
【解析】选A。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不断发生变化,注射药物会影响稳态,A错误;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浆,肌肉注射药物经过组织液进入血浆,因此注射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注射的药效更快,B正确;药物在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时,该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应维持在最低中毒浓度与最低有效浓度之间,C正确;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D正确。
2.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RNA组成。该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会使患者肺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该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浑身酸痛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在进化过程中是独立进化的,与其他物种无关B.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的呼吸急促,可以补偿机体的缺氧C.患者治愈后,机体产生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有对新型冠状病毒免疫的能力D.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能使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变性,从而失去感染力
【解析】选A。新型冠状病毒在进化过程中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物种共同进化的,A错误;患者肺功能受损,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呼吸急促,可以补偿机体缺氧,B正确;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治愈后,由于机体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有对新型冠状病毒免疫的能力,C正确;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能使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变性,从而失去感染力,因此为预防感染常用75%的酒精消毒,D正确。
角度二 关爱生命3.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原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糖原贮积病Ⅰ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导致的。如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抑制葡萄糖激酶的活性会制约糖原的合成,同时会影响体内的细胞呼吸B.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呼吸过程既需要ATP供能,又会合成ATPC.给糖原贮积病Ⅰ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D.Ⅰ型糖原贮积病急性发作时应立即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解析】选C。据图可知葡萄糖激酶参与糖原合成,抑制其活性会抑制糖原的合成,并影响体内的细胞呼吸,A正确;葡萄糖需要先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才能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被呼吸作用利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ATP,细胞呼吸会释放能量,部分用于合成ATP,B正确;糖原贮积病Ⅰ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的肝糖原不能水解的低血糖,给糖原贮积病Ⅰ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C错误;Ⅰ型糖原贮积病急性发作时表现为低血糖,可立即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缓解症状,D正确。
4.隐蔽抗原是指从胚胎期开始从未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过的抗原,正常情况下终生不与免疫系统接触,如眼内容物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一般具有大分子性、异物性和特异性B.隐蔽抗原未与免疫系统发生过接触,因此体内不含能与这些抗原发生反应的免疫细胞C.眼球严重外伤导致眼内容物进入血液,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D.接种疫苗是免疫预防的常用方式,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常用于免疫治疗
【解析】选B。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一般具有大分子性、异物性和特异性,A正确;体内存在能与这些抗原发生反应的免疫细胞,B错误;眼球严重外伤导致眼内容物进入血液,与免疫系统接触,会导致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组织发起攻击,引发自身免疫病,C正确;接种疫苗是免疫预防的常用方式,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常用于免疫治疗,D正确。
角度三 保护环境5.(2020·潍坊二模)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藻类大量繁殖,该富营养化水体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
【解析】选A。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生产效率大大降低,A错误;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与藻类竞争阳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B正确;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以清除部分藻类,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正确;先后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措施,该生态系统的结构被调整,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D正确。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环保理念。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有助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B.大力开垦荒地、围湖造田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粮食危机C.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之间长期相互选择、适应的结果D.野生水稻具有某些特有的基因,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解析】选A。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生态环境等造成巨大压力和破坏,通过控制出生率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有助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A正确;大力开垦荒地、围湖造田,短期内能提高粮食产量,但过度的开发利用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引发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严重环境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B错误;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长期相互选择和相互适应的结果,C错误;野生水稻具有某些特有的基因,这些基因可用于杂交育种等科研活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7.草方格沙障是用干的麦草、稻草、芦苇等扎成方格形状固定于沙中,并在方格中播撒固沙植物的种子,用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一种治沙方法。某地用该方法治理正在沙化的土地并取得良好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草方格能蓄积降水,促进固沙植物生长B.微生物对草方格材料的分解改善了土壤结构C.该过程改变了演替速度但没有改变演替方向D.该方法可增大治理区域的物种丰富度
【解析】选C。草方格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分,有利于蓄积降水,促进固沙植物生长,A正确;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其对草方格材料的分解可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B正确;该过程是人工干预了当地的群落演替过程,不但改变了演替速度,也改变了演替方向,C错误;该方法有利于土壤的形成,促进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其他生物的定居和物种丰富度的增加,D正确。
8.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入侵滨海湿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渐被替代。同时,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变蟹类等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B.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C.采用样方法对蟹类进行调查,往往会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D.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解析】选B。根据题意,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故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A正确;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其属于消费者,B错误;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中常常采用样方法,蟹类等活动能力比较强的动物不适合采用样方法调查,利用样方法对蟹类进行调查往往会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C正确;作为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最终会导致本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故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D正确。
角度四 科学实践9.2,4-D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某一浓度的2,4-D既能有效促进小麦的生长,又能使灰菜倒伏而死亡。某同学欲设计实验探究这一浓度,为小麦田间去除灰菜提供依据。下面是该同学的实验方案:①室内盆栽:甲组为小麦,乙组为灰菜,丙组模拟田间,为小麦和灰菜3∶1混栽;②配制5种浓度由低到高的2,4-D溶液;③待盆栽小麦、灰菜长到4~5叶期时,每天叶面喷施2,4-D溶液;④观察记录。
下面对该同学实验方案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4-D溶液的浓度等B.甲、乙、丙每组均应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C.可以去掉甲组和乙组,只盆栽丙组进行实验即可D.每天只需观察记录并统计灰菜倒伏及死亡的数量
【解析】选D。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4-D溶液的浓度、植物种类,A正确;甲、乙、丙每组虽配制的2,4-D溶液有5种不同浓度,但还需另外设置一个对照组,B正确;实验目的是探究促进小麦生长、使灰菜倒伏而死亡的2,4-D溶液的浓度,故只盆栽丙组进行实验即可,C正确;每天既要观察记录灰菜倒伏及死亡情况,同时需观察小麦生长情况,D错误。
10.现代医学常用“随机双盲大样本分组对照实验”来评估某种口服新药的疗效,它包括以下三大要素:随机、双盲——观察者(医生)和被观察者(病人)双方都不知道被观察者所属的对象组、大样本;同时要设置三组实验:对照组(不治疗)、安慰剂组(吃安慰剂)、治疗组(吃药)。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不同病人用药量不同,故治疗组要挑选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相近的病人B.设置对照组和安慰剂组的目的是依次排除自愈力、心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对病人分组给药时,安慰剂组实际上给的是淀粉,但在外观上应与真药完全相同D.“大样本”排除了偶然性,“随机”排除了个体差异,“双盲”排除了主观偏向
【解析】选A。选取病人时要避免群体的人为分类,应做到随机性,A错误;设置对照组和安慰剂组的目的是依次排除自愈力、心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对病人分组给药时,安慰剂组实际上给的是淀粉,但在外观上应与真药完全相同,用来排除心理因素的作用,C正确;“大样本”排除了偶然性,“随机”排除了个体差异,“双盲”排除了主观偏向,D正确。
11.海洋牧场作为一种生态养殖模式,采用多营养层次的综合水产养殖法(IMTA),建设大型设施化、 立体化养殖基地和海上风电场网箱养殖区,提升了生态海洋牧场建设的产业化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经海洋牧场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海洋牧场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IMTA 有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C.网箱养鱼的种群密度远大于野生种群,是由于网箱区域的生产者数量更多D.IMTA 模式提高了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核心素养提升四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线粒体内膜,溶酶体,适度低氧上,限制酶和DNA连接,受精卵,F1为杂,氧气食物,抵抗力,防止取样后细菌,无菌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素养串讲课3社会责任之簿课件,共35页。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素养串讲课1生命观念之蛋白质课件,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