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案
展开位置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2.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数对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2.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别优秀,有“文明之星”、“纪律之星”、“学习小标兵”等等,老师迫不及待地想认识你们。
那么谁能既简单又准确地表述出你所在的位置呢?
2.学生各抒己见,有第几组第几个的,有第几排第几个的……
3.师:同学们都很积极,但你们表述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都快搞糊涂了,有没有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表述方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位置
二、新课讲授:
1.投影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补充讲解:我们通常把竖排叫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并及时引导学生先按列报数,然后按行报数。)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和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3)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①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雪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②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4)联系实际。
先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的位置,用数对表示,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报,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小结:先从左往右确定第几列,再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这样就能用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a,b)来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3.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电影院里的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问题。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题。
运用刚才所学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2.完成课本练习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答案:1.根据题中所给的葡萄的位置(3,2),由此判断西瓜(2,1),梨(2, 3),香蕉(4,1),苹果(4,3)。
2.(1)春(1,2)、雪(2,3)、花(3,1)、土(4,5)
(2)(4,2)表示“冬”,(2,4)表示“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或困惑?
小结:先从左往右确定第几列,再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这样就能用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a,b)来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五中第3、4题。
【教学板书】
位置(1)
例1:我们通常把竖排叫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先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列,再从前往后数确定第几行,这样就能用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a,b)来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第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渡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
2.运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复习。
学生回顾在生活所见的示意图,用数对说出物体所在的位置。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位置(2)。
二、新课讲授:
1.学习例2.
(1)出示例2情景图,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学生读题,明白示意图,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每个位置是用一个坐标的形式来表示的,每一个游览区和一对数相对应。
(2)学生可提问质疑,可小组讨论,可互相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示意图,知道它们是如何标示各区域所在位置的。
小结: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
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这些坐标点,我们就能够确定某个游览区的具体位置。
(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同时教师板书。
猴山(2,2)、大象馆(1,4)、熊猫馆(3,5)、海洋馆(6,4)。
(4)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场馆位置与坐标中各点对应的关系。
(5)练习:在图上标出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这些场馆的位置。
(6)小结:通过例题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2.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中的第1题。
引导分析:A(5,8)表示A点在第5列第8行,由图可知B点在第2列第5行,C点在第5列第2行,D点在第8列第5行,由此写出B(2,5)、C(5,2)、D(8,5)。
答案:B(2,5)、C(5,2)、D(8,5)。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做一做”第2题。
运用数对标出各点的具体位置。
2.完成课本练习五第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答案:1.按各点连结后是一个五角星或一个五边形。
2.她是按照先列后行用数对来确定棋子的位置的。按竖为列,横为行用数对(a,b)来表示就可以了。如黑王(e,8)、白后(d,1)、黑后(d,8)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小结: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五中第6~8题;
2.完成练习册。
【教学板书】
位置(2)
例2:
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
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这些坐标点,我们就能够确定某个游览区的具体位置。
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以及具体的直观演示和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通过用网格图等具体的事例认识理解位置与坐标中数对的对应关系,明白是一一对应关系。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师生互动,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学习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图(附后),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