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时教案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时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时教案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审批:           学校           .  课题5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型新授周次 序号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司母戊鼎,知道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及用途了解青铜器制作的高超工艺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教学难点对青铜文明的认识和理解甲骨文的字形结构。一、导入新课四羊方尊的蕉叶形纹理清晰,这说明青铜器的工艺精美。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思考:我国青铜器发展最鼎盛的是在哪一时期?、讲授新课(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学生阅读课本正文内容及相关史事回答问题。(1)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各有什么特点?(2)商朝青铜器有哪些功用?2.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评。课件展示(1)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铜器;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铜礼器鼎;商朝铜器以酒器为主;西周铜器以礼器为主。(2)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3.课件展示《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制范示意图》。学生复述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制作过程: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还根据器形大小制作出不同的范然后再合范浇注铜液。(二)甲骨文记事1.学生阅读课本第二段及相关史事后请学生复述甲骨文发现的有关知识。2.根据学生的复述教师总结。课件展示(1)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首次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3)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祭祀、战争、农业、狩猎、畜牧业、数字、地理、官制、刑法等还有医药、气象、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内容。(4)影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课件展示《甲骨文字形举例》及相关补充的甲骨文。2学生完成课本课后活动2 后自己列举一些汉字并指出其造字方法。(1)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课堂小结(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广泛的用途功能2.高超的制作工艺3.典型代表:司母戊鼎(二)甲骨文记事1.含义2.发现3.影响(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方法2.特点 四、巩固练习1.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是(  )A.礼器和兵器 B.农具和酒器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2.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C.可烧炭火的青铜器 D.三星堆青铜立人像3.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司母戊鼎,我们可以了解(  )A.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B.商朝的青铜制作工艺C.周王使用礼器的规格 D.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4.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竹简 B.丝帛C.青铜器 D.龟甲或兽骨5.对下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多为占卜记录 B.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C.反映了夏朝的历史 D.河南安阳大量出土6.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的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既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又反映了周王的活动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7.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遗迹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与哪一国王迁都有直接关系?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二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人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图案,这些图案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    (3)材料二图三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  (4)材料二图四中的文物是什么?它在青铜文明史上有何地位?   (5)上述图片都是在同一朝代出现的,除上述内容外,你对这个朝代还知道哪些内容?(至少写出两项)  参考答案:1.A 2.A 3.B 4.D 5.C 6.B7.(1)商朝。盘庚。(2)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3)商朝。(4)司母戊鼎。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5)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 补充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交流预展,展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