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八年级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测试卷学校: 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C . 根据响度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D . 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m/s B . 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D .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控制噪声产生的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空中宇航员间能 “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 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慢 C . 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可以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消除噪声 D . B 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5、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B . 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 C . 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 B 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D . 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6、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0dB 是刚引起听觉的声音 B . 只要声音足够大,人就一定能听到 C . 15 ℃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 D . 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7、 通过对 “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B . “声如洪钟”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真空能传声 D . 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B . 只要有障碍物,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回声 C .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 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9、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B .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 . 夏天打雷时,我们在听到雷声的同时也会听到门窗的震动声,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 . 声音的最大传播速度是 3×10 8 m/s 10、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B . “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C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 D . 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________ 而产生的。 2、 清晨,小芳乘坐公交车去上学。透过车窗,她发现道路两旁的房屋都在向后退,这是以 _______ 为参照物。公交车到站后,小芳听到车上的音响系统报站: “ ×× 学校已到站 ”,这个声音是通过 _______ 传到她耳朵里的。 3、 悠扬的笛声是 ____ 振动产生的;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是因为 ______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 这学期结束前,学校组织了体育期末考试。在跳绳时,我们会听到 “嗡、嗡、嗡”的声音,这声音是由 ______ (选填 “空气”或“跳绳”)振动产生的。 5、 王刚对着一口很深的矿井大喊一声,经 后听到了自己的回声,由此可以估测矿井深度约为 ______ m ,这种利用声波测量距离的方法 ______ (选填 “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______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 三、简答题(共1题,共10分)。1、 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移近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当两者接触时,可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的现象。如果音叉不发声就观察不到此现象。你能解释此现象吗? 将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音乐声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实验桌上有A、B两个能正常使用且体积较小的手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一个金属刀,满足实验要求的塑料袋、泡沫塑料、细线若干,小明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能够传声.小明的主要实验步骤知下:①将A手机放入塑料袋,用细线封口,手提细线,将装有手机A的塑料袋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且不接触容器.②用手机B拨通手机A.小明听到了手机A发出的声音.于是小明认为:水能够传声.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请你针对小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 .2、 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有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 、 、 .五、综合题(共1题,共10分)。1、 请欣赏下面的一首诗并回答声学问题:傍晚农村小河旁,姑娘独自洗衣裳.湿衣叠放石板面,棒打衣物响四方.小弟沿河踏歌来,见景一事费思量.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请问在这首诗的哪几句中包含了声学道理,并分别包含了什么声学道理? 六、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长沙市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多少米? (2)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多少米? (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请计算要能区别自己的叫声和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距离悬崖多少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详解】 A .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故 A 错误; B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墙和道路两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B 错误;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故 C 正确;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振幅不同,所以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C 。 2、 B 【详解】 A .物体振动的频率低于 20Hz 属于次声,人耳无法听到次声,故 A 错误; B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 B 正确; C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可以相同,但音色不同,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音色,故 C 错误; D .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从声源处减小噪声,故 D 错误。 故选 B 。 3、 D 【详解】 A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 A 错误; B .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 B 错误; C .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故 C 错误; D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控制噪声产生,故 D 正确。 故选 D 。 4、 D 【详解】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间能利用无线电 “对话”,故 A 错误; B .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故 B 错误; C .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C 错误; D . B 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D 正确。 故选 D 。 5、 C 【详解】 A .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 A 错误; B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故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小,故 B 错误; C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 B 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故 C 正确; D .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D 错误。 故选 C 。 6、 B 【详解】 A .刚刚能引起听觉的声音强度是 0dB ,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 20Hz ~ 20000Hz 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所以声音足够大,人不一定能听到,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 .如果温度是 15 ℃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m/s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声的利用可知,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7、 A 【详解】 A .减弱噪声的方式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人耳处减弱噪声,校园里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A 正确; B . “声如洪钟”说明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 B 错误; C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故 C 错误; D .超声波的频率高于 20000Hz ,频率很高,超出人的听力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 D 错误。 故选 A 。 8、 D 【详解】 A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A 错误; B .只有回声比原声晚 0.1 秒,人耳才能区分出来,故 B 错误; C .振动频率低于 20Hz 和高于 20000Hz 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故 C 错误; D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故 D 正确。 故选 D 。 9、 C 【详解】 A .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故 A 错误; B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 B 错误; C .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打雷时,听到雷声的同时也会听到门窗的震动声,说明声能传递能量,故 C 正确; D .光的最大传播速度是 3×10 8 m/s ,故 D 错误。 故选 C 。 10、 A 【详解】 A .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 A 正确; B . “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故 B 错误; C .声音在 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在固体和液体中速度比这个速度要大,故 C 错误; D .月球和地球之间为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用回声测距测距离,故 D 错误。 故选 A 。 二、填空题1、 振动 【详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 2、 公交车 空气 【详解】 ( 1 ) 小芳同学乘坐公交车上学时,她以所乘坐的公交车为参照物时,她与路边的树木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她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运动。 ( 2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芳和音响之间有空气,小芳听到车上的音响系统报站: “××学校已到站”,这个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她耳朵里的。 3、 空气 真空不能传声 大于 【详解】 ( 1 ) 笛声是笛子中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 2 ) 声音在月球上不能传播,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 3 )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所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 空气 【详解】 在跳绳时,我们会听到 “嗡、嗡、嗡”的声音,这是跳绳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5、 340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详解】 矿井的深度为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 由此可以估测矿井深度约为 340m/s 。 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不能利用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三、简答题1、 音乐声音逐渐减小;真快不能传声四、实验,探究题1、 手提细线,听到的声音不能排除是固体传声 使用能浸没在水中且不沉底的物体放置手机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1)小明将A手机放入塑料袋,用细线封口,手提细线,将装有手机A的塑料袋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且不接触容器,用手机B拨通手机A,小明听到的声音可能是通过液体传来的,也可能是通过细线传来的,因此得出水能够传声的结论有些牵强;(2)为了防止细线传声,实验中不能用手提细线,应该使用能浸没在水中且不沉底的物体放置手机.2、 【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解答】解:甲、铃声减小是因为抽去了钟罩内的空气,当钟罩内为真空时,则听不见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乙、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当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丙、声音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按住不同的孔使笛子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控制了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看到笔尖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答案为:乙;甲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丙说明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丁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五、综合题1、 (1)"棒打衣物响四方",是说湿衣物与木棒接触面间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因独自一人洗衣物,所以听起来较响,"响四方"是说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向四周传播.(2)"小弟岸上踏歌来",是说声速远大于小弟人走的速度,所以先听到歌,后出现来人.(3)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棒打衣物的声音传到小弟耳朵时,棒已举到空中了.六、计算题1、 (1)85m;(2)17m;(3)20m/s【详解】(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2)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2s=68m;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s′=s1−s2=85m−68m=17m;(3)汽车行驶这17m共用的时间:t′=△t−t1+t2=0.9s−0.25s+0.2s=0.85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20m/s。答:(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85米;(2)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17米;(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2、 17m【详解】要想从听觉上区分自己的叫声和回声,声音来回传播的时间至少0.1秒,则声音从发出到障碍物需要的时间为:,人至少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s 的成绩 ,【参考答案】液体固体气体波,【参考答案】鼓膜听觉神经,【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