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卷
展开1.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40 ℃ B.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 dB
C.普通人的身高约为2.0 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2. 鄂州市举办的生态鄂州——环洋澜湖健步走活动的路线全长6 km,其中湖面栈桥长1 km。通过栈桥时,小丹和小蓝并肩而行,前一半路程以3 m/s的速度慢跑,后一半路程以2 m/s的速度快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栈桥时小丹和小蓝之间相对静止
B.小丹和小蓝在湖面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小丹和小蓝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小丹和小蓝通过栈桥的平均速度是2.5 m/s
3.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 这里的“声音再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如图所示,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听诊器运用的物理原理是( )
A.改变发声响度,使响度变大
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
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D.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
5.在夏日下午,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晒,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所示的四个露天停车区,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 )
A.停车区① B.停车区② C.停车区③ D.停车区④
6.如图所示,平面xOy上,平面镜M两端坐标分别为(-1,3)和(0,3),人眼位于坐标(2,0)点处,当一发光点S从坐标原点沿-x方向运动过程中,经过以下哪个区域,人眼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的像( )
A.0到-1区域 B.-1到-2区域
C.0到-∞区域 D.-2到-4区域
7.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
A.轿车上、中兴 B.轿车上、兴中
C.公交车上、中兴 D.公交车上、兴中
8.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9.如图所示的现象与光的色散有关的是( )
10.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需要戴一副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来矫正
11.如图中的光学实验研究出的物理规律不能解释所对应的光学现象的是( )
12.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3.(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关于“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参照物是________。
(2)小丽在测一个物体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14.51 dm、14.50 dm、14.53 dm,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________dm。
14.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纽扣周围空气________而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
15.哈素海是呼和浩特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深秋时节一群南归的鸿雁飞翔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面上,如图所示。当某只鸿雁距水面120 m时,这只鸿雁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________m,该倒影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_______(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鸿雁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南方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粒璀璨的明珠,很多古诗词语言简洁,但意趣盎然。例如这首名为《驴》的小诗:“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其中的“水中嘴对嘴”是光的__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其中的一个“嘴”是另一个“嘴”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17.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使远方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或“后”),需要戴用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8.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
(1)图甲是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找出图中的3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小云调节天平平衡,进行了正确测量,测量中使用了3个砝码:1个50 g、1个10 g、1个5 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妈妈手镯的质量是________,向天平盘中添加这3个砝码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
三、作图题(19题5分,20题6分,共11分)
19.挪威尤坎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使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中所示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题8分,共16分)
2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___。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 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________(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22.小强同学在测量某金属块密度时,做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______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
(3)横梁平衡后,他应将被测金属块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用镊子向天平的________盘加减砝码,必要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他又用量筒测量了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5)他用密度公式ρ=eq \f(m,V)计算得到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
23.小林家门口到贵港新世纪广场的公交路线全长9 km,周末,小林从家门口的公交车站乘坐公共汽车用时15 min到达新世纪广场公交车站与同学会合。求:
(1)公共汽车从小林家门口的公交车站到新世纪广场公交车站的平均速度v1是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
(2)新世纪广场到园博园的公交路线全长20 km,则小林和同学从新世纪广场公交车站乘坐公共汽车到园博园公交车站需要用多长时间(假定此公共汽车的速度为v2,且与v1相同)?
24.建筑工地要用500 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 m3,测得其质量为2.6 kg。则:
(1)这种沙石的密度为多少?
(2)若用载质量为4 t的卡车运送,需运送多少车?
答案
一、1.D 点拨:人体正常体温在37 ℃左右;老师正常讲课的声音在60 dB左右,比120 dB小得多;普通人的身高约为1.7 m,达不到2.0 m;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2.A 点拨:通过栈桥时,小丹和小蓝并肩而行,彼此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通过栈桥时小丹和小蓝之间相对静止,故A正确;小丹和小蓝在湖面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小丹和小蓝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湖面栈桥长s=1 km,由题意可得,小丹和小蓝通过栈桥的平均速度v=eq \f(s,t)=eq \f(s,t1+t2)=eq \f(s,\f(\f(1,2)s,3 m/s)+\f(\f(1,2)s,2 m/s))=eq \f(2×3 m/s×2 m/s,3 m/s+2 m/s)=
2.4 m/s,故D错误。
3.B 4.C 5.D
6.D 点拨:人眼位于坐标(2,0)点处,x=2关于O的对称点是-2,x=2关于-1的对称点是-4,因为平面镜水平放置,所以发光点经过x轴-2到-4区域会被看到。
7.D 8.B 9.D 10.A 11.B
12.A 点拨: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脚印下积雪的质量为m雪=ρ雪V雪=ρ雪Sh,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为m冰=ρ冰V冰=ρ冰S(h-h1),根据m雪=m冰得:ρ雪Sh=ρ冰S(h-h1),所以ρ雪=eq \f(h-h1,h)ρ冰。
二、13.(1)竹排 (2)14.51 点拨:(1)选择参照物时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巍巍青山两岸走”中“走”的是青山,所以应选青山之外的竹排为参照物。
(2)物体的长度为eq \f(14.51 dm+14.50 dm+14.53 dm,3)≈14.51 dm。
14.振动;空气
15.240;虚;反射;不变 点拨: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已知鸿雁距水面120 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120 m,所以这只鸿雁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120 m+120 m=240 m;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鸿雁距水面的距离远还是近,像始终和物体等大,因此当鸿雁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南方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不变。
16.反射;虚像
17.前;凹透镜
18.(1)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用手直接拿砝码;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未归零
(2)66.6 g ;50 g、10 g、5 g 点拨:应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天平右盘中添加砝码。
三、19.解:如图所示。 点拨:连接AB,即反射光线;然后画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最后根据平面镜与法线垂直画出平面镜。
20.解:如图所示。
点拨:过平面镜的反射点垂直于镜面作法线,又反射角为90°-30°=60°,则入射角也为60°,根据入射角等于60°在法线右侧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四、21.(1)D;照相机 (2)① 2f>u>f ②增大
(3)像在光具座100 cm之外;远视镜
22.(1)游码 (2)右 (3)左;右;39 (4)5 (5)7.8
点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2)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说明左盘偏重,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3)称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必要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由图甲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金属块的质量m=20 g+10 g+5 g+4 g=39 g。(4)图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1 mL,水的体积V水=25 mL,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V总=30 mL,金属块的体积V=V总-V水=30 mL-25 mL=5 mL=5 cm3。(5)金属块的密度ρ=eq \f(m,V)=eq \f(39 g,5 cm3)=7.8 g/cm3。
五、23.解:(1)公共汽车从小林家门口的公交车站到新世纪广场公交车站的平均速度:
v1=eq \f(s1,t1)=eq \f(9 km,15×\f(1,60) h)=36 km/h;
36 km/h=36×eq \f(1,3.6) m/s=10 m/s。
(2)假定此公共汽车的速度v2与v1相同,
由v=eq \f(s,t)可得,从新世纪广场公交车站乘坐公共汽车到园博园公交车站需要的时间:t2=eq \f(s2,v2)=eq \f(20 km,36 km/h)≈0.56 h。
24.解:(1)这种沙石的密度ρ=eq \f(m,V)=eq \f(2.6 kg,1×10-3 m3)=2.6×103 kg/m3。
(2)沙石的总质量m总=ρV总=2.6×103 kg/m3×500 m3=1.3×106 kg=1 300 t,
需运送的车数n=eq \f(m总,m载)=eq \f(1300t,4t)=325(车)。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