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梦游天姥吟留别》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课件

    《梦游天姥吟留别》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课件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课件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课件第3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课件第4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课件第5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课件第6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课件第7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课件第8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白诗风,豪放清新俊逸,李白的人生经历,梦游天姥吟,☆解题,所梦内容,文体知识,读准字音,聆听诵读,瀛洲难求天姥可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春日忆李白 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被誉诗仙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奔放(豪放)、清新俊逸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725)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742)
    奸佞当道赐金返还(744)(745写《梦》)
    与友畅饮作《将进酒》(752)
    初入长安无功而返(730)
    坐李璘罪 流放夜郎(757)
    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鲁中送二从第赴举之西京》)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登高丘而望远海》)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属歌行体。吟,吟咏。
    写作目的:告别,写诗赠给留住在此地的朋友。
    梦中游历,说明内容的虚实。
    古体诗——歌行体以“歌”命名: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行”命名:白居易《琵琶行》、曹操《短歌/行》以“歌行”命名:高适《燕/歌行》以“吟”命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谣”命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以“引”命名:李贺《李凭箜篌引》
    瀛洲 天姥 剡溪 渌水脚著 谢公屐 倚石 澹澹石扉 訇然 鸾 魂悸长嗟 觉时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 ,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以瀛洲来衬托天姥山,使人油然而产生神游天姥之念为下文入梦作了铺垫。
    1.是怎样的天姥山? (原句)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天姥连天……东南倾”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天姥山什么特点?
    向天横:夸张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东南倾:夸张、衬托(1)夸张,描绘出天姥山拔地参天、横空出世的雄伟形势。(2)用五岳、赤城、天台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巍峨,进一步勾起诗人对天姥山的神往,为下一段梦游天姥作铺垫。
    3.简要“横”“拔”“掩”三个动词用得好在哪里?
    炼字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的外形,而且赋予天姥山强烈的气势和动态感。
    思考:梦境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
    提示:可以参照地点和时间的变换
    急切心情和飘逸似仙的姿态。
    湖月对诗人的情意诗人梦游路上喜悦、轻快的心情
    思考: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谢 南朝谢灵运是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很不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
    2.思考: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注释:谢灵运喜欢游山访胜,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 诗人效仿谢灵运在政治失意时游山玩水与创作。
    .思考: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穿谢公屐,实是追慕先贤
    才高自恃,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高傲之心和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和天生我才必有用”如出一辙。
    “梦至剡溪”写了哪些景?用了什么手法?景物有何特点?
    1.“梦登天姥”写了哪些景?用了什么手法?景物有何特点?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惊心动魄 光怪陆离 阴森恐怖
    杜甫称李白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任务一:你觉得这个梦境到底是一个极乐和谐的境地还是阴森恐怖之境?
    1.思考:作者在梦境中的情感心理。
    这个梦中之景是壮美的,和谐的、极乐的,因此,作者在这样的梦境中是愉悦神往的、迷醉神荡的、惊叹艳羡的;荡然这个梦境中也有惊心动魄、光怪陆离之景,当然此时作者的情感应该是悸动惊恐的。因此,这个梦境既有极乐和谐之景,也有阴森恐怖之景,这也正是李白丰富想象的一种表现形式。
    2.思考: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山之夜景”,似乎与其他景致的特点格格不入?
    (1)从内容上来看,这样的山中夜景正是为下文极乐仙境的描写做足了铺垫;(2)以意逆志,这样的处理方式正是李白赤子情怀、浪漫主义风格的体现。
    3.思考:梦醒时的感受如何?
    “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感受:梦醒长嗟,怅然若失
    任务二: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写这个梦境?
    梦境的来源:通过知人论世。集合梦境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梦游天姥”其实是李白宫廷生活、官场道路的折射。(结合这点可以更加理解任务一中的第二小题)
    1.思考这个梦境跟李白的现实生活有关系吗?
    2.梦境应是一年宫廷生活、官场道路的折射 。梦的及时醒来表明与这种生活的彻底决裂。“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轻松愉快就是他被选召入宫时的心情,“脚著谢公屐…空中闻天鸡”初入官场的成功体验。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曾经热切向往的宫廷并非那么纯净:“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是对官场的迷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象征官场让人心惊胆战;”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象征官场的变幻莫测;“云之君”“仙之人”是达官显贵;“日月照耀金银台”是皇亲国戚们居住的宫殿;“虎鼓瑟兮鸾回车”是达官显贵们出行的鸣锣开道。梦中仙境即现实官场。”恍惊起而长嗟”,诗人是受惊而起,哪里是理想之梦的况味?
    梦境的来源:通过知人论世。集合梦境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梦游天姥”其实是李白宫廷生活、官场道路的折射。(结合这点可以更加理解任务一中的第二小题;亦可以结合这点理解“忽魂悸以魄动”)
    极乐仙境之时梦醒梦醒长嗟,怅然若失用意:梦境越是美好,现实越是残酷、丑陋,表达了诗人对显示梦境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又是求而不得的失望、愤恨、批判。
    2.作者是在什么时候梦醒?结合之前讨论过的梦醒时的感受,思考诗人的用意。
    小结:梦中之境的和谐、极乐、自由正是诗人所追求、向往的;梦中之境越美好,可见现实之境越残酷、丑陋;从某种程度上说,李白所构之梦还带有了现实的影子;在遭受政治上挫败之后,李白的梦中之境也就成了他的“归园田居”。
    任务三:作者在梦醒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在原文中找出
    (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如何理解“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此: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诗人的感叹:世间行乐或者人类美好的时光不过像这“烟霞”一样,短暂、脆弱,如梦似幻,引人怅惘,给人感叹,由此可知,诗人对现实的困境已经清楚,对人生的出路也已经完全明白。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在文中有没有表现出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是一种自主独立、自由舒展、自在逍遥有独立人格的生活。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2)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情绪和逃避现实的避世思想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思有路,尊路识斯真。”学完整篇文章后,尝试概括文章的构思。
    一、梦游之由(起)——叙述
    二、梦游之景(见)——描写
    三、梦游之吟(叹)——议论、抒情
    从本诗看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1.丰富的想象。(天鸡、金银台、霓衣、风马、云之君)2.大胆的夸张。(向天横、拔五岳、掩赤诚、倾天台)3.瑰丽的色彩。(云霞、明月、渌水、海日、青冥)4.奇特的构思。(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浑浊、冷酷)到梦境(和谐、自由、欢乐),又回到现实)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全诗意境雄伟, 创作方法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采用杂言,兼用骚体。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从西周到春秋,《诗》,《诗三百》,赋比兴,现实主义,诗经六义,大雅和小雅,插秧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14.1 故都的秋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14.1 故都的秋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故都的秋,郁达夫,故都的秋天,意象秋蝉,北平与枣树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沉郁顿挫,赏析第二联,颈联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