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阅卷人 评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分)
1、 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C.缓解“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2、 在农村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 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 3、 嗓声是一种环镜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4、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城市的绿化对减弱噪声也有一定的作用B.声音不是细菌,所以无污染C.广场上的高音喇叭对附近的居民没有害处D.优美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6、 我们周围有些声音之所以称其为噪音,主要是因为 A.声音太刺耳 B.音调太高 C.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7、 如图所示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8、 一场大雪过后,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下列解释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9、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 机动车辆在市内禁止鸣笛 B 城市道路两旁安装隔声板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10、 噪声有时也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噪声有利的一面的是A.有经验的工人凭机器发出的噪声判断故障的原因B.足球比赛时,观众喝彩的噪声能鼓舞队员的士气C.某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学习D.大型乐队中利用锣噪声来烘托演出的效果 阅卷人 评分
二、填空题(共5题,共**分)
1、 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这种介质传入人耳朵的。声波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之为____________。减弱噪声有三个环节,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属于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2、 为了减弱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发出的噪声对路旁居民楼住户的影响,有关部门在公路旁搭起了“防噪墙”,如图所示。从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来看,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把播放器的音量开得过大,优美的音乐声此时也变成了 。4、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过程是:发声体的 产生声音,声音在 中传播,到人耳中引起 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将信号传给大脑,从而产生听觉。城市中的高架路的汽车流量很大,产生的的噪音影响附近民居的市民休息,即使将窗户关上,噪音还是传到屋内,如果窗户用双层玻璃做,而且两块玻璃中间是 的,可以大大减少噪声的影响。5、 图图甲和图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阅卷人 评分
三、简答题(共2题,共**分)
1、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城市噪声的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污染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时间;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材料――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问题:(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__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由以上提供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少干扰的方法。2、 小明家住在快速路旁边,窗户正对快速路,每当有汽车经过,都会产生很大的噪声,严重影响休息和学习,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请具体说明解决的办法和道理。 阅卷人 评分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分)
1、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2、 如图(a)所示,某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探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在台钳土,上端用手扳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 条发出的声音大.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小,他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图(d)、(e)是两科,声音的波形图, 由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请你提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阅卷人 评分
五、综合题(共1题,共**分)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白宫“闹鬼”近日就有人传出美国白宫频频闹鬼,打开美国白宫官方网站,上面居然有一个关于“白宫幽灵”的链接.打开链接中的录像文件,看到夜幕下的白宫,一会儿某个卧室的门突然自动打开,某个地方突然发出神秘的声音;一会儿,房间里燃得好好的蜡烛又莫名其妙地熄灭……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在一个音乐会现场做过这样的试验.在演奏的4首曲目中加入了低频音波,也就是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音乐演奏完后,理查德·怀斯曼让听众描述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到场的听众都说,乐曲演奏时他们产生了一系列奇异的感受,例如不安、悲伤、厌恶、害怕等,有的人甚至感到脊背上有凉意,这和人们感到在“闹鬼”的时候的感受极其相似.中科院声学研究所谢金来研究员说,人体内脏固有的振动频率在 0.01赫兹到20赫兹之间和次声频率相近似,如果外来的次声频率与人体内脏的振动频率相似或相同,就会引起共振影响人的情绪,使人感到头晕、心烦意乱、焦虑甚至耳鸣、恶心等等.尤其是当人的腹腔、胸腔等固有的振动频率与外来次声频率一致时,更易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使人体内脏受损而丧命.(1)你相信真的有“鬼”吗?(2)人为什么有恐惧感?(3)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4、 C5、 A6、 C7、 B8、 C9、 D10、 C二、填空题1、 空气 超声 传播过程中 2、 阻断噪声的传播3、 噪声4、 振动 空气(介质) 鼓膜 真空 5、 乙三、简答题1、 (1)无规则(2)声源 传播 人耳(3)关上教室门窗;教室周围多种植树木;建议学校依靠环保部门,依法消除学校附近的噪声源;在噪声发声处改进和减弱噪声等。2、 解决的办法:从阻断噪音的途径上去解决均可。(5分)道理:阻断噪音的传播,防止它进入耳朵。(4分)四、实验,探究题1、 (1)机械闹钟。(2)A(3)泡沫塑料2、 响度大,振幅就大 d 如城市更多植树,多种植被;噪声声源周围安装吸音材料或消声器等五、综合题1、 (1)不相信。 (2)外来的次声频率与人体内脏的振动频率相似或相同,就会引起共振影响人的情绪。 (3)次声波作用的结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时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3节 声的利用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