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4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4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掌握新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因为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强化竖式计算。
3.培养归纳能力,培养小组讨论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于计算中积的位置判断,分析题目错误原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算草纸
教学过程:
一、通过自主探讨,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1)创设情境:开学了,一些同学是坐火车回来了,现在有一位叔叔也要坐火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你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例1 李叔叔从长春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那么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呢?(PPT)
(2)提出问题:谁会列算式?(板书:145×12=)大家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千米? 通过估算我们知道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那要用竖式计算计出145×12的准确答案你会么?
(3)提出要求:老师找三名学生到黑板前板书试着写一写,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写。
提示:可以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
(4)暴露资源:竖式计算,计算机计算
(5)组织研讨:你们跟前面的同学写的一样吗?哪不一样呢?你说说?
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145等于290,在用十位上的1去乘145.把所得的积加起来。
(6)提升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书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各位对其;在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书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注意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就要个这个数的个数对齐。
从这个题的计算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在计算的规则上,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二、巩固练习,掌握新知识
提出要求:看来同学们都了解了笔算的方法。那我们看看谁能在下面的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1.134×23=
2、课堂例题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1)提出问题:这有几位同学做的几道题,请你帮老师查一下对错,好吗?(PPT)
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帮这几位同学找出了错误,而且改正了错误。
(2)提出问题:同学们,当你们做完一道计算题你是怎么检验的呢,小明说检验一道乘法题的得数是否正确只能用计算器来验算,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不同样)
他错在哪了?(不是唯一方法)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估算判断取值范围、计算器、口算、笔算)
3.当堂练习、巩固新知
(1)提出要求:好,现在大家对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不是真的懂了?我们来做个练习,看看大家掌握的如何?请大家打开书第47页做一做,我找三个同学上前边来做,其他同学自己做,可以和前后同学讨论一下你的做题方法
(2)提出问题:
(3)暴露资源,组织研讨
3.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书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各位对其;在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书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注意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就要与这个数的个数对齐。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
1 4 5
× 1 2
2 9 0
1 4 5
1 7 4 0
课堂检测
选择【易】
1. 236×12在竖式计算中,十位上的1乘236得( )
A.236 B.2360 C.472
2. 512×29的积最接近( )
A.15000 B.10000 C.1500
填空【中】
1.一个三位数乘9的积与15乘87的积相等,这个三位数是( )
写出思维过程:
2. 58×912=( )
写出竖式:
解决问题【难】
1.两个因数分别是72和8,积是多少?如果把因数8改成80,改成800,积分别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
2. 学校要为运动员添置服装,其中上衣每件126元,裤子每条88元,如果添置12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优化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于经验,感知优化,深入探究,统筹优化,巩固应用,深化认识,课堂小结,畅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识,引入课题,自主探究,构建新知,巩固练习,综合应用,课堂小结,畅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引入课题,迁移类推,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应用提高,课堂小结,畅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