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数学开学考试试卷
展开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总分值30分,每题3分)
1.以下地铁标志图形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以下函数中,y关于x的二次函数是( )
A. y=ax2+bx+c B. y=x(x-1) C. y= D. y=(x-1)2-x2
3.二次根式 ,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A. a< B. a≤ C. a> D. a≥
4.假设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3x+1=0有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
A. k< 且k≠-2 B. k≤ C. k≤ 且k≠-2 D. k≥
5.假设不等式k<
6.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有三个点A(x1 , y1)、B(x2 , y2)、C(x3 , y3),假设x1<0
A. AE=CF B. DE=BF C. ∠ADE=∠CBF D. ∠AED=∠CFB
8.ab<0,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9.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对角线AC、BD长分别为16、12,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DB上,折痕交AC于点P,那么DP的长为( )
A. 3 B. C. 3 D. 3
10.规定: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是另一个根的2倍,那么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现有以下结论:
①方程x2+2x-8=0是倍根方程;②假设关于x的方程x2+ax+2=0是倍根方程,那么a=±3;③假设(x-3)(mx-n)=0是倍根方程,那么n=6m或3n=2m;④假设点(m,n)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那么关于x的方程mx2-3x+n=0是倍根方程。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填空题(共6小题,总分值24分,每题4分)
11.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
12.一组数据5,8,10,x,9的众数是8,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 。
13.假设二次函数y=ax2-bx+5(a≠0)的图象与x轴交于(1,0),那么b-a+2021的值是________。
14.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AD⊥CD,垂足为D,AD交BC于点F,E为AB的中点,连接DE,AC=15,BC=27;那么DE=________。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抛物线y=x2-2x+3上运动,过点A作AC⊥x轴于点C,以AC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连结BD,那么对角线BD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6,E为CD上一动点,AE交BD于点F,过F作FH⊥AE,交BC于点H,连结AH、HE,AH与BD交于点G,以下结论:①AF=HE,②∠HAE=45°,③BG2+DF2=GF2 , ④△CEH的周长为1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
三、解答题(此题有8小题,共66分) 1
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为了解某单位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该单位有200名员工,某研究小组随机采访10位员工,得到这10位员工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次数分别为:17,12,15,20,17,0,7,26,17,9。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
〔2〕试用平均数估计该单位员工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总次数.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经过点A(3,0)和点B(4,3)。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求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m+2)x+2m=0。
〔1〕求证:不管m为何值,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假设此方程的一个根是1,请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并求出以此两根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20.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2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BE,连结CF。
〔1〕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
〔2〕假设CE=5,∠BEF=120°,求菱形BCFE的面积。
21.直线y=3x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交于A〔1,m〕和点B。
〔1〕求m、k的值,并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
〔2〕过点P(t,0)(-1≤t≤1且t≠0)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y=3x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于点E,F。
①当t= 时,求线段EF的长;
②假设0
〔1〕求证: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
〔2〕当点E是边AB的中点时,连结AF,试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设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的值,使得以△EFC的其中两边为邻边所构造的平行四边形恰好是菱形?假设存在,请求出t的值;假设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局部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总分值30分,每题3分)
1.【解析】【解答】解:A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绕其中心点旋转180°后图形仍和原来图形重合, 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2.【解析】【解答】解:A、如果a=0, y=ax2+bx+c就不是二次函数,不符合题意;
B、y= x(x-1) =x2-x, 是二次函数,符合题意;
C、 y= ,右边是分式,不是二次函数,不符合题意;
D、 y=(x-1)2-x2 =-2x+1, 是一次函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二次函数是指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函数,二次项系数要不等于0,据此作答即可。
3.【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2a-1≥0,
那么a≥.
故答案为:D.
【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据此列不等式,求出a的范围即可。
4.【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 k≤ 且k≠-2 ,
故答案为:C.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有实根的条件是△≥0,据此分别列式,求出k的范围即可。
5.【解析】【解答】解:∵,
∴9<<10,
∵ k<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确定的范围,结合 k<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k<0时,图像在二、四象限,而第二象限的函数值大于0,第四象限的函数值小于0,在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据此分析比较出函数值的大小。
7.【解析】【解答】解:A、∵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那么OA=OC, OB=OD,又∵AE=CF,那么OE=O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不符合题意;
B、假设DE与AC不垂直,那么AC上一定有一点M,满足DM=DE,同理有一点N使BF=BN,那么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符合题意;
C、∵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B=OD, AD∥BC, ∴∠ADB=∠CBD, ∠ADE=∠CBF,那么∠EEO=∠FBO, 又∵∠DOE=∠BOF, ∴△DOE≌△BOF, ∴OE=OF,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不符合题意;
D、 ∵∠AED=∠CFB ,∴∠DEO=∠BFO,DE∥BF,又∵ ∠DOE=∠BOF,OD=OB, ∴△DOE≌△BOF, ∴DE=BF,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别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结合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对应角或对应边相等,然后再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
8.【解析】【解答】解:A、∵反比例函数经过一、三象限,a>0, 又∵ab<0, 那么b<0, 而y=ax-b的图象,a>0, -b>0, 符合题意;
B、∵反比例函数经过一、三象限,a>0, 又∵ab<0, 那么b<0, 而y=ax-b的图象,a>0, -b<0, 不符合题意;
C、∵反比例函数经过二、四象限,a<0, 又∵ab<0, 那么b>0, 而y=ax-b的图象,a>0, -b<0, 不符合题意;
D、∵反比例函数经过二、四象限,a<0, 又∵ab<0, 那么b>0, 而y=ax-b的图象,a>0, -b>0,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所在的象限判断a的正负,再结合ab<0, 判断b的正负,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趋势判断a的正负,一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判断-b的正负,看两种情况下a、b的正负性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即是正确的。
9.【解析】【解答】解:如图,设O点的对称点为E,连接PE,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PE=OP,DE=O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OA=AC=×16=8,
OB=BD=×12=6,
∴AD===10,
设OP=x,那么PE=x,AE=AD−DE=10−6=4, AP=OA−OP=8−x,
在Rt△APE中,AP2=AE2+PE2 ,
即(8−x)2=42+x2 ,
解得:x=3, 即OP=3,
∴DP=
故答案为:A.
【分析】作O点的对称点为E,根据菱形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菱形的边长,设OP=x,求出AE的长,把AP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在在Rt△AP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x,即OP的长,最后在Rt△POD中用勾股定理求出PD即可。
10.【解析】【解答】解:〔1〕解: ① x2+2x-8=0 ,(x+4)(x-2)=0,∴x1=-4,x2=2, x1=-2x2, 不是倍根方程,不符合题意;
②假设关于x的方程x2+ax+2=0是倍根方程,x1×2x1=2,解得x12=1那么x1=±1;那么x1+2x1=-a,
a=-3x1=±3, 符合题意;
③假设(x-3)(mx-n)=0是倍根方程,那么x1=3, x2==2x1=6, 得n=6m或x2==x1=,得3m=2n,不符合题意;
④ ∵点(m,n)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n=, 那么mx2-3x+=0, 解得x1=,x2=. ∴是倍根方程,符合题意.
综上, 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① 先解方程,把两根作比较即可验证是否是倍根方程;②根据倍根方程的性质,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的值验证即可;③先解方程,结合倍根方程的性质,求出m与n的关系即可验证;④ 由反比例函数得出n=,再求出方程的两根,两者结合得出两根的关系即可判断是否是倍根方程.
二、填空题(共6小题,总分值24分,每题4分)
11.【解析】【解答】解:多边形的边数是:360°÷72°=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用360°除以72°即得这个多边形的边.
12.【解析】【解答】解:∵众数是8, 即8出现的次数最多,
∴x=8,
故答案为:2.6.
【分析】先根据众数的定理确定x的值,再由平均数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最后根据方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方差即可.
13.【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0=a-b+5,
∴b-a=5,
那么 b-a+2021 =5+2021=2021.
故答案为:2021.
【分析】把 (1,0) 代入函数式求出b-a的值,再把b-a的值代入原式求值即可.
14.【解析】【解答】解:∵AD⊥DC,CD 平分∠ACB,
∴AC=FC=15,AD=FD,
又∵E为AB的中点,
∴DE为△ABF的中位线,
DE=BF=〔BC-FC〕=〔27-15〕=6.
【分析】由AD⊥DC,CD 平分∠ACB,利用三线合一定理得AC=FC,AD=FD,结合E为AB的中点,从而得到DE为△ABF的中位线,那么DE=BF,从而求出DE的长.
15.【解析】【解答】解:y=x2−2x+3=(x−1)2+2, 那么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2),
∴当点A在抛物线的顶点时,AC最小,最小值为2,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
∴对角线BD的最小值为2,
故答案为:2.
【分析】 利用配方法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确定AC的最小值即为抛物线的顶点纵坐标,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AC的最小值也是BD的最小值。
16.【解析】【解答】连接FC,过F作FM⊥BC于M,
①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CD,∠ADF=∠CDF,DF公用,那么△ADF≌△CDF,∴AF=FC,∠DAF=∠DCF,∴∠BAF=∠FCH,∵∠AFH=90°,∠ABH=90°,∴∠BAF+∠BHF=180°,又∵∠FHC+∠BHF=180°,∴∠BAF=∠FHC,∴∠FCH=∠FHC,∴FH=FC,∴FH=AF,∵HE为△FHE的斜边,,∴HE>FH, 那么HE>AF, 不符合题意;
② 由题①得AF=FH,又∵∠AFH=90°,∴∠HAF=45°,符合题意;
③如图,把△FCD旋转90°得△BCK,连接GC、GK,
∴BK=FD,
由题〔2〕得 ∠HAE=45°, 由旋转的性质得AG=CG,AF=CF,
在△AGF和△GCF中,∴△AGF≌△GCF〔SAS〕,
∴∠GCF=∠GAF=45°,∴∠GCK=45°,
∴△GCK是由△GCF旋转45°而来的,∴GK=GF,
∵∠GBK=∠BAC+∠CBK=90°,∴GB2+BK2=GK2 ,
∴ BG2+DF2=GF2 , 符合题意.
④延长AD至点M,使AD=DM, 过点C作CI∥HL,那么LI=HC,
AM⊥DE,∴AE=EM,
∴∠DAE=∠DME,
∵CI∥HL,AF⊥HL,
∴AE⊥CI,那么∠IAN+∠DIN=∠ICD+∠DIN=90°,
∴∠IAN=∠ICD,∠ECM=∠IMC=45°,
∴∠ICM=∠EMC,MC=MC
∴△MEC≌△CIM,那么CE=IM,
∵∠HFE=90°,∠ECH=90°,∴∠HFE+∠ECH=180°,
∴C、E、F、H四点共圆,
∴∠FCE=∠FHE,又∵∠DAF=∠DCF,∴∠DAF=∠FHE ,
∵AF=FH,
那么Rt△AFL≌Rt△HFE,那么AL=HE,
∴HE+HC+EC=AL+LI+IM=AM=8.
∴△CEH的周长为8,为定值。
综上,(2)(3)(4)结论正确。
故答案为:(2)(3)(4).
【分析】 ①作辅助线,延长HF交AD于点L,连接FC,利用边角边定理证明△ADF≌△CDF,推得AF=CF,通过角的转换得∠FCH=∠FHC,那么FC=FH,从而得AF=FH,结合HE为△FHE的斜边,,∴HE>FH, ;
②由HF⊥AP,AF=FH,那么∠HAE=45°;
③此题主要思路是根据题型构造直角三角形,把△FCD旋转90°得△BCK,连接GC、GK,利用边角边定理证得△AGF≌△GCF,推得∠GCK=45°,那么∠GBK=90°,从而由勾股定理证得BG2+DF2=GF2;
④作辅助线,延长AD至点M,使DM=AD,过点C作CI∥FL,那么IL=HC,证明△AEL≌△FHE,那么AL=HF,再由△MFC≌△MIC,证得CE=IM,故△CEH的周长DE等于边AM的长,为定值.
三、解答题(此题有8小题,共66分) 1
17.【解析】【解答】解:〔1〕这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为:0,7,9,12,15,17,17,17,20,26,
∴中位数=, 众数是17;
【分析】〔1〕先把这组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因有10个数,那么中位数是第五和第六个数的平均数;17出现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17;〔2〕先利用平均数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那么该单位员工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总次数=总人数×平均数.
18.【解析】【分析】〔1〕把A点和B点坐标代入y=ax2+bx+3得关于a、b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即可;
〔2〕先把一般式配成顶点式,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19.【解析】【分析】〔1〕利用判别式判断二次两根的情况,由配方知,判别式△正好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其值大于等于0,故可求证不管m为何值,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把一个为1,代入原方程求得m的值,解方程求得另一根,因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确定,分两种情况求直角三角形的周长即可。
20.【解析】【分析】〔1〕因为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得出DE∥BC,BC=2DE,结合BE=2DE,EF=BE, 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得四边形BCEF是平行四边形,结合BE=BC,那么四边形BCFE是菱形;
〔2〕由菱形的对角线平分对角得△BE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BE的长度可知,利用勾股定理再求出菱形的高,代入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21.【解析】【分析】〔1〕把A〔1,m〕代入y=3x求得A点坐标,再把A点坐标代入y=即可求得k值,最后列关系式求出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那么B点坐标可知;
〔2〕 ①当t= 时, 求出y1和y2的值,那么EF的长是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
②分两种情况讨论,当当0
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得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
〔2〕 当E是AB的中点时,因为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CF∥AE,结合CF=BE=AE,那么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得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可推得CE⊥AB,那么四边形AECF是矩形;
〔3〕 分三种情况: ①以EF和CF两边为邻边所构造的平行四边形恰好是菱形时,求得 t= ;
②以CE和CF两边为邻边所构造的平行四边形恰好是菱形时,由勾股定理求得CD的长,根据EG2=EC2=CD2+ED2列式求得t即可;
③以CE和EF两边为邻边所构造的平行四边形恰好是菱形时,CA=AF=BC,此时E与A重合, 求得t=2.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