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2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13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2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13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2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1013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目标解析,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9 单元 总复习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四个部分: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搭配、认识时间。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数学目标。学习目标 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 100 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 合具体情境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 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 1~9 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 9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会画角和直角。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会进行简单的排列与组合;会认识几时几分。课时分配 (1)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课时 (2) 表内乘法........................................1 课时 (3)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1 课时
(4) 观察物体搭配认识时间..............................1 课时 教法与学法 在总复习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引导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归纳、 复习、整理当中,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 1.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二、目标解析 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创设“算式的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到知识系统整理活动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巩固和提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能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PPT 课件、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中形成体系 课件出示下面的八道算式。 72+6=78 82-40=42 41-7=34 14+50=64 38+27=65 30-16=14 36+19=55 59-46=13 仔细观察上面的题目,回忆是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指定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算式的感知,激起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的欲望,并让学生初步回忆这一内容的主要知识点, 同时大大提高学生复习旧知的积极性。(二)整理中掌握知识1.分类整理算式。(1)将上面的 8 个算式进行分类整理,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分类方法的预设:方法一: 加法:72+6、14+50、38+27、36+19 减法:82-40、41-7、30-16、59-46方法二:
…… (3)比较分法,确定研究方法二的分法。2.复习 100 以内加法(二)。(1) 学生独立完成加法的 4 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2) 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复习 100 以内减法(二)。
(1) 学生独立完成减法的 4 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 (2) 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4.及时练习。(1) 课件出示教材第 101 页中的第 1 题的第(2)题。 (2) 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定学生板演,同桌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进行评价。5.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29+35+9=73 97-25-47=25 75-46+31=60 48+26-39=35 53-(9+37)=7 (2)先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并用笔画出先算的部分,然后全班交流运算顺序。 (3)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4)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每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复习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①校园里有 33 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 17 棵。柳树有多少棵?33+17=50(棵) ②校园里有 33 棵杨树,松树比杨树少 17 棵。松树有多少棵?33-17=16(棵)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3)全班交流各自想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4)比较①②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5)根据第(2)题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松树和杨树一共多少棵?)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借助算式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参与到“100 以内加法、100 以内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活动中进行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表达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练习中深化认识
排队。 根据每个算式的结果,将下面的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提示学生: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大小 的比较。)11+18=29 37+28=65 42-10=32 24-19=5 83-67=16,5<16<29<32<65 投篮。 小白兔拿着 27 号球,要投入计算结果是 27 的篮中。请你帮小白兔找出合适的篮。
提示:先计算,再连线。3.想一想,算一算。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应先从什么位填起?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4.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 102 页的第 4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课件出示教材第 103 页的第 3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3)课件出示教材第 104 页的第 8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4)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小明家种了 8 行苹果树,每行 9 棵,小明家种的苹果树比小红家的苹果树多 15 棵,小红家种了多少棵苹果树? 答:8×9-15=67(棵)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提示学生:千万不要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一定要比一比再来列算式。【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层次性,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四)梳理中内化知识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这节复习课,重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创设“算式的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到知识系统整理活动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巩固和提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能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直观算式的感知,激起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的欲望,并让学生初步回忆这一内容的主要知识点, 同时大大提高学生复习旧知的积极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建成长小档案,复习 20 以内的数,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目标解析,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9 总复习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