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展开一、教学内容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口算、估算融入到笔算教学中。
增加了一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对比较熟悉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例题进行概括、 总结。
以填空的形式,给出了积的变化规律文本。三、具体内容
例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一是体会计算的现实需要,二是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一些经验。因为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笔算,在估算后直接揭示 145×12 的笔算过程,另外,把估算融入笔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例 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笔算乘法。
第 1 小题的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 0 的个数确定。第 2 小题的重点则既
有竖式的简便写法,又有因数中间的 0 是否应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例 2 的编排把口算融入了笔算教学中,通过呈现两位学生的不同算法,意在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下面的阅读材料介绍了“格子乘法”,使学生了解“格子乘法”的计算过程与笔算乘 法的密切关系,也可作为整数乘法算理的一种解释方式。
例 3:积的变化规律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的笔算乘法。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思路的引导非常清晰:
研究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在观察、计算、对比 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归纳规律:结合广泛交流,畅说发现的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积的变化规
律。
验证规律: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普适性。
与实验教材相比,这里的编排还给出了规律的文本表示,便于学生系统掌握规律。 4.例 4: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提供两个典型购物问题,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从两个问题的相关性入手,提炼出单价、数量、总价,明确这三个概念的内涵。然后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分析“单价、数量与总价”三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数量关系。
5.例 5: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对于“单价”,对“速度”的理解更难。教材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150 千米/时、60 米/分,意在让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建议
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通 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感悟“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 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 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视引导学生探究运算中的规律,并作一定的归纳与抽象。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单元不但在相关的练习设计中,编排了一些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内容,如打上了“*”号, 不作普遍要求,但却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而且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作为例题专门加以研究。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利于培养学生数感和推理能力。
适当增加计算量,加强计算技能训练。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几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几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买冰激凌,动手操作,加深理解,运动会,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基本练习,专项练习,综合练习, 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分层作业,巩固内化,当堂检测,评价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