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统编版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孙权,知典故,明原义,抒情感,2刘裕,3刘义隆,4佛狸祠,5廉颇,课堂小结,本词典故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人、古事来比喻今人、今事,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
用典作用: 1、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 2、与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请找出这首词中运用了那些典故?
运用了五个典故: 上片:孙权、刘裕 下片:刘义隆、佛狸祠、廉颇
活动与探究(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请结合词文内容分析这些典故的含义?
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典故:孙仲谋,即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国君,他始置京口镇。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在京口建立吴都(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保卫了家园。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
称赞孙权在京口建立霸业,保卫了家园的英雄业绩。
作者怀念赞叹英雄孙权,惋惜英雄不再,表达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讽刺南宋苟且偷安。
原文: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典故。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于京口起兵北伐,灭南燕、后秦、又废晋帝。建立刘宋政权。《南畿志》:“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 ,史载刘裕出身贫寒,生活在偏僻小巷。生长于京口的刘裕,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时未称帝),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
称赞刘裕在京口北伐抗敌、恢复中原的英雄业绩。
作者怀念赞叹英雄刘裕,表达北伐抗金决心和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
原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典故:南朝宋(不是南宋),宋文帝刘义隆(刘裕之子)好大喜功,在元嘉二十七年(450),草率出师伐北魏,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跋氏,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冒进,被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刘军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大败归来 。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 词中用南朝宋“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指当时南朝近事,即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在符离(今安徽宿州)兵败事。
感慨惋惜南朝宋刘义隆元嘉年草率北伐、惨遭大败。影射近事南宋张浚北伐失败。
借古讽今,讽刺刘义隆北伐失败来警告当局,劝谏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
原文: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祠典故:南朝宋(不是南宋),元嘉年间宋文帝北伐军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兵追至长江北岸瓜步山(在今江苏六合),打败南朝刘宋王玄谟军队后,在那里筑了一座行宫,后改为祠庙,称佛狸祠。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名。后来这里的百姓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祭祀,而不会审查这神的来历。这所庙宇,南宋时犹存。
感慨如今南宋的江北各地沦陷已久,百姓在佛狸祠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祭祀,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生活。忘记自己是宋室臣民。
怒斥偏安,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廉颇典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原文: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英雄廉颇,虽年迈,但仍有远大抱负,愿为国效力,可不被重用,壮志未酬。
作者用廉颇典,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壮志未已,抒发不被重用的愤慨。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问题:前人曾评论骆宾王“少年落魄,薄宦沉沦”,结合前人论述,分析本诗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用了荆轲刺秦王前,燕太子丹于易水为其送别的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荆轲的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赞美,也抒发了自己不为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慨,借古抒怀,寓情于景。(思路:知典故-明原义-抒情感)
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表达抗金主张、对国事的忧虑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分析古诗文典故思路方法指导: 知典故 明原义 抒情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稼轩知多少,写作背景,苍劲悲凉,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登临地点,属于咏史怀古诗词,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辛弃疾,永遇乐,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南宋权相,因声求气,疏通词义,借用典故咏史怀古,借用典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人介绍,分析理解上阕,分析理解下阕,刘义隆,告诫朝廷不可草率用兵,拓跋焘,作业设计,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