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长沙过贾谊宅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长沙,地名,今属湖南。过,访问,凭吊。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时称“贾生”。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宅,指住所,房子。
刘长卿(?—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天宝进士,肃宗时为长洲(今属江苏)县尉,因事下狱,贬为潘州南巴(今属广东)尉。后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贬睦州(今属浙江)司马,官至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诗集》。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年间,由长洲县尉被贬为南巴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因被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因被诬陷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知识链接咏史诗、怀古诗、怀古咏史诗咏史诗:“咏史”就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借此抒发诗人的思考、态度、情怀或讽刺时政,从而抒发自己的独到见地。咏古诗长于议论,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怀古诗:“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是指登临游览古迹,触景生情而抒发感慨。怀古诗多是由诗人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长于情景交融。怀古咏史诗: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或以往朝代的兴衰而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遗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从而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我们合称为怀古咏史诗。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贾谊被贬在这里居住了三年,这里只留下他万古不变的悲哀。
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一派凄清,我独自寻访你的遗踪,秋冬的树木凄寒凋落,夕阳西沉树影依稀令人感慨无穷。
汉文帝是贤德的君主,对贾谊尚且那样刻薄寡恩,湘江的流水无情,怎能理解贾谊凭吊屈原的心情?
寂寞冷落的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为何被贬天涯!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
表达怀才不遇、命运多舛心境
本诗怀古伤今,借贾谊被贬长沙之事,表现了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或:这首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这首诗怀古伤今,表面上写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处处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透着诗人自我的行踪和心迹。全诗景中寓情,情中见景,寄寓深刻,双关见意。诗的首联感慨贾谊被贬的悲剧命运,颔联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运用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紧接着诗人借对贾谊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长沙过贾谊宅》作者_______,字文房,河间人,____代诗人。天宝进士,肃宗时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为潘州南巴尉。后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贬睦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世称“_______”,有《刘随州诗集》。
(1)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借贾谊政治失意抑郁而死留下千古悲怆忧愤,表现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的诗句是: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2)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溯古思今,把自己的遭遇同先哲联系在一起道出千古文人悲剧命运的诗句是: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1.“三年”“谪宦”“栖迟”“楚客”与“万古”各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此联哪个词奠定全诗怎样的基调?
“三年”指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谪宦”指贬官。“迟”指停留,居留。“楚客”指客居楚地的贾谊。“万古”指千秋万世,极言时间极长。表达了诗人对贾谊悲剧命运的感慨之情(“三年”与“万古”相对,更加突出作者对贾谊悲凉身世的感慨之情。)。“悲”字定了全诗低沉感伤的基调。
2.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描绘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3.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独”,独自,在萧条冷落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表现作者对贾谊的景仰向慕之情和难掩的孤独落寞。“空”,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悲凉、伤感,表现了诗人感伤斯人已去的痛苦、怅惘之情。 这两个字共同创造出了悲凉感伤的意境氛围。
4.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 “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5.“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这两句是如何在情景交融中表达诗人的情感的?
此联写秋草衰迷,寒林空寂,落日西斜,斯人已去,渲染了贾谊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凄清景象,诗人对贾谊的景仰向往、惆怅悲哀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时“空见”和“日斜”具有象征意义,“空见”既写出了贾谊故宅的荒凉寂寞,同时更让人联想到贾谊当时在汉王朝的艰难处境,有报国无门的感叹。“日斜”表面上写落日西倾,实际上暗示了李唐王朝难以挽回的衰颓趋势,从而表达了诗人与贾谊惺惺相惜之感,为后几句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6.“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汉文帝在历史上是有道明君,但是对待贾谊,先是重用,后听信小人之言,疏远贾谊,从而导致贾谊怀才不遇,抑郁而终。此联运用反语和双关的手法,明写汉文帝“有道”,实际暗含着诗人对汉文帝和李唐王朝不重视人才的不满。同时借用贾谊写《吊屈原赋》的典故,把自己的遭遇与贾谊、屈原联系在一起,抒发了诗人对前贤的深切凭吊和自己内心的无限愤懑之情。
7.结合“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两句所描写的景象,分析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寂寂江山摇落处”既写出了自然景色的萧瑟凄凉,同时更象征着李唐王朝的衰败局势。“怜君何事到天涯”在无疑处有意设问,既有对贾谊悲剧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衬托出自己抑郁悲凉、痛苦无奈的心境。
8.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遭遇的慨叹,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或:表现诗人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或:这首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9.本诗主要运用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本诗借古讽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2019年山东临沂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题。(4分)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①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④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⑤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释】①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②栖迟:停留,居留。③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④汉文:指汉文帝刘恒。⑤吊: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7.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存在,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诗歌前四句借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和对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描写,寄寓了诗人对迁谪命运的悲叹;后四句表面上写贾谊的见疏实际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因而作者是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莫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B.颔联写诗人在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作了铺垫。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解析】D项中“直抒胸臆”的说法有误。尾联象征着当 时国家的衰败局势,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是从侧面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
2.试赏析“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两句诗。
示例:诗人独自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寻觅,四野无人,渲染出一幅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贾谊的追思,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3.结合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这首诗蕴含着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孤独寂寞处境的感叹,以及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品味诗中“栖迟”和“吊”的深刻含义。
“栖迟”,停留、居留的意思。“吊”,凭吊的意思。
2.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这一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一语双关(或运用反语),巧妙讽刺当今皇帝的“无道”,抒发了诗人无辜被贬的抑郁悲凉之情。
3.本诗首联第二句的关键字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首联第二句的关键字是“悲”。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解析】“直抒胸臆”说法有误。尾联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是从侧面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
2.本诗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通过对“秋草”“寒林”和“人去”“日斜”等景象的描写,以及诗人的“独寻”“空见”,渲染出一种萧条、凄怆的氛围。
3.本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表现手法:借古讽今。情感: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长沙过贾谊宅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长沙过贾谊宅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目标导航,走近作者,背景链接,诗歌题材,咏史怀古诗,文化常识,咏史怀古诗的特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长沙过贾谊宅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长沙过贾谊宅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学习目标,原文及注释翻译,一作“渐”,一作“正摇落,本诗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长沙过贾谊宅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长沙过贾谊宅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