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必修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合格基础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某点给它一个初速度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中经过A、B、C三点,到达O点的速度为零.A、B、C三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物块从A点、B点、C点运动到O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t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eq \f(x1,t1)=eq \f(x2,t2)=eq \f(x3,t3) B.eq \f(x1,t1)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初速度为5 m/s
B.加速度为2 m/s2
C.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A [由x=5t+2t2=v0t+eq \f(1,2)at2可得:v0=5 m/s,a=4 m/s2,可知A正确,B错误;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Δv=a·1=4 m/s,D错误;前2 s内的位移x2=18 m,故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eq \x\t(v)=eq \f(x2,t2)=9 m/s,C错误.]
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C.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2.5 m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B [10 m/s的速度可能与4 m/s的速度同向,也可能与其反向.当两速度同向时,由10 m/s=4 m/s+a1t得a1=6 m/s2,由(10 m/s)2-(4 m/s)2=2a1x1得x1=7 m.当两速度反向时,取原速度方向为正方向,-10 m/s=4 m/s+a2t,得a2=-14 m/s2.由(-10 m/s)2-(4 m/s)2=2a2x2得x2=-3 m,由以上分析可知B选项正确.]
4.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eq \f(2Δxt1-t2,t1t2t1+t2) B.eq \f(Δxt1-t2,t1t2t1+t2)
C.eq \f(2Δxt1+t2,t1t2t1-t2) D.eq \f(Δxt1+t2,t1t2t1-t2)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一段Δx所用的时间为t1,平均速度为eq \x\t(v)1=eq \f(Δx,t1),物体通过后一段Δx所用的时间为t2,平均速度为eq \x\t(v)2=eq \f(Δx,t2).速度由eq \x\t(v)1变化到eq \x\t(v)2的时间为Δt=eq \f(t1+t2,2),所以加速度a=eq \f(\x\t(v)2-\x\t(v)1,Δt)=eq \f(2Δxt1-t2,t1t2t1+t2),A正确.]
5.如图所示,木块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v1射入A,以速度v2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 )
A.eq \f(2v1+v2,3) B.eq \r(\f(2v\\al(2,1)+v\\al(2,2),3))
C.eq \r(\f(v\\al(2,1)+v\\al(2,2),3)) D.eq \f(2,3)v1
B [设子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v,子弹在A中运动的过程中,有v2-veq \\al(2,1)=-2aL,子弹在B中运动的过程中,有veq \\al(2,2)-v2=-2a·2L,两式联立可得v=eq \r(\f(2v\\al(2,1)+v\\al(2,2),3)).故正确答案为B.]
6.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是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C.前eq \f(t,2)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eq \f(t,2)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
D.前eq \f(x,2)位移所需时间是后eq \f(x,2)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A [平均速度eq \x\t(v)AB=eq \f(7v+v,2)=4v,即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B正确;中点位移处的速度veq \f(x,2)=eq \r(\f(7v2+v2,2))=5v,A错误;由Δx=aeq \b\lc\(\rc\)(\a\vs4\al\c1(\f(t,2)))2和7v=v+at,可以判断C正确;由eq \f(x,2)=eq \f(5v+v,2)t1和eq \f(x,2)=eq \f(5v+7v,2)t2得t1=2t2,D正确.故选A.]
二、非选择题(14分)
7.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40 m/s,加速度大小为8 m/s2,求:
(1)汽车从开始减速起2 s内的位移;
(2)汽车从开始减速起6 s内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 (1)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eq \f(0-v0,a)=eq \f(-40,-8) s=5 s,根据公式x=v0t+eq \f(1,2)at2可得汽车从开始减速起2 s内的位移为x1=40×2 m-eq \f(1,2)×8×22 m=64 m.
(2)汽车从开始减速起6 s内的位移即为5 s内的位移,则x2=eq \f(v0,2)t0=eq \f(40,2)×5 m=100 m.
[答案] (1)64 m (2)100 m
[等级过关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0~t和t~3t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D [由v=a1t=a2·2t可得a1∶a2=2∶1,A错误;由eq \x\t(v)1=eq \x\t(v)2=eq \f(v+0,2)可得,D正确,C错误;由x1=eq \x\t(v)1t,x2=eq \x\t(v)2·2t可得x1∶x2=1∶2,B正确.]
2.(多选)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 s、3 s、5 s时的速度之比为1∶3∶5
B.物体在1 s、3 s、5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C.物体经过1 m、3 m、5 m时的速度之比为eq \r(1)∶eq \r(3)∶eq \r(5)
D.物体经过1 m、3 m、5 m所用时间之比为eq \r(1)∶eq \r(3)∶eq \r(5)
ACD [由v=at得v ∝t,故物体在1 s、3 s、5 s时的速度之比为1∶3∶5,A对;由x=eq \f(1,2)at 2得x∝t 2,故物体在1 s、3 s、5 s内的位移之比为12∶32∶52,B错;由v2=2ax得v ∝ eq \r(x),故物体经过1 m、3 m、5 m时的速度之比为eq \r(1)∶eq \r(3)∶eq \r(5),C对;由x=eq \f(1,2)at 2得t∝ eq \r(x),物体经过1 m、3 m、5 m所用时间之比为eq \r(1)∶eq \r(3)∶eq \r(5),D对.]
3.(多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 s内的位移比前1 s内的位移多0.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加速度为0.2 m/s2
B.小球前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小球第14 s的初速度为2.8 m/s
D.第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2 m/s
AB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at 2得:a=eq \f(0.2,1) m/s2=0.2 m/s2,故A正确;小球15 s末的速度v15=at15=0.2×15 m/s=3 m/s,则小球前15 s内的平均速度eq \x\t(v) 15=eq \f(0+v15,2)=eq \f(3,2) m/s=1.5 m/s,故B正确;小球第14 s的初速度等于13 s末的速度,则v13=at13=0.2×13 m/s=2.6 m/s,故C错误;小球第14 s末的速度v14=at14=0.2×14 m/s=2.8 m/s,则第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eq \x\t(v′)15=eq \f(v14+v15,2) m/s=eq \f(3+2.8,2) m/s=2.9 m/s,故D错误.]
4.(多选)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eq \f(x,t) 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2
C.质点在1 s末速度为1.5 m/s
D.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0.75 m/s
BC [由图得:eq \f(x,t)=0.5+0.5t.根据x=v0t+eq \f(1,2)at 2,得:eq \f(x,t)=v0+eq \f(1,2)at,对比可得:eq \f(1,2)a=0.5 m/s2,则加速度为a=2×0.5 m/s2=1 m/s2.由图知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质点的初速度v0=0.5 m/s,在1 s末速度为v=v0+at=(0.5+1) m/s=1.5 m/s,故C正确.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eq \x\t(v)=eq \f(v0+v,2)=eq \f(0.5+1.5,2) m/s=1 m/s,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5.(12分)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t=10 s的时间通过一座长x=140 m的桥,过桥后汽车的速度是v=16 m/s,求:
(1)汽车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大小;
(2)桥头与出发点之间的距离.
[解析] (1)设汽车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为v0,由
eq \x\t(v)=eq \f(x,t)=eq \f(v+v0,2)代入数据解得v0=12 m/s.
(2)汽车的加速度
a=eq \f(v-v0,t)=eq \f(16-12,10) m/s2= 0.4 m/s2
汽车的初速度为零,由位移与速度关系式得:
x′=eq \f(v\\al(2,0),2a)=eq \f(122,2×0.4) m=180 m.
[答案] (1)12 m/s (2)180 m
6.(14分)一些同学乘坐火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一位同学提议说:“我们能否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测量过程如下:他们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 m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们观测到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5 s,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9 s,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情况,求:(小数点后均保留两位小数)
(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 (1)设t1=5 s,t2=(9-5) s=4 s,根据veq \f(t,2)=eq \x\t(v)=eq \f(x,t),知他们在第一、二根路标中间时刻的速度为:=20 m/s,
在第二、三根路标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25 m/s,
两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eq \f(t1+t2,2)=4.5 s
根据+at,知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eq \f(25-20,4.5) m/s2≈1.11 m/s2.
(2)他们从第二、三根路标中间时刻所在位置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t′=eq \f(t2,2)=2 s,
所以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为:v′=+at′=(25+1.11×2) m/s=27.22 m/s.
[答案] (1)1.11 m/s2 (2)27.22 m/s
2020-2021学年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优秀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章 曲线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章 曲线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五章 曲线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章 曲线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