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垂直 教案-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601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2垂直 教案-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601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2垂直 教案-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0601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距离。掌握基本的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教材分析】
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学习过垂线,对垂线图形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也了解了垂直的一些简单性质,但对垂线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没对垂线给出严格的几何定义,也没对垂线的性质作深入的探讨。学生在七年级第三章学习了基本的图形点、线、角,这使学生学习垂线有了基础。《垂线》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内容,包括垂直概念、垂线概念、用数学符号表示垂直、垂线的两个性质和点到直线距离等知识。它是在学生对基本图形点、线、角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一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向学生参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其学习方式和研究方法,对今后认识图形、形成空间观念起到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对今后要学习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物理的领域也不缺少垂线性质的应用。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归纳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探究精神、学习兴趣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直线与角的认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且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对其已有许多表象认识。但是,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和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故而其对垂直与平行中所研究的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还未能建立表象,不能完全理解“同一平面”与“永不相交”的本质。为此,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教学方法】
五步教学法
【教具准备】
展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垂线的概念和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2)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并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操作、探索、归纳、总结的过程,初步形成几何概念的认识方式和几何结论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探究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对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初步的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垂线的概念。
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垂线的两个性质的归纳。
难点:垂线的两个性质归纳的语言表述。
【教学过程】
一、预学测查 互助点拨
问题1:垂直的两条直线其夹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问题2::怎样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问题3:请列举生活中具有垂直形象的事物。
学生回答好以上三个问题后,教师指出:垂直定义即可以作为垂直的性质又可以作为垂直的判定。
二、例题示范 提炼方法
(一)概念
1.提问:某人在下雨时想要跑进屋檐下躲雨。此人会以怎样的路线跑到屋檐下?
2.学生操作:学生拿出相交线模型旋转,引导学生从角的变化过程中体会垂直与角大小的关系。
教师指出:四个角有一个是直角时,两直线就垂直了,此时四个角都是直角。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垂线: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作另一条的的垂线。
(二)性质1
师:生活中我们常用垂线知识解决问题,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1.问题1:与一条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一共有几条?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2.问题2:如图(1),过P点可以作几条直线与直线L垂直?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3.问题3:如图(2),过P点可以作几条直线与直线L垂直?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这3个问题要求学生独立画图再小组内交流。
4.讨论归纳: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三)性质2
1.出示图(3),过点P与直线r上各点有无数条连线,如PA、PB、PC(PC⊥a)、PD…… 哪条最短?(测量)B
r
A
P
D
C
(3)
实验:用一根绳子分别重合于PA、PB、PC、PD,比较它们的长度。
讨论归纳: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回到导入的实例,有上面的知识解释。
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再做补充。
3. 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如何确定?
结合图形分析
归纳板书: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指的是数量而非垂线段。
三、师生互动 巩固新知
1.如图
(1)直线____与直线____相交于A点,D点是直线_____与直线____的交点,又是直线____与直线_____的交点;
(2)_____⊥____,垂足为____;
(3)过D点有且只有____条直线与AC垂直,它是____。
2.如图,AO⊥CO,BO⊥DO,∠BOC=30°,求∠AOD的度数。
3.如图,一艘船要从河岸一侧的A处到达另一侧,怎么走最近?为什么?如果他要到对岸的B处,怎么走最近?为什么?
四、应用提升 挑战自我
例题1.如图,过A点作BC的垂线;
2.如图,过A点作BC的垂线;
3.如图,过P点分别作AB、BC、CD、DA的垂线;
教师点拨:过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线有时需要先延长线段,再作垂线。
五、经验总结 反思收获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困难?
【板书设计】
5.1.2 垂线
(一)概念 (二)性质 例题:
1.垂直 性质1
2.垂线 性质2
3.垂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 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15.2.3 整数指数幂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1 轴对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