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讲第二段,讲读理解第三段,学习理解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 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追”“游”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教学步骤
一、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2.再看图: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
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领会 “长出了两条后腿” “捕食”“迎上去” 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 “宽嘴巴”。
3.指导朗读: 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 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 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 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4.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 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 通过看图和朗读四、 五段, 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词语: 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 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 小蝌蚪不急着追赶, 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 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 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 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通过前面的了解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四、课堂练习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 ________。
2.青蛙四条腿, ________嘴巴, 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 ________,露着________。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变化特点
长出后腿 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 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课堂练习答案
1: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趣味导课,整体感知,精读领悟,演演画面,分主角朗读,拓展延伸,总结全文,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三—语言提升 复述故事,学习任务四—书写汉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导入,图文结合,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读文感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五段,指导写字,拓展,总结巩固,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