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第1页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第2页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第3页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第4页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第5页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第6页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第7页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第8页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8*时间的脚印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8*时间的脚印教案配套ppt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珍惜时间的古诗,名人名言,时间的脚印,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重点研习,增加知识找寻宝藏,小结重点,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自魏晋:陶渊明《杂诗》 白话文释义: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唐代:颜真卿《劝学》 白话文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出自唐代:李白《短歌行》 白话文释义:白天何其太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苍穹浩渺无际,万劫之世实在是太长了。就连以长寿著名的仙女麻姑,头发也白了一半了。 天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亿次了。我想驾日车揽六龙,转车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用北斗酌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一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日出发。富贵荣华非我所愿,只愿为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出自唐代:佚名《金缕衣》 白话文释义: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赫拉克利特(古希腊)马克思“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莎士比亚“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 真正理解用岩石的破坏和新生来记录时间的含义。 2 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和重要意义。
    腐蚀 浑浊 山麓 海枯石烂 shí zhuó lù kū 粗糙 刨刮 楔形文字 cā bà xiē
    抢答:1. 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标出全文的段号 ? 并回答共几段? 共 32段2 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找到全文的独句段?共几段?分别是哪些?(2、6、8、12、14、19、23、25、28)
    3 . 以上所说的独句段中,有哪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6)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8)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19)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 迹。”(23)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5)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8)
    第一部分:(1—5)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时间的记录。第二部分:(6—30)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三部分:(31—32)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
    一、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
    提示一:读第8—19自然段。
    提示二:岩石经受着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生物和人类的“攻击”。
    (碎石,沙砾,泥土)—
    二、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一:读第20—22自然段。
    提示二: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 运动等方面去思考。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三、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提示一:读第23—27自然段。
    提示二: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四、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提示一:读第28—30自然段。
    提示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通过岩石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说明了气候的变化、记录了古生物的状况及上亿年的时间的痕迹,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失的“脚印”。
    五、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提示:读第31—32自然段。
    分析第6—22自然段的说明顺序
    提示: 解题思路:简括各自然段意思——合并相关段落——对照顺序类型进行发现
      交际训练请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谚语。
    齐读《时间伯伯》——高士其
    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我们为什么会变老?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
    还有什么记录了时间的更替?
    你读了本文,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
    (1)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大自然保存时间记录的一种方式。 (2)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北京故宫里的计时装置一一铜壶滴漏,是用水滴记录时间的方式。 (4)大自然中他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运动着。 (5)“海枯石烂”会有时。 (6)“石烂”的原因: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着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它的破坏。 (7)岩石的毁灭与生成过程。 (8)一米厚的岩石形成需要的时间: 
    大约 3000 - 10000 年的时间。
    (9)岩石形态“平卧”或“倾斜”的原因。 (10)根据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1l)岩石保存很多的历史痕迹。 (12)岩石的颜色和质料反映了地壳的活动。 (13)岩石记录了丰富的古代生物的状况。 (14)化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l5)岩石上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16)读懂岩石的记录对于人类的意义——找寻地下的宝藏。
    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 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一、规定目标——概括全文内容。
    这些小标题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相应段落的开头。
    二、结构——说明的层次
     本文按说明内容的自身的内在联系,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 - 5 )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第二部分( 6 一 21 ):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 6 ):总说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   第二层(7 一 16 ):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层(17 - 20 ):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  第四层( 21 ):总说岩石的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  第三部分( 22 一 29 )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第四部分(30-31 )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总结、扩展
    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你由此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大家对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3.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推荐《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撰写的一本有关宇宙学的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终极理论之梦——s·温伯格 宇宙的琴弦——B.格林 生命是什么——薛定谔 超越时空——加来道雄,里面的文章还被选入过语文教科书
    语言特点: 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 (1)准确性、严密性。 如“据计算,大约 3000 - 10000 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这里如果去掉“据计算”、“大约”,就不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科学方法再精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2)生动有趣。   ①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狂风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②比喻形象贴切。 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③有些词语引人兴致。  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俨然智者打开了有趣故事的大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亲切,“海枯石烂”常被人用来表达深厚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此处则让人浮想联翩,更急切想读下文。说明的内容告一段落,在进行整体总结之前写道:“瞧!”仿佛拉了一段家常,在结束前提醒读者,本文前面说明了什么,后面还有什么需要说明。
    说明文阅读方法小结
    1.归纳说明方法: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2.逐段概括要点: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3.理清说明顺序 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阅读全文,说说时间在岩石上留下了哪些“脚印”,这些“脚印”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岩石的破坏因素有:炎热的阳光,严寒,霜、雪、风、雨,空气、水和水中的酸类,生物、人类的活动等。
    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
    沉积岩是沉积的碎石、泥沙长期在重压下胶结生成的。
    细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煤炭是古代植物被泥沙掩埋,经过长期地质作用形成的。文章提供的一个重要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积岩是沉积的碎石、泥沙长期在重压下胶结生成的
    不好。用“爬”字,形象生动,而且显出移动的缓慢。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把“爬”字改成“流”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用“胶结”准确地表明了泥沙变成岩石所起的变化。
    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把“胶结”换成“粘合”可以吗?为什么?
    不好。用“躺”字,与平卧呼应,且形象生动。
    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把“躺”字改成“铺”字好吗?为什么?
    石头为什么会烂呢?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潮湿的空气中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齐来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小冰碴只好用力往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克的压力!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有进攻它们的机会。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就永远不变呢?不,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受到破坏。  石头传热是很慢的,不像钢和铁,这头一烧,那头很快也变热了。所以,人们一向用钢和铁做锅子,而不用石头做锅子。  白天,太阳出来,把石头的表面晒热了,表面的热迟迟地传不到石头里面去,里面就比外面冷。等到表面的热传到里面去的时候,太阳下山了,空气变冷了,石头表面也变冷了。这时候,里面的热又迟迟地传不到外面来,里面又比外面热。  铜和铁会热胀冷缩,石头同样会热胀冷缩。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相关课件

    初中人教部编版8*时间的脚印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8*时间的脚印图文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枯石烂,裂开许多缝子,逻辑顺序,记录的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获奖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获奖习题课件ppt,共7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钟表和日历,铜壶滴漏,理思路明结构,说明对象,时间的脚印,说内容析逻辑,被破坏,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非生物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