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含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体会到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3.掌握并理解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观察这两题你有什么发现?
84÷(6 + 4× 2 )
84 ÷ 6 + 4×2
=84÷(6+8)=84÷14=6
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同样的数字,同样的运算符号,为什么算出的结果不同呢?
计算 525÷[(81-56)×3 ]。
“[ ]”是中括号。
“[ ]”认识吗?
当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又怎样运算呢?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525÷[(81-56)×3 ]= 525÷[ ×3 ]= 525÷=
先算出得数,再与同学交流。
42×[169 -(78+35) ]= 42×==
下面两题计算有无错误,如有,请改正。
[ 440-(200÷5)] ×8 300÷[10×(5+25)] = (220÷5) ×8 =300÷10×30=44×8 =30×30=352 =900
先说说运算顺序,再改正。
[ 440-(200÷5)] ×8 300÷[10×(5+25)] = (220÷5) ×8 =300÷10×30=44×8 =30×30=352 =900
[440-(200÷5)]×8=[ 440-40]×8=400×8=3200
300÷[ 10×(5+25)] =300÷[10×30]=300÷300=1
算式中的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 )”是小括号,又称为圆括号,是17世纪荷兰数学家吉特拉首先使用的。在这之前,曾经有人用括线“ ”表示算式中先算的部分。如,50-15+12表示要先算15+12。 “[ ]”是中括号,又称为方括号。17世纪英国数学家瓦里士在计算时最先使用了它。 “{ }”是大括号,又称为花括号,大约是在1593年由法国数学家韦达首先使用。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然后算大括号里面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获奖课件ppt,共3页。
小学苏教版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74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课件-苏教版数学四上pptx、74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苏教版数学四上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15+6,60÷6×3,10×3,60÷4+6,60÷10,知识讲解,2解答,525÷75,练习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