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60053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60053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展开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
2、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3、会用坐标表示点,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和建立坐标系.
2、 难点: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适当地建立坐标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我们把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投影 1]如图,点 A 的坐标是 2,点 B 的坐标是-3.
C B A
-4 -3 -2 -1 0 1 2 3 4
坐标为-4 的点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
在点 C 处.这就是说,知道了数轴上一个点的坐标,这个点的位置就确定了.
类似于利用数轴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
呢?
2、写出图中点 A、B、C、D、E 的坐标..
由点的位置可以写出它的坐标,反之,已知点的坐标怎样确定点的位置呢?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我们知道,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可以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为此,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出两 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直角坐标系来表示.
y |
|
5 | |
4 | |
3 | |
2 | |
1 | |
-5 -4 -3 -2 -1 -1 | 0 1 2 3 4 5 6 x |
-2 |
|
-3 |
|
-4 |
|
-5 |
|
如图,水平的数轴称为 x 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 y 轴或纵轴, 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了.
探究: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6.
D C
A(O) B x
(1) 如果以点 A 为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建立平面坐标系,那么 y 轴是哪条线?
y 轴是 AD 所在直线.
(2) 写出正方形的顶点 A、B、C、D 的坐标. A(0,0),B(0,6),C(6,6),D(6,0).
(3) 请你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此时正方形的顶点 A、B、C、D 的坐标又分别是多少?与同学交流一下.
二、点的坐标
如图,由点 A 分别向 x 轴和 y 轴作垂线,垂足 M 在 x 轴上的坐标是 3,垂足 N 在 y 轴上的坐标是 4,我们说A 点的横坐标是 3,纵坐标是 4,有序数对(3,4)就叫做点A 的坐标,记作A(3,4).
类似地,请你根据课本 41 面图 6.1-4,写出点 B、C、D 的坐标. B(-3,4)、C(0,2)、D(-3,0).
注意:写点的坐标时,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
三、四个象限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Ⅰ、Ⅱ、Ⅲ、 Ⅳ四个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投影 2]
做一做:课本 43 面练习 1 题.
思考:1、原点 O 的坐标是什么?x 轴和 y 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原点 O 的坐标是(0,0),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 0,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 0. 2、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第一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正数; 第二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 第三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负数; 第四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 四、课堂练习
1、点 A(-2,-1)与 x 轴的距离是 ,与 y 轴的距离是 .
注意:纵坐标的绝对值是该点到 x 轴的距离,横坐标的绝对值是该点到 y 轴的距离. 2、点 A(3,a)在 x 轴上,点 B(b,4)在 y 轴上,则 a= ,b= .
3、点 M(-2,3)在第 象限,则点 N(-2,-3)在 象限.,点 P(2, -3) 在 象限,点 Q(2,
3) 在 象限.
五、课堂小结
1、平面直角坐标糸及有关概念;
2、、已知一个点,如何确定这个点的坐标.
3、坐标轴上的点和象限点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初中人教版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垂线的定义与性质的应用,巩固训练,熟练技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