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8页。
    语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门槛(kǎn) 祈祷(dǎ) 亘古(gèng) 锲而不舍(qiè)
    B.校补(jià) 取缔(tì) 晌午(shǎng) 气冲斗牛(dǒu)
    C.嫉妒(jí) 元勋(xūn) 挚友(zhì) 鞠躬尽瘁(cuì)
    D.愧怍(zuò) 污秽(huì) 殷红(yīn) 目不窥园(ku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选聘 深宵 至死不懈 全神惯注 B.调羹 绞肉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C.谣言 昼夜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D.小楷 吩咐 一反即往 深恶痛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一向鲜为人知的他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人物。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不同的人生态度,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_________;拥有豁达_________人生态度的,_________;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_________。处处为他人着想的,_________;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①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②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
    ③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 ④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A.②③①④B.③④②①C.④①③②D.①③②④
    6.古诗文默写。(8分)
    (1)《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听到“折柳”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
    (2)《竹里馆》中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油翁》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理。
    (4)《木兰诗》中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 ,
    7.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5分)
    (1)简述“骆驼祥子”的来历。(2分)
    (2)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以祥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各概括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3分)
    8.综合性学习。(6分)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这些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也可能是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等。最近,实验中学一(3)班的班主任打算在班上开展“名人故事大家讲”活动,并请你来做策划。
    你认为通过这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2分)
    请你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2分)
    你打算怎么来开展这项活动?请设计一个你认为别开生面的活动方式。(2分)
    阅读下面选文(一),完成以下问题。(12分)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一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第①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2分)
    2.“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干活,是“我”的粗心吗?(2分)
    3.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 (2分)
    4.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3分)
    5.读了本文后,你对父母之爱有什么新的认识,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3分)
    阅读下面选文(二),完成以下问题。(10分)
    美丽的谎言
    (1)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2)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3)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4)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5)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唯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6)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6.文中讲述了哪些美丽的谎言?(2分)
    7.“用心说出的谎言是美好的”,为什么这么说?(3分)
    8.请写出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2分)
    9.请写出第(5)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回顾《孙权劝学》和《卖油翁》,完成下面各题。(15分)
    10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公亦以此自矜 (2)睨之久而不去
    (3)但当涉猎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2.两篇文章在写人物时都用了________描写,但乙文还有_______描写,这些描写将人物写得具体可感,栩栩如生。如卖油翁的“睨之”“但微颔之”就体现了他 。(3分)
    13.从甲乙两文中的吕蒙和陈尧咨的经历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4分)
    回顾《逢入京使》完成9-10题。(4分)
    1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门槛(kǎn) 祈祷(dǎ) 亘古(gèng) 锲而不舍(qiè)
    B.校补(jià) 取缔(tì) 晌午(shǎng) 气冲斗牛(dǒu)
    C.嫉妒(jí) 元勋(xūn) 挚友(zhì) 鞠躬尽瘁(cuì)
    D.愧怍(zuò) 污秽(huì) 殷红(yīn) 目不窥园(kuī)
    【答案】C
    【解析】A.亘古(gèn);B.取缔(dì); D.殷红(yān)。故选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选聘 深宵 至死不懈 全神惯注
    B.调羹 绞肉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C.谣言 昼夜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D.小楷 吩咐 一反即往 深恶痛绝
    【答案】C
    【解析】A.全神惯注——全神贯注;B.妇儒皆知——妇孺皆知;D.一反即往——一反既往;故选C。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一向鲜为人知的他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人物。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答案】A
    【解析】B.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C.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D.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A.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与“这道数学题”语境不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答案】D
    【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B.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 C. 搭配不当,把“增加”改为“增强”;故选D。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不同的人生态度,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_________;拥有豁达_________人生态度的,_________;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_________。处处为他人着想的,_________;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①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②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
    ③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 ④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A.②③①④B.③④②①C.④①③②D.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用反选排除法,第一空,“乐观”是因为“坚强”。第二空比较容易判断,根据“豁达”一词可知选③句“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再判断第四空,根据“他人着想”可知选④句“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故选A。
    6.古诗文默写。
    【答案】(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8.综合性学习。(7分)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这些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也可能是影视明星、体育明星、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等。最近,实验中学一(3)班的班主任打算在班上开展“名人故事大家讲”活动,并请你来做策划。(共6分)
    (1)你认为通过这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请你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2分)
    (3)你打算怎么来开展这项活动?请设计一个你认为别开生面的活动方式。(2分)
    【答案】(1)正确认识名人,培养健康情操。
    (2)示例:任何一个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无一例外都是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从古到今,不胜枚举。如上下求索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驱除鞑虏的孙中山,一个好榜样,就是一杯香醇浓厚的美酒,读来总是令人回味无穷,一个好榜样,像一条内小溪,流淌着清澈的水,汩汩地流进我们的心田。今天,我们在这儿举行“名人故事大家讲”的活动,希望大家都能在聆听故事中有所收获。
    (3)示例:举行“名人故事大家讲”的比赛,大家讲述名人大家的故事,并谈论自己从中学到了名人的哪些精神,接着进行故事评选,最后将活动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制作黑板报。
    阅读理解一
    1.第①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答案】①嘱咐“我”到学校给家里写信;②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了一遍。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题目提示的相关段落中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阅读第①段,可以看出其中表现父亲爱“我”的细节有两个:一是父亲的语言,“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表现出父亲对“我”的牵挂;二是父亲的行为,“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据此进行提炼概括即可。
    2.“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干活,是“我”的粗心吗?
    【答案】不是“我”的粗心,是因为“我”急于见到父亲。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由第②段“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可见,刚放寒假的“我”,急于见到父亲和帮父亲干活,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因为出门心急,所以“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并非粗心。
    4.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
    【答案】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踌躇”与“艰难”表示“我”内心的犹豫,主要是因为“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想到父亲的疲惫内心不忍;其次是想到“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他们正是上学的年龄,自己续继考研有可能会让他们失学。
    5.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
    【答案】“木讷”和“山”在此是如此协调,山之无语,但山之巍峨,正如父亲一样崇高。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或是主旨的体现,解答此题关键要找出“父亲”与“山”之间的精神相似处。从全文内容来看,父亲的主要性格是“木讷”,而大山也是沉默无语的,作者旨在用“山”来比喻“父亲,木讷的父亲就像大山一样的默默爱着孩子,父爱如山一般的高大。
    6.读了本文后,你对父母之爱有什么新的认识,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
    【答案】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山一样厚重,像海洋一样辽阔。从小学开始,父母每天送我上学,风雨无阻,这些关怀,这种恩情,我是怎么也报答不完的。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感悟能力。本题为开放类试题,此类题目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围绕父母之爱的伟大表述即可。
    示例:严厉也是一种爱,每当我不认真学习时,父母就会批评我,这是为我好,让我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我们应理解父母对我们的这种爱。
    (二)7.文中讲述了哪些美丽的谎言?
    【答案】老师说,所有的学生都得了第一名。“我”告诉母亲我一切顺利。 母亲在电话中说她一切都好。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概括得出:老师说,所有的学生都得了第一名;根据“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概括得出:“我”告诉母亲我一切顺利;根据“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概括得出:母亲在电话中说她一切都好。
    8.“用心说出的谎言是美好的”,为什么这么说?
    【答案】因为这些谎言是尊重、关爱、惦念,(答出两点即可)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联系下文“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分析,意思是有些谎言的目的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那样的谎言是有益无害的。“用心说出的谎言”是为了让对方快乐,精心设计了一些隐瞒事实的话。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爱和理解。这样的谎言体现出了人们之间那种美好的情感。
    9.请写出你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
    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答案】“敏锐”原意是反应灵敏,目光尖锐,这里指人们带着不友好,嘲笑的眼光看着我,瞧不起我,表达了“我”对这些人的害怕以及厌恶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敏锐”原意是反应灵敏,目光尖锐。结合“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分析,这里指人们带着不友好,嘲笑的眼光看着我,瞧不起我,表达了“我”对这些人的害怕以及厌恶之情。
    10.请写出第(5)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由写我美丽的谎言转入到写母亲美丽的谎言。(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根据上文“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惟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分析,承接上文“我向妈妈写信,说一些美丽的谎言”,根据下文“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分析,引出下文“母亲的美丽的谎言”。据此得出其作用是:承上启下。
    11.现实生活中,你说过美丽的谎言吗?请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答案】示例:一次,妈妈去出差,为了不让她担心我,每次打电话我都告诉妈妈我很好。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生活中美丽的谎言即可。示例:小时候,妈妈总说她不喜欢吃这个,也不喜欢吃那个。直到现在,我明白了,它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6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4分)
    【答案】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解析】考查学生对诗歌画面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对诗句内容有清楚的了解,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描绘诗句的内容。注意描写不等于翻译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此基础上进行描绘即可。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2.把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答案】(1)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意思对即可。)
    (2)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略微有些赞许)。
    【解析】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①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复:再,又。②矢:箭;但:只,不过;微:微微;颔:点头。
    13.两篇文章在写人物时都用了________描写,但乙文还有_______描写,这些描写将人物写得具体可感,栩栩如生。如,卖油翁的“睨之”“但微颔之”就体现了他
    。(3分)
    【答案】语言(对话) 神态(动作、细节) 对陈尧咨箭术的不以为意(不十分赞成陈尧咨的箭术)
    【解析】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理解。了解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等。甲文由孙权和吕蒙的对话展开,乙文由陈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对话展开,可知运用的是语言描写(对话描写);甲文中的“大惊”,乙文中的“睨之”“忿然”,可知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睨之”: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但微颔之”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略微有些赞许)。一个普普通通的卖油翁,闲着没事,眯起眼睛,似看非看,毫不钦佩,更无赞叹之意,“但微颔之”,表示还马马虎虎。看出其对陈尧咨箭术技艺的不以为意。
    14.从甲乙两文中的吕蒙和陈尧咨的经历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4分)
    【答案】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解析】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甲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乙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陈尧咨开始自傲,后来看了卖油翁倒油的技艺后让折服的故事。两人的经历说明了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参考译文】
    甲文
    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我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相关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版 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