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静电现象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静电现象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油罐车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
B.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丝导电纤维
C.在印染厂车间里,使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
D.用绝缘性能极好的塑料制作的塑料桶储存汽油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电视机和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有许多灰尘
B.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引灰尘
C.飞机起落架的着陆机轮上的轮胎常用导电橡胶做成
D.书本被水浸湿后,里面的纸张会粘在一起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起纸屑.下列“吸”的现象中,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B.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C.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
D.行驶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4.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蜜蜂飞行时,能吸引花粉
B.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C.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D.晴天时梳头时会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
5.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
D.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考点二.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6.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
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正电荷D.可能带负电荷
7.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荷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荷
C.甲球带正电荷,乙球一定带负电荷
D.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可能不带电
8.如图甲是无风条件下铝箔气球的静止状态,图乙是用带正电的a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图丙是用b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则( )
A.气球可能不带电B.气球带负电
C.b棒可能不带电D.b棒带正电
9.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橡胶棒相互吸引,则乙球(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10.有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带电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甲、乙带 电荷,丙丁带 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考点三.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11.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在这过程中( )
A.玻璃棒上的质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B.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C.金属箔上的质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金属箔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13.如图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验电器,其工作原理是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金属球相接触,验电器的箔片张开。又取另一带电物体与金属球相接触,发现验电器箔片先合拢后张开,则另一带电物体一定带 电。
14.如图所示,将一带电体接触带负电的验电器。
(1)若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是带 (选填“正“或“负“)电的。
(2)若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是带 (选填“正“或”负“)电的,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 (选填”多“或”少“)
15.如图所示,A是检验物体是否 的仪器叫验电器,它的工作原理是 ,验电器此状态表明B物体 (选填“带电”或“不带电”)。
苏科版7.2静电现象同步
参考答案
一.静电现象(共5小题)
1.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油罐车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
B.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丝导电纤维
C.在印染厂车间里,使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
D.用绝缘性能极好的塑料制作的塑料桶储存汽油
【解答】解:A、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油和罐之间不断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静电,通过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及时导走,这是防止静电危害,故A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丝的作用是把鞋底与地毯摩擦产生的电荷传到大地上,以免发生静电危害,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印染厂车间里,物体间摩擦产生大量静电,所以印染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及时把静电导走,避免静电造成的危害,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绝缘性能极好的塑料制作的塑料桶储存汽油时,由于塑料不容易导电,静电不能及时导出,会出现静电危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电视机和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有许多灰尘
B.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引灰尘
C.飞机起落架的着陆机轮上的轮胎常用导电橡胶做成
D.书本被水浸湿后,里面的纸张会粘在一起
【解答】解:A、视机和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不符合题意;
B、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引灰尘,化纤衣服摩擦易产生静电,不符合题意;
C、飞机起落架的着陆机轮上的轮胎常用导电橡胶做成,这是因为橡胶在摩擦中会产生静电,导电橡胶能将静电导入大地防止产生电火花发生事故,不符合题意;
D、书本被水浸湿后,里面的纸张会粘在一起,这是由于水的张力造成,不是静电原因,符合题意;
故选:D。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起纸屑.下列“吸”的现象中,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
B.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C.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
D.行驶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解答】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A、塑料吸盘被挤压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瓷砖上,故A不符合题意;
B、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为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故B符合题意;
C、削平的铅柱压紧后能“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行驶的汽车,车外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窗帘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飘向窗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蜜蜂飞行时,能吸引花粉
B.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C.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D.晴天时梳头时会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
【解答】解:A、蜜蜂飞行时,翅膀与空气摩擦而带电,从而可以吸引轻小的花粉,是静电现象,故A错误;
B、闻到扑鼻的花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运动,其与静电现象无关,故B正确;
C、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云层运动时摩擦起电现象,故C错误;
D、梳头时会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是由于梳子与头发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放电现象,与静电现象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
D.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解答】解:A、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是由于毛衣与衬衣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物体间的放电现象,与静电现象有关,故A错误;
B、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云层运动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电荷的放电现象,与静电现象有关,故B错误;
C、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是由于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产生物体间的放电现象,与静电有关,故C错误;
D、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原因,与静电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二.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共5小题)
6.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
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正电荷D.可能带负电荷
【解答】解:
由图知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丙一定带同种电荷,已知丙带正电,则乙一定也带正电;图中甲、乙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甲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荷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荷
C.甲球带正电荷,乙球一定带负电荷
D.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可能不带电
【解答】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已知丙球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同种电荷,则丙球带正电;
由图知,甲球与丙球靠近时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知,甲球一定带正电;
甲球与乙球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乙球可能带负电;但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乙球可能不带电。
综合知,乙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如图甲是无风条件下铝箔气球的静止状态,图乙是用带正电的a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图丙是用b棒靠近气球时的情景,则( )
A.气球可能不带电B.气球带负电
C.b棒可能不带电D.b棒带正电
【解答】解:乙图中,a与气球是相互排斥的,a带正电,则气球带正电;气球与b相互靠近时,会吸引,则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C正确。
故选:C。
9.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橡胶棒相互吸引,则乙球(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解答】解: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说明甲、乙两个轻质小球带有同种电荷,橡胶棒带负电,甲球与带负电的玻橡胶棒相互吸引,则甲球带正电,乙球也带正电,故A正确。
故选:A。
10.有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带电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甲、乙带 同种 电荷,丙丁带 异种 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解答】解: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丙、丁相互吸引,说明丙、丁带异种电荷。
故答案为:同种;异种。
三.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共5小题)
11.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解答】解:
A、根据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故A正确;
B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其与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也带正电,故BD错误;
C、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显正电性,是由于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的缘故,故C错误。
故选:A。
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在这过程中( )
A.玻璃棒上的质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B.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C.金属箔上的质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金属箔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解答】解: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缺少电子;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来,金属箔片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故B错误,D正确;
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在此过程中转移的是电子,带正电的质子没有发生转移,故AC错误。
故选:D。
13.如图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验电器,其工作原理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金属球相接触,验电器的箔片张开。又取另一带电物体与金属球相接触,发现验电器箔片先合拢后张开,则另一带电物体一定带 负 电。
【解答】解:(1)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2)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验电器上的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验电器因为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荷,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如果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先合拢后张开,是因为这个带电小球上的负电荷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发生了中和现象,使得验电器有了多余的电子带负电荷,由于验电器的金属箔带同种电荷排斥而张开。
故答案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负。
14.如图所示,将一带电体接触带负电的验电器。
(1)若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是带 负 (选填“正“或“负“)电的。
(2)若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是带 正 (选填“正“或”负“)电的,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 多 (选填”多“或”少“)
【解答】解:
将一个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
(1)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的是同种电荷,所以带电体是带负电;
(2)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发生了中和现象后验电器又重新带上了异种电荷,所以带电体是带正电,并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多。
故答案为:(1)负;(2)正;多。
15.如图所示,A是检验物体是否 带电 的仪器叫验电器,它的工作原理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验电器此状态表明B物体 带电 (选填“带电”或“不带电”)。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仪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验电器;
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图示中两片金属箔张开,说明B物体是带电的。
故答案为: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静电现象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静电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静电现象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72静电现象同步练习备作业原卷板doc、72静电现象同步练习备作业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静电现象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72静电现象原卷版docx、72静电现象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