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 (新课标)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
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3 老人与海精练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3 老人与海精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导学号:39282009】
A.玉露凋伤枫树林 玉露:白露
B.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C.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认识
D.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回旋
【解析】 C项,省:曾经。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39282010】
A.丛菊两开他日泪
B.万里悲秋常作客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C项,百年:句中意思是晚年。
【答案】 C
3.名句默写。
【导学号:39282011】
(1)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4)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答案】 (1)丛菊两开他日泪 (2)塞上风云接地阴 (3)群山万壑赴荆门 (4)万里悲秋常作客
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和《登高》,完成4~6题。
4.《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导学号:39282012】
【答案】 诗人对王昭君寄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
5.《咏怀古迹(其三)》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有去与留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通过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6.《登高》中的“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全诗又是如何抒发这样的情怀的?
【答案】 “悲”指自然之悲象(秋)、人生之艰难(霜鬓)。自然之悲象体现在诗的前四句,人生之艰难体现在诗的后四句。“独”指诗人独知人生之悲怆,独自承担苦难的情怀。全诗用苍凉的色调,将风急、猿啸、鸟飞、叶落与滚滚江水描写成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再引出自己的悲苦、孤独的感伤情怀,全诗既流畅浑厚,又高歌激越。气势磅礴、情景交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历来被赞为七言律诗第一。(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8 咬文嚼字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指出下列加点字错误的注音并改正,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单元5 滕王阁序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指出下列加点字错误的注音并改正,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3 老人与海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改正下列加点字中错误的注音,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