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小升初数学试卷第1页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小升初数学试卷第2页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小升初数学试卷第3页
    还剩6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小升初数学试卷,共6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清题目,巧思妙算,用心思考,正确填写,,反复比较,正确选择,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26分)
    1.(4分)(2018•无锡)直接写出得数.
    5.8+5.7=
    0.23=
    9.51×0=
    9.51÷0.001=

    1

    5÷4×5=
    2.(12分)(2018•无锡)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7.5﹣0.27﹣4.73+2.5
    125×32×5
    ()
    16+(4.5﹣2.7)÷0.9
    ()
    33×0.29+6.7×2.9
    3.(4分)(2018•无锡)计算下面各题.
    1650﹣480÷16
    2.5×8÷2.5×8

    ()×35
    4.(6分)(2018•无锡)解方程或比例.
    12x﹣15=9

    :x=4: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写(4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1分)),
    5.(2分)(2018•无锡)2016年,北湖镇工农业总产值大约是2768000000元,这个数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
    6.(2分)(2018•无锡)5千克80克=   千克
    1时45分=   时
    3米9厘米=   厘米
    4.0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7.(2分)(2018•无锡)明明每天自己走路上学,大约要走1   ,用时约15   .
    8.(3分)(2018•无锡)2÷7=   :91   %(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9.(2分)(2018•无锡)20以内最大质数和最小质数的和是   .
    10.(2分)(2018•无锡)如果a=3b(a和b为非0自然数的)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1.(2分)(2018•无锡)一个长方体塑料盒,从里面量,长9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如果把棱长2分米的积木装进盒子,并使积木不外露,最多可以装   块.
    12.(2分)(2018•无锡)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比它的一个底角大15°,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顶角是   °.
    13.(2分)(2018•无锡)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   立方厘米;如果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厘米.
    14.(2分)(2018•无锡)有一列由三个数组成的数组(1,1,1),(2,4,8),(3,9,27)……第5个数组是(5,   ,   ),第n个数组是(n,   ,   )
    三、反复比较,正确选择(10分,每题2分)
    15.(2分)(2018•无锡)某校六年级一班一共有学生48人,该班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
    A.4:5 B.7:5 C.9:7 D.11:13
    16.(2分)(2018•无锡)是一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分母都加1,则分数值(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比较
    17.(2分)(2018•无锡)如图三幅图是在同样大的正方形中分别画出的图形,三幅图中的阴影面积相比较,结果是(  )

    A.①面积最小 B.②面积最大 C.③面积最大 D.同样大
    18.(2分)(2018•无锡)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9.(2分)(2018•无锡)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都增加10%,那么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增(  )
    A.20% B.21% C.22% D.100%
    四、操作题(10分)
    20.(6分)(2018•无锡)按要求画一画.
    (1)把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2)把梯形绕点O按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

    21.(4分)(2018•无锡)填一填,画一画.
    (1)方格纸上△ABC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以AC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部分,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五、解决实际问题(33分)
    22.(5分)(2018•无锡)如图中,半圆的半径是3厘米,中间是一个顶点在半圆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3.(5分)(2018•无锡)甲、乙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全长76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如果客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列方程解)
    24.(6分)(2018•无锡)如图是学校广播站每星期播出的各类节目统计图.
    (1)《每日新闻》和《自然奇观》播出时间的比是4:3,且这两个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占播出总时间的35%.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各占播出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2)《文艺欣赏》和《我爱阅读》每星期的播出时间相同,估计一下,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各占播出总时间的   %.如果其他节目的播出时间占播出总时间的5%,算一算,你估计得对吗?

    25.(5分)(2018•无锡)学校的沙坑是一个长方体,长9.8米,宽2.5米,深0.4米.如果耍在沙坑里埴满黄沙(每立方米黄沙重1.5吨)一共需要沙子多少吨?
    26.(6分)(2018•无锡)学校购买18张课桌和36把椅子,一共用去2880元.如果课桌的单价是椅子的3倍,课桌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27.(6分)(2018•无锡)某批发市场土豆的标价是20元/袋.为了促销,又规定了如下的优惠的条件:
    数量/袋
    1~30
    31~60
    61及以上
    折扣
    九五折
    九折
    八五折
    甲、乙两人都想购买土豆,甲有900元,乙有500元,他们两人最多各可以购买土豆多少袋?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26分)
    1.(4分)(2018•无锡)直接写出得数.
    5.8+5.7=
    0.23=
    9.51×0=
    9.51÷0.001=

    1

    5÷4×5=
    【考点】2F:分数乘法;2G:分数除法;2I: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J: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K:小数乘法;2L:小数除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421: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根据小数、分数加法、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1根据减法的性质计算,5÷4×5变形为(4)×(5×5)计算.
    【解答】解:
    5.8+5.7=11.5
    0.23=0.008
    9.51×0=0
    9.51÷0.001=9510

    10
    1
    5÷4×5
    【点评】考查了小数、分数加法、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12分)(2018•无锡)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7.5﹣0.27﹣4.73+2.5
    125×32×5
    ()
    16+(4.5﹣2.7)÷0.9
    ()
    33×0.29+6.7×2.9
    【考点】2B:整数四则混合运算;2D: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2I: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M: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21: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1)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2)把32 化成8×4,再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
    (3)先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再进行加减法计算;
    (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
    (5)把除以化成乘以36,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6)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解答】解:(1)17.5﹣0.27﹣4.73+2.5
    =17.5+2.5﹣0.27﹣4.73
    =(17.5+2.5)﹣(0.27+4.73)
    =20﹣5
    =15;

    (2)125×32×5
    =125×8×4×5
    =(125×8)×(4×5)
    =1000×20
    =20000;

    (3)()




    (4)16+(4.5﹣2.7)÷0.9
    =16+7.2÷0.9
    =16+8
    =24;

    (5)()
    =()×30
    363636
    =4+30﹣21
    =34﹣21
    =13;

    (6)33×0.29+6.7×2.9
    =33×0.29+67×0.29
    =(33+67)×0.29
    =100×0.29
    =29.
    【点评】此题是考查四则混合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4分)(2018•无锡)计算下面各题.
    1650﹣480÷16
    2.5×8÷2.5×8

    ()×35
    【考点】2B:整数四则混合运算;2D: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2I: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21: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先算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
    (4)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解答】解:(1)1650﹣480÷16
    =1650﹣30
    =1620

    (2)2.5×8÷2.5×8
    =20÷2.5×8
    =8×8
    =64

    (3)
    []



    (4)()×35
    =1×353535
    =35﹣10+21
    =46
    【点评】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适当利用运算定律简算.
    4.(6分)(2018•无锡)解方程或比例.
    12x﹣15=9

    :x=4:
    【考点】57: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32:简易方程.
    【分析】(1)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15,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12即可.
    (2)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然后两边再同时乘3即可.
    (3)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4即可.
    【解答】解:(1)12x﹣15=9
    12x﹣15+15=9+15
    12x=24
    12x÷12=24÷12
    x=2

    (2)
    x
    x
    x×33
    x

    (3):x=4:
    4x
    4x
    4x÷44
    x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写(4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1分)),
    5.(2分)(2018•无锡)2016年,北湖镇工农业总产值大约是2768000000元,这个数读作 二十七亿六千八百万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28亿 .
    【考点】15:整数的读法和写法;16: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7:综合填空题;411:整数的认识.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解答即可.
    【解答】解:27 6800 0000读作:二十七亿六千八百万;
    27 6800 0000≈28亿
    故答案为:二十七亿六千八百万;28亿.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和求近似数,注意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6.(2分)(2018•无锡)5千克80克= 5.08 千克
    1时45分= 1.75 时
    3米9厘米= 309 厘米
    4.05立方分米= 4050 立方厘米
    【考点】43: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48:质量的单位换算;4A:长度的单位换算;4E: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41:长度、面积、体积单位;442: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1)把80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0.08千克再加5千克.
    (2)把45分除以进率60化成0.75时再加1时.
    (3)把3米化成300厘米再加9厘米.
    (4)高级单位立方分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厘米乘进率1000.
    【解答】解:(1)5千克80克=5.08千克
    (2)1时45分=1.75时
    (3)3米9厘米=309厘米
    (4)4.05立方分米=405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5.08,1.75,309,4050.
    【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7.(2分)(2018•无锡)明明每天自己走路上学,大约要走1 千米 ,用时约15 分钟 .
    【考点】41: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7:综合填空题;442: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根据对1厘米、1分米、1米实际有多少长的认识及1秒、1分、1小时实际有多长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明明每天自己走路上学,大约要走1千米,用时约15分钟.
    【解答】解:明明每天自己走路上学,大约要走1 千米,用时约15 分钟.
    故答案为:千米,分钟.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8.(3分)(2018•无锡)2÷7= 26 :91 28.6 %(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63: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33:比和比例.
    【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7;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2÷7=2:7,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13就是26:91;2÷7≈0.286,把0.28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28.6%.
    【解答】解:2÷7=26:9128.6%.
    故答案为:26,,28.6.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9.(2分)(2018•无锡)20以内最大质数和最小质数的和是 21 .
    【考点】1Y:合数与质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13:数的整除.
    【分析】根据质数的含义,质数又叫作素数,是指除了本身和1之外,没有其它因数的数,即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那么在20以内,最小的质数是2,最大的质数是19,把这两个数相加即可.
    【解答】解:在20以内,最小的质数是2,最大的质数是19,
    19+2=21
    答:20以内最大质数和最小质数的和是21.
    故答案为:2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质数的含义和20以内的质数;要数量掌握.
    10.(2分)(2018•无锡)如果a=3b(a和b为非0自然数的)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b ,最小公倍数是 a .
    【考点】1W: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1X: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倍数关系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由a=3b(a和b为非0自然数的)可知a和b是倍数关系,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a=3b(a和b为非0自然数的)可知:a和b是倍数关系,a是较大数,b是较小数,
    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b,最小公倍数是 a;
    故答案为:b,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倍数关系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1.(2分)(2018•无锡)一个长方体塑料盒,从里面量,长9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如果把棱长2分米的积木装进盒子,并使积木不外露,最多可以装 32 块.
    【考点】8S: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AC: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7:综合填空题;462: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以长为边,最多能装9÷2=4(块)…1分米,以宽为边,最多能装6÷2=3(块),以高为边,最多能装5÷2=2(块)…1分米,再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解答即可.
    【解答】解:9÷2=4(块)…1(分米)
    6÷2=3(块)
    5÷2=(块)个…1(分米)
    4×3×2
    =12×2
    =24(块)
    答:最多可以装32块
    【点评】此类问题,先求出每条棱长上最多能装下的积木的个数,再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计算出最多能装下的块数.
    12.(2分)(2018•无锡)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比它的一个底角大15°,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55 °,顶角是 70 °.
    【考点】8E:三角形的内角和;8O: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7:综合填空题;461: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由题意可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x度,则顶角就是(x+15)度,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x度,则顶角就是(x+15)度,
    x+x+x+15=180
    3x=165
    x=55
    55+15=70(度)
    答: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5°,顶角是70°.
    故答案为:55,70.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运用.
    13.(2分)(2018•无锡)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 54 立方厘米;如果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6 厘米.
    【考点】AD: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AE:圆锥的体积.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62: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所以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圆锥的体积除以即可;可利用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圆柱体的体积:1854(立方厘米)
    圆柱的高为:54÷9=6(厘米)
    答:圆柱体积是54立方厘米,它的高是6厘米.
    故答案为:54,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圆柱体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应用.
    14.(2分)(2018•无锡)有一列由三个数组成的数组(1,1,1),(2,4,8),(3,9,27)……第5个数组是(5, 25 , 125 ),第n个数组是(n, n2 , n3 )
    【考点】72:数列中的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24:探索数的规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组数据的规律为:第n组数为(n,n2,n3),所以,第5个数为:(5,25,125),第n个数为:(n,n2,n3).
    【解答】解:根据规律,这组数为:
    (1,1,1)
    (2,4,8)
    (3,9,27)
    ……
    (5,25,125)
    第n个数为:(n,n2,n3).
    故答案为:25;125;n2;n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列中的规律,关键根据所给数据,找出这组数的规律,并用规律做题.
    三、反复比较,正确选择(10分,每题2分)
    15.(2分)(2018•无锡)某校六年级一班一共有学生48人,该班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
    A.4:5 B.7:5 C.9:7 D.11:13
    【考点】61:比的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33:比和比例.
    【分析】把每个选项中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加在一起,求出总份数,不能整除48,即为不可能的.
    【解答】解:选项A、4+5=9,不能整除48,所以不可能;
    选项B、5+7=12,能整除48,所以可能;
    选项C、9+7=16,能整除48,所以可能;
    选项D、11+13=24,能整除48,所以可能;
    故选:A.
    【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应用.把男、女生人数的比看作这个班学生分成的份数之比,一个班的人数分成的份数只能是整数,不能是小数或分数.
    16.(2分)(2018•无锡)是一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分母都加1,则分数值(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比较
    【考点】51:用字母表示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可以采用举例验证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如真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加1就是,
    因为,,
    所以;
    又如真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加上1就是,
    因为,,
    所以;
    由此可断定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增加1,这个分数值将变大;
    故选:A.
    【点评】此题可采用举例进行验证的方法解答,举例子说明验证命题的真伪,也是常用的方法.
    17.(2分)(2018•无锡)如图三幅图是在同样大的正方形中分别画出的图形,三幅图中的阴影面积相比较,结果是(  )

    A.①面积最小 B.②面积最大 C.③面积最大 D.同样大
    【考点】AK:面积及面积的大小比较.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61: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三幅图,正方形的面积一样大.
    图(1)中,阴影的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的面积,而4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的面积,就是一个圆的面积.
    (2)阴影的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减去2个半圆的面积.2个半圆的面积就是一个圆的面积.
    (3)阴影的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减去1个圆的面积.
    所以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
    【解答】解:由分析可得:
    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所以这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同样大.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及大小比较.
    18.(2分)(2018•无锡)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考点】DB:单式折线统计图.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72: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分析】由题意可知: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每吨价格为2.5元;即6吨以内,每吨水的单价变化不大,然后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单价变化相对来说幅度变大;据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知: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面3幅图中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C;
    故选:C.
    【点评】此题应根据单价和用水吨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19.(2分)(2018•无锡)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都增加10%,那么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增(  )
    A.20% B.21% C.22% D.100%
    【考点】A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首先分别把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看作单位“1”,增加后的底是原来的(1+10%),增加后的高是原来的(1+10%),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再把平行四边形原来的面积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1+10%)×(1+10%)﹣1×1]÷(1×1)
    =[1.1×1.1﹣1]÷1
    =[1.21﹣1]÷1
    =0.21÷1
    =0.21
    =21%.
    答: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增21%.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重点是熟记公式,关键是确定单位“1”.
    四、操作题(10分)
    20.(6分)(2018•无锡)按要求画一画.
    (1)把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2)把梯形绕点O按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

    【考点】9E:画指定面积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9I: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B7: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3:作图题.
    【分析】(1)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把这个长形的长、宽均扩大到原来的3倍所得到的长方形就是原长方形按3:1放大后的图形.
    (2)根据旋转的特征,梯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只要画的平行四边形底、高之积为6即可,如可画底为3厘米,高为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就是6平方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2”,只要画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或等高),高(或底)为平行四边形的2倍,其面积就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解答】解:(1)把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图中红色部分);
    (2)把梯形绕点O按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图中绿色部分);
    (3)画一个三角形(图中黄色部分)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图中蓝色部分),使它们的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

    【点评】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大小变了,形状不变;图形旋转注意四要素:即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根据面积画平面图形的关键是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相关线段的长度.
    21.(4分)(2018•无锡)填一填,画一画.
    (1)方格纸上△ABC的面积是 9.5 平方厘米.
    (2)以AC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部分,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考点】9C:作轴对称图形;9E:画指定面积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3:作图题.
    【分析】(1)把三角形ABC转化成规则三角形的面积的差,再进行计算.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图形的关键对称点,顺次连结即可.
    【解答】解:(1)如图,

    延长AB到D,延长AC到E,连接DE、作CF垂直于DE交DE与F,连接BF,则
    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DE的面积﹣三角形BDF的面积﹣三角形BFC的面积﹣三角形FEC的面积
    把数代入计算,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
    6×4÷2﹣1×4÷2﹣1×1÷2
    =12﹣2﹣0.5
    =9.5(平方厘米)
    答:方格纸中三角形ABC的面积为9.5平方厘米.
    (2)三角形ABC关于A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如图:

    故答案为:9.5.
    【点评】此题是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及作轴对称图形,关键是确定对称点(对应点)的位置.
    五、解决实际问题(33分)
    22.(5分)(2018•无锡)如图中,半圆的半径是3厘米,中间是一个顶点在半圆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考点】OJ:圆与组合图形.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61: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半圆的面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3.14×32÷2﹣3×2×3÷2
    =14.13﹣9
    =5.13(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13平方厘米.
    【点评】本题属于求组合图形面积的问题,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明确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构成的,然后看是求几种图形的面积和还是求面积差,然后根据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23.(5分)(2018•无锡)甲、乙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全长76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如果客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列方程解)
    【考点】3F: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应用题;45B:列方程解应用题.
    【分析】设货车的速度每小时x千米,客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则两车每小时共行(110+x)千米,又两车经过4小时相遇,全程是760千米,根据乘法的意义可得方程:(110+x)×4=760.解此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货车的速度每小时x千米,可得方程:
    (110+x)×4=760
    110+x=190
    x=80
    答: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
    【点评】本题体现了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全程.
    24.(6分)(2018•无锡)如图是学校广播站每星期播出的各类节目统计图.
    (1)《每日新闻》和《自然奇观》播出时间的比是4:3,且这两个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占播出总时间的35%.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各占播出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2)《文艺欣赏》和《我爱阅读》每星期的播出时间相同,估计一下,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各占播出总时间的 30 %.如果其他节目的播出时间占播出总时间的5%,算一算,你估计得对吗?

    【考点】DD:扇形统计图.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72: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分析】(1)《每日新闻》和《自然奇观》播出时间的比是4:3,这两个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占播出总时间的35%,那么《每日新闻》播出时间就是35%的,同理可以得出《自然奇观》播出时间占35%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各占播出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2)《文艺欣赏》和《我爱阅读》每星期的播出时间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大约都是120°,所以它们播出时间大约各占总时间的30%,把它们加起来再加上35%、5%求出一共占总时间的百分之几,再与100%进行比较,从而得解.
    【解答】解:(1)35%
    =35%
    =20%
    35%
    =35%
    =15%
    答:《每日新闻》播出时间占播出总时间的20%,《自然奇观》播出时间占播出总时间的15%.

    (2)《文艺欣赏》和《我爱阅读》每星期的播出时间相同,估计一下,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各占播出总时间的 30%.
    如果其他节目的播出时间占播出总时间的5%,则:
    30%+30%+35%+5%=100%
    即这5个节目播出的时间正好是总时间,所以估算的正确.
    故答案为:3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计算解答即可.
    25.(5分)(2018•无锡)学校的沙坑是一个长方体,长9.8米,宽2.5米,深0.4米.如果耍在沙坑里埴满黄沙(每立方米黄沙重1.5吨)一共需要沙子多少吨?
    【考点】AC: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62: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首先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沙的体积,然后用沙的体积乘每立方米沙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9.8×2.5×0.4×1.5
    =9.8×1.5
    =14.7(吨)
    答:一共需要沙子14.7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容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6.(6分)(2018•无锡)学校购买18张课桌和36把椅子,一共用去2880元.如果课桌的单价是椅子的3倍,课桌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考点】3R: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51: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根据题意,设一把椅子x元,则一张桌子3x元,有关系式:18张桌子的价钱+36把椅子的价钱=2880元,列方程为:18×3x+36x=2880,解方程即可求出椅子单价,然后求桌子单价即可.
    【解答】解:设一把椅子x元,则一张桌子3x元,则
    18×3x+36x=2880
    90x=2880
    x=32
    32×3=96(元)
    答:桌子的单价为96元,椅子的单价为32元.
    【点评】本题主要运用方程解决问题,关键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式.
    27.(6分)(2018•无锡)某批发市场土豆的标价是20元/袋.为了促销,又规定了如下的优惠的条件:
    数量/袋
    1~30
    31~60
    61及以上
    折扣
    九五折
    九折
    八五折
    甲、乙两人都想购买土豆,甲有900元,乙有500元,他们两人最多各可以购买土豆多少袋?
    【考点】LA:利润和利息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6:压轴题.
    【分析】甲、乙两人的总钱数是:900+500=1400(元),如果两人合在一起购买,按第三种优惠方式购买就比较便宜,能够购买的数量是:1400÷(20×0.85)≈82(袋),然后按900:500=9:5的比例分配商品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900+500=1400(元),
    1400÷(20×0.85)
    =1400÷17
    ≈82(袋),
    900:500=9:5
    甲:82÷(9+5)×9
    =82÷14×9
    ≈53(袋).
    乙:82﹣53=29(袋),
    答:甲最多可以买53袋,乙最多可以买29袋.
    【点评】本题是优化购物问题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综合应用,关键是结合实际情况,两人先合在一起购买,然后按钱数的比例分配商品.

    考点卡片
    1.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知识点解释】
    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下面各数中,读两个零的数是(  )
    A、606000 B、6060000 C、6060606 D、6060600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个选项中的数,然后分析选择.
    解:A、606000读作:六十万六千,一个零也不读出;
    B、6060000读作:六百零六万,读出一个零;
    C、6060606读作:六百零六万零六百零六,读出三个零;
    D、6060600读作:六百零六万零六百,读出两个零;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注意零的读法.
    2.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知识点归纳】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四川雅安地震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据不完全统计总额达1058181200元,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105818.12 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11亿 .
    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解:1058181200=105818.12万≈11亿.
    故答案为:105818.12;11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3.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知识点归纳】
    方法:1.分别分解各个数的质因数,然后比较出公共的质因数相乘.
    2.用短除法,写短除算式,道理与第一种方法相似,只是找公共因数的过程与除法过程合并了.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如果A是B的,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B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A .
    分析: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由题目条件可以得知:A是B的,也就是B是A的5倍,由此可以解决.
    解:因为A和B是倍数关系,所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较小的那个数A,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B,
    故答案为:B;A.
    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成倍数关系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2:甲=2×2×2×3,乙=2×2×3×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12 ,最小公倍数 120 .
    分析:根据甲=2×2×2×3,乙=2×2×3×5,可知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是2、2、3,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了公有质因数外,甲数独有的质因数为2,乙数独有的质因数为5,那么公有质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进行解答.
    解:甲=2×2×2×3;
    乙=2×2×3×5;
    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2×2×3×2×5=120;
    故答案为:12,1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公有质因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知识点归纳】
    方法:(1)分解质因数法:先把这几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把它们一切公有的质因数和其中几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以及每个数的独有的质因数全部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公式法.由于两个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积.即(a,b)×[a,b]=a×b.所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先求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用上述公式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育才小学六(1)班同学做广播操,体育委员在前面领操,其他学生排成每行12人或每行16人都正好是整行,这个班至少有学生 49 人.
    分析:要求这个班至少有学生多少人,即求12与16的最小公倍数再加1即可,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把12和16进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解:12=2×2×3,
    16=2×2×2×2,
    则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2×2×2×2×3=48,
    48+1=49(人);
    答:这班至少有学生49人;
    故答案为:4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

    例2:A和B都是自然数,分解质因数A=2×5×C;B=3×5×C.如果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60,那么C= 2 .
    分析:利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几个数的公有因数与独有因数的连乘积;由此可以解决问题.
    解:分解质因数A=2×5×C,
    B=3×5×C,
    所以2×3×5×C=60,则C=2.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灵活应用.
    5.合数与质数
    【知识点解释】
    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的数整除的数.“0”“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素数)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判断对错)
    分析: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自然数为质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为奇数,也就是说,奇数除了没有因数2外,可以有其他因数,如9、15等.
    解:根据质数和奇数的定义,“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混淆了质数和奇数的定义.

    例2:已知a×b+3=x,其中a、b均为小于1000的质数,x是奇数,那么x的最大值是 1997 .
    分析:x是奇数,因为偶数+奇数=奇数,3为奇数,所以,a×b定为偶数,则a、b必有一个为最小的质数2,小于1000的最大的质数为997,所以x的最大值为2×997+3=1997.
    解:x是奇数,a×b一 定为偶数,
    则a、b必有一个为最小的质数2,
    小于1000的最大的质数为997,
    所以x的最大值为2×997+3=1997.
    故答案为:1997.
    点评:在自然数中,注意特殊的数2既为偶数,同时也为质数.
    6.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知识点归纳】
    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中,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商.
    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方法点拨:
    运算的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选择(  )
    A、72﹣4×6÷3 B、(72﹣4)×6÷3 C、(72﹣4×6)÷3
    分析:72﹣4×6÷3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要把减法提到第一步,需要只给减法加上小括号.
    解: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为:(72﹣4)×6÷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看清楚运算顺序,是把哪一种运算提前计算,在由此求解.

    例2:由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  )
    A、100﹣62+56÷7; B、100﹣(56÷7+62); C、不能组成
    分析:由于56÷7=8,8+62=70,则将两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为56÷7+62=70,又100﹣70=30,则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将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100﹣(56÷7+62).
    解: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
    将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100﹣(56÷7+6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分式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的能力.
    7.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知识点归纳】
    1、加法运算: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如a+b=b+a
    ②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如:a+b+c=a+(b+c)
    2、乘法运算: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a×b=b×a.
    ②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如a×b×c=a×(b×c)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拆开来算,积不变.如a×(b+c)=ab+ac
    ④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的积加它本身乘另一个数的积,可以把另外两个数加起来再乘这个数.如ac+bc
    =(a+b)×c
    3、除法运算:
    ①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如a÷b÷c=a÷(b×c)
    ②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如a÷b=(an)÷(bn)=(a÷n)÷(b÷n) (n≠0 b≠0)
    4、减法运算:
    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如a﹣b﹣c=a﹣(b+c)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的和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 c=ac+ac.据此可知,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解: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可知,
    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选:C.
    点评:本题利用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例2:125×25×32=(125×8)×(25×4),这里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分析:在125×25×32=(125×8)×(25×4)中,是把32看作8×4,然后用乘法交换律变成125×8×25×4,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即(125×8)×(25×4).
    解:125×25×32=(125×8)×(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选:C.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8.分数乘法
    【知识点归纳】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分数乘法法则:
    (1)分数乘以整数或整数乘以分数:由于任何整数都可以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分数乘以整数或整数乘以分数,都可以转化成分数乘以分数的形式.因此,在计算中,是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不变.在乘的过程中,如果有可以约分的数,可以先约分,这样,可以使计算的数字缩小,从而使计算变得简便.
    (2)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为了使计算简便,在计算的过程中,能够约分的,要约分.
    (3)带分数乘法: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结果是假分数时,要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交换律:两个分数相乘,交换分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结合律:三个分数相乘,先把前两个分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分数,或者先把后两个分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分数,它们的积不变.
    (3)乘法分配律:两个分数的和与一个分数相乘所得的积,等于每一个加数分别与这个分数相乘所得的积的和.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那么甲数(  )乙数.(甲数乙数不为0)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分析: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首先把甲数看作‘单位1’乙数是甲数的.
    解:把甲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乙数就相当于甲数的.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大小的比较.

    例2:一个数乘分数的积一定比原来这个数小. × .(判断对错)
    分析: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1)当这个数为零时,积总为零.(2)假分数≥1,当分数为假分数时,积≥这个数.真分数<1,只有当个分数为真分数时,且是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以这个真分数,积才一定比原来这个数小.
    解答:解:只有当个分数为真分数时,且是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以这个真分数,积才一定比原来这个数小.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从这个数是否为零、真分数、假分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9.分数除法
    【知识点归纳】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分数除法法则:
    (1)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3)带分数除法:在分数除法中,如果出现带分数时,不论这个带分数是被除数还是除数,都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按照分数除以分数的法则计算.
    分数除法的运算性质:与整数除法的运算性质相同
    (1)一个数除以几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每个因数.
    (2)两个数的积除以一个数,等于用除数先除积的任意一个因数,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
    (3)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等于这个数先乘以商中的除数,再除以商中的被除数;或者用这个数先除以商中的被除数,再乘以商中的除数.
    (4)两个数的商除以一个数,等于商中的被除数先除以这个数,再除以原来商中的除数.
    (5)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等于用除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把所得的商加起来.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甲数的是18,乙数的是18,甲数(  )乙数.
    分析:甲数的是18用除法求出甲数,乙数的是18用除法求出乙数;然后比较大小.
    解:18,
    =18,
    =27;
    18,
    =18,
    =24;
    27>24;
    所以甲数>乙数;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基本的分数除法的运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例2:一个数(0除外)除以,这个数就(  )
    A、扩大6倍 B、增加6倍 C、缩小6倍
    分析: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由此解决.
    解:设这个数为a,则:
    a6a,a不为0,6a就相当于把a扩大了6倍.
    故选:A.
    点评:本题运用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来求解,注意扩大6倍和增加6倍的区别.
    10.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知识点归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致,先算括号内的数(按照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同一括号内或括号外的数,要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是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繁分数:在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里,至少有一个又含有分数,这种形式的分数,叫做繁分数.
    繁分数中,把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分开的那条分数线,叫做繁分数的主分数线(也叫主分线),主分线比其他分数线要长一些.
    繁分数的化简:
    ①先找出中主分线,确定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然后,这两部分分别进行计算,每部分的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最后,改成“分子部分÷分母部分”的形式,再求出结果.
    ②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繁分数的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个倍数必须是分子部分与分母部分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去掉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的分母,然后,通过计算,化为最简分数或整数.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比的少的数是(  )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得出的是:; 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先求这个数占一个数的几分之几:1,最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1).
    解:()×(1),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把一个数看作“1”,用乘法来解答.

    例2:下面各题.

    ②7[1(4)]=
    分析: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解:①,

    2,
    =2;

    ②7[1(4)],
    =7[1],
    =7,
    =2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1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点归纳】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一样,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小数加法的法则:小数加法的法则与整数加法的法则一样,也是相同的数位对齐.由于小数中有小数点,因此,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的位数就必然对齐了.
    步骤:①把各个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加起,满十进一;③和(计算结果)的小数点要与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小数减法的法则:小数点对齐,相同位数对齐.
    步骤:①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减起,不够减时,借一当十;③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计算小数加减时,要(  )对齐.
    A、首位 B、末尾 C、小数点
    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据此直接选择.
    解: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可知:
    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掌握和应用.

    例2:小丽在计算3.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的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5,正确的得数应是 9.38 .
    分析:根据题意,用4.25减3.68得出的数,化成一位小数,再按照小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
    解:根据题意可得:
    4.25﹣3.68=0.57,那么这个一位小数就是:0.57×10=5.7;
    正确的结果是:3.68+5.7=9.38.
    故答案为:9.38.
    点评:根据题意,先求出错误的另一个加数,化成一位小数,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2.小数乘法
    【知识点归纳】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就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小数乘法法则:先把被乘数和乘数都看做整数,按照整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求出整数乘法的积,然后,再看被乘数和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要把它去掉.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40.5×0.56=(  )×56.
    A、40.5 B、4.05 C、0.405 D、0.0405
    分析:两个小数相乘,其中一个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要使积不变,则另一个小数的小数点要向右移动相同的数位.
    解:40.5×0.56=0.405×56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在小数乘法中小数点位置的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

    例2:昙花的寿命最少保持能4小时,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约(  )左右.
    分析:根据题意,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也就是4小时的0.02倍,可以先求出小麦开花的时间,再进行估算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得:
    小麦开花的时间是:4×0.02=0.08(小时),
    0.08小时=4.8分钟≈5分钟.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乘法的估算,根据题意求解后,要根据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估算,要注意单位不同时,化成相同的单位.
    13.小数除法
    【知识点归纳】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法则与整数除法的法则基本相同,注意两点:
    ①当除数是整数时,可以直接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就在余数的右边补上0,再继续除.商的整数部分或小数部分哪一位不够1时,要写上0,补足位数.如果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商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商.
    ②当除数是小数时,要根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再看原来的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如果位数不够,要添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0.47÷0.4,商是1.1,余数是(  )
    A、3 B、0.3 C、0.03
    分析:根据有余数的除法可知,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那么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得:
    余数是:0.47﹣1.1×0.4=0.47﹣0.44=0.03.
    故选:C.
    点评: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同样适用于小数的除法.

    例2:2.5÷100与2.5×0.01的计算结果比较.(  )
    A、商较大 B、积较大 C、一样大
    分析:根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商与积,再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2.5÷100=0.025,2.5×0.01=0.025,
    所以,2.5÷100=2.5×0.01.
    故选:C.
    点评:求出各自的商与积,再根据题意解答.
    14.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知识点归纳】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然后,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递等式计算:
    ①0.11×1.8+8.2×0.11
    ②0.8×(3.2﹣2.99÷2.3)
    ③5.4÷(3.94+0.86)×0.8
    ④(8.1﹣5.4)÷3.6+85.7.
    分析:①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可把原式变成(1.8+8.2)×0.11;
    ②④题,注意运算顺序即可;
    ③题,在计算5.4÷4.8×0.8时,利用除法的性质,变为5.4÷(4.8÷0.8),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解:①0.11×1.8+8.2×0.11,
    =(1.8+8.2)×0.11,
    =10×0.11,
    =1.1;
    ②0.8×(3.2﹣2.99÷2.3),
    =0.8×(3.2﹣1.3),
    =0.8×1.9,
    =1.52;
    ③5.4÷(3.94+0.86)×0.8,
    =5.4÷4.8×0.8,
    =5.4÷(4.8÷0.8),
    =5.4÷6,
    =0.9;
    ④(8.1﹣5.4)÷3.6+85.7,
    =2.7÷3.6+85.7,
    =0.75+85.7,
    =86.45.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的计算能力,以及灵活巧算的能力.如:a÷b×c=a÷(b÷c).
    15.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
    【知识点归纳】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②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③列方程,解方程.
    ④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①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的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的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②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元旦期间,合益商场搞优惠活动,买一箱牛奶送一盒,五(1)班一共52人,如果买4箱,正好每人一盒,每箱牛奶有 12 盒.
    分析:观察题干,分析数量关系,如果设每箱牛奶有x盒,则买的加送的牛奶盒数为4x+4,正好等于人数,则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设每箱牛奶有x盒,
    4x+4=52,
    4x=52﹣4,
    x=48÷4,
    x=12.
    答:每箱牛奶有12盒.
    故答案为:12.
    点评:观察题干,分析数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即可.

    例2:同学们植树,一班比二班多植63棵,一班42人,平均每人植8棵,二班39人,平均每人植多少棵?(用方程解答)
    分析:根据题意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一班植树的棵树﹣二班植树的棵数=一班比二班多植的63棵,已知一班的人数和平均每人植的棵数,二班的人数,所以设二班平均每人植x棵,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设二班平均每人植x棵,由题意得,
    42×8﹣39x=63,
    39x=336﹣63,
    39x=273,
    x=7.
    答:二班平均每人植7棵.
    点评:此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基本数量关系,设未知数为x,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
    16.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
    【知识点归纳】
    定义:用一种量(或一种量的一部分)来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种量(或另一种量的一部分).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狭义的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已知:△+△+△=☆,☆+☆+☆=□+□,那么△:□是(  )
    A、2:9 B、1:6 C、9:2 D、3:2 E、1:3
    分析:由题意“三个△等于一个☆”知9个△等于3个☆,又因为“3个☆等于2个□,根据等量代换:9个△等于2个□,从而找出△与□的比.
    解:因为△+△+△=☆,
    所以☆+☆+☆=△+△+△+△+△+△+△+△+△=3×3=9个△,
    又因为☆+☆+☆=□+□,
    所以9个△=2个□,
    所以△:□=2:9.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是根据3个△等于1个☆进行等量代换,找出△与□个数的比.

    例2:粮店有大米20袋,面粉50袋,共重225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分析:根据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所以面粉50袋的重量和25袋大米的重量相等,所以20袋大米+25袋大米=2250千克,45袋大米的重量=2250千克,所以一袋大米的重量=50千克,据此解答即可.
    解:因为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
    所以面粉50袋的重量和25袋大米的重量相等,
    所以20袋大米+25袋大米=2250千克,
    45袋大米的重量=2250千克,
    所以一袋大米的重量=50千克.
    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等量代换,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得出45袋大米的重量=2250千克,进而求出一袋大米的重量.
    17.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知识点归纳】
    货币单位: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
    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1日=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年=12月.
    长度单位: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地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公亩.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亩=100平方米,1公顷=100公亩=10000平方米.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升、毫升.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公斤)、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一般的,货币、长度相邻两个单位进率是10,体积、容积、质量相邻两个单位进率是1000,面积、地积相邻两个单位是100,时间中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进率是60.
    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根据生活经验,对每种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即可做出选择.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一台电脑显示器的占地面积是9 C ,占据的空间是27 B .
    A.平方厘米 B.立方分米 C.平方分米 D.立方厘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一台电脑显示器的占地面积应用“平方分米”做单位;计量占据的空间应用“立方分米”做单位.
    解:一台电脑显示器的占地面积是9平方分米,
    占据的空间是27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C、B.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8.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知识点归纳】
    两个日期或时刻之间的间隔叫时间.
    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进率是60,
    1小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3.3小时是(  )
    A、3小时30分 B、3小时18分 C、3小时3分
    分析:1小时=60分,据此即可求解.
    解:3.3小时=3+0.3小时,
    0.3×60=18(分),
    所以3.3小时=3小时18分;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例2:三个人在同一段路上赛跑,甲用0.2分,乙用分,丙用13秒.(  )的速度最快.
    A、甲 B、乙 C、丙
    分析:先把时间都换算成秒数,再比较谁最快,因为路程相等,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最快.
    解:甲的时间是:0.2分=12秒,
    乙的时间是:分=14秒,
    丙的时间是:13秒,
    在12秒、14秒、13秒三个时间中,12秒最少,即甲的速度最快.
    故选:A.
    点评:此题关键是把时间统一单位,明确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最少的是速度最快的.
    19.质量的单位换算
    【知识点归纳】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1千克=1000克,
    1公斤=1000克=2斤,
    1斤=500克.
    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1千克的沙子与1000克的棉花相比(  )
    A、一样重 B、沙子重 C、棉花重
    分析:把1千克换算成用克作单位的数,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得:
    1×1000=1000;
    1千克=1000克;
    所以,1千克的沙子与1000克的棉花一样重.
    故选:A.
    点评:单位不同,先换成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然后进一步解答即可.

    例2:2.05千克= 2 千克 50 克= 2050 克.
    分析:把2.05千克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2就是千克数,再把0.05千克化成克数,用0.05乘进率1000;
    把2.05千克化成克数,用2.05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
    解:0.05×1000=50(克),
    2.05千克=2千克50克;
    2.05×1000=2050(克),
    2.05千克=2050克;
    故答案为:2,50,2050.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20.长度的单位换算
    【知识点归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和3.6千米相等的是(  )
    A、360米 B、3600米 C、3千米6米
    分析:根据题意,先把3.6千米换算成用米作单位的数,然后再进行解答即可.
    解:3.6×1000=3600;
    所以,3.6千米=3600米;
    故选:B.
    点评: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例2:用“米”作单位计算,“8米6厘米十5米60厘米”的正确算式是(  )
    A、8.6+5.6 B、8.06+5.06 C、8.06+5.6
    分析:此题应先把复名数换算成单名数,再进行计算:
    (1)把8米6厘米换算成米数,先把6厘米换算成米数,用6除以进率100,得数再加上8即可;
    (2)把5米60厘米换算成米数,先把60厘米换算成米数,用60除以进率100,得数再加上5即可,据此即可做出正确选择.
    解:因为8米6厘米=8.06米,
    5米60厘米=5.6米,
    所以8米6厘米十5米60厘米=8.06+5.6(米);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21.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
    【知识点归纳】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3升+200毫升=(  )毫升.
    A、2003 B、320 C、3200
    分析:把3升200毫升换算为毫升,先把3升换算为毫升,用3乘进率1000,然后加上200;据此解答.
    解:3升+200毫升=3200毫升;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

    例2:750毫升= 0.75 升
    7.65立方米= 7650 立方分米
    8.09立方分米= 8 升 90 毫升.
    分析:(1)把750毫升换算成升数,用750除以进率1000得0.75升;
    (2)把7.65立方米换算成立方分米数,用7.65乘进率1000得7650立方分米;
    (3)把8.09立方分米换算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就是8立方分米,也就是8升,把0.09立方分米换算成毫升数,用0.09乘进率1000得90毫升.
    解:(1)750毫升=0.75升;
    (2)7.65立方米=7650立方分米;
    (3)8.09立方分米=8升90毫升.
    故答案为:0.75,7650,8,90.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22.用字母表示数
    【知识点归纳】
    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也可以表示特定意义的公式,还可以表示符合条件的某一个数,甚至可以表示具有某些规律的数,总之字母可以简明地将数量关系表示出来.比如:t可以表示时间.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有助于概念的本质特征,能使数量的关系变得更加简明,更具有普遍意义.使思维过程简化,易于形成概念系统.
    注意:
    1.用字母表示数时,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点)表示.
    2.字母和数字相乘时,省略乘号,并把数字放到字母前;“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3.出现除式时,用分数表示.
    4.结果含加减运算的,单位前加“(  )”.
    5.系数是带分数时,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例如: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命题方向】
    命题方向:
    例:甲数为x,乙数是甲数的3倍多6,求乙数的算式是(  )
    A、x÷3+6 B、(x+6)÷3 C、(x﹣6)÷3 D、3x+6
    分析:由题意得:乙数=甲数×3+6,代数计算即可.
    解:乙数为:3x+6.
    故选:D.
    点评:做这类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时,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未知的数用字母正确的表示出来,然后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2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知识点归纳】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  )
    A、方程 B、解方程 C、方程的解 D、方程的得数
    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意义进行选择即可.
    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方程的解的意义.

    例2:x=4是方程(  )的解.
    A、8x÷2=16 B、20x﹣4=16 C、5x﹣0.05×40=0 D、5x﹣2x=18
    分析: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这个方程的解,把x=4代入下列方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即可选择.
    解:A、把x=4代入方程:左边=8×4÷2=16,右边=16;左边=右边,所以x=4是这个方程的解;
    B、把x=4代入方程:左边=20×4﹣4=76,右边=16;左边≠右边,所以x=4不是这个方程的解;
    C、把x=4代入方程:左边=5×4﹣0.05×40=20﹣2=18,右边=0;左边≠右边,所以x=4不是这个方程的解;
    D、把x=4代入方程:左边=5×4﹣2×4=12,右边=18;左边≠右边,所以x=4不是这个方程的解;
    故选:A.
    点评:将x的值代入方程中进行检验,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24.比的意义
    【知识点归纳】
    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A、1:4 B、5:7 C、5:4 D、4:5
    分析: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由此即可求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的比,据此选择即可.
    解:(1):1,
    :1,
    =5:4;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求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进而根据比的意义解答即可.

    例1: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丙数的,甲、乙、丙三数的比是(  )
    A、4:5:8 B、4:5:6 C、8:12:15 D、12:8:15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设甲数是2x,乙数是3x,则丙数就是3xx,由此即可写出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x:3x:x,根据比的性质,即可得出最简比.
    解:设甲数是2x,乙数是3x,则丙数就是3xx,
    所以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x:3x:x=8:12:15,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意义,关键是根据甲乙丙的关系,分别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这三个数,再利用比的性质化简比.
    25.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知识点归纳】
    1.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除法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除法中的商.

    2.区别:比是一种关系,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6÷ 20 = 8 :10= 80 %= 八 成.
    分析:根据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即可得答案.
    解:4÷5=16÷20,
    4:5=8:10,
    0.8=80%=八成,
    故答案为:16÷20=8:10=80%=八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商不变的规律、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
    26.数列中的规律
    【知识点归纳】
    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1)规律蕴涵在相邻两数的差或倍数中.
    例如:1,2,3,4,5,6…相邻的差都为1;
    1,2,4,8,16,32…相邻的两数为2倍关系.
    (2)前后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位找关系,便于找到规律.
    例如:1,0,0,1,1,0,0,1…从左到右,每四项为一组;
    1,2,3,5,8,13,21…规律为,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
    (3)需将数列本身分解,通过对比,发现规律.
    例如,12,15,17,30,22,45,27,60…在这里,第1,3,5…项依次相差5,第2,4,6…项依次相差15.
    (4)相邻两数的关系中隐含着规律.
    例如,18,20,24,30,38,48,60…相邻两数依次差2,4,6,8,10,12…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一列数1,2,2,3,3,3,4,4,4,4,….中的第35个数为(  )
    A、6 B、7 C、8 D、无答案
    分析:从这组数可以得出规律,当数为n时,则共有n个n,所以第35个数为n,则1+2+3+…+n﹣1<35<1+2+3+…+n,可以求出n
    解:根据规律,设第35个数为n,则1+2+3+…+n﹣1<35<1+2+3+…+n,
    所以35;
    所以n=8.
    故选:C.
    点评: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是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例2:一对成熟的兔子每月繁殖一对小兔子,而每对小兔子一个月后就变成一对成熟的兔子.那么,从一对刚出生的兔子开始,一年后可变成 144 对兔子.
    分析:从第二个月起,每个月兔子的对数都等于相邻的前两个月的兔子对数的和.找到这个数列的第12项即可.
    解:兔子每个月的对数为:
    1,1,2,3,5,8,13,21,34,55,89,144,
    所以,从一对新生兔开始,一年后就变成了144对兔子.
    故答案为:144.
    点评:本题属于斐波那契数列,先找到兔子增加的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27.三角形的内角和
    【知识点归纳】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90° B、180° C、6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内角和永远是180度,你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的内角和还是180度,据此解答.
    解: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所以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例2:在三角形三个内角中,∠1=∠2+∠3,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结合已知,可求∠1=90°,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因为∠1=∠2+∠3,
    所以∠1=180°÷2=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角分类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8.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归纳】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定义法: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判定定理: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2.等边三角形定义: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被称为“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满足下列任意一条,则它必满足另一条,三边相等或三角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1)三边长度相等;
    (2)三个内角度数均为60度;
    (3)一个内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等边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分析: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是指三条边、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每一个角都是180°÷3=60°,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解:因为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角都是60°,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掌握等边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三个角都相等.再根据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特征进行判断即可.

    例2: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分析:根据等角对等边,可知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依此即可作出判断.
    解:因为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
    所以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
    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判定,本题关键是熟悉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的性质.
    29.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
    【知识点归纳】
    1.拼起来,表面积减小,因为面的数目减少.
    2.剪切会增加表面积,因为面的数目增加.
    3.两种方式的体积都没有发生变化.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  )平方分米.
    A、4 B、8 C、16
    分析: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正好减少了2个2×2的小正方体的面,由此计算出减少的表面积即可选择.
    解:2×2×2=8(平方分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8平方分米.
    故选:B.
    点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2个正方体的面.

    例2:有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从它的一个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后,剩下物体表面积和原来的表面积相比较,(  )
    A、大了 B、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分析:根据观察可得:挖去小正方体后,减少三个面,同时又增加三个面,其实剩下的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正方体的面表积是相等的.
    解:由图可知,挖去小正方体后,其实剩下的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正方体的面表积是相等的,
    因此,剩下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来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大小不变.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截面.挖去的正方体中相对的面的面积都相等.

    30.作轴对称图形
    【知识点归纳】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学过的图形中,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形、扇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各自有不同数目的对称轴.通过以上图形的组合就可以得到轴对称图形了.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向右平移4格.
    (3)把图C绕O点顺时针旋转180°.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下边画出图形A的关键对称点,连结涂色即可.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B的各点分别向右平移4格,再依次连结、涂色即可.
    (3)根据旋转图形的特征,图形C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点O按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解:(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下图).
    (2)把图B向右平移4格(下图).
    (3)把图C绕O点顺时针旋转180°(下图).

    点评:此题是考查作轴对称图形、作平移的图形、作旋转图形.关键是确定对称点(对应点)的位置.

    31.画指定面积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知识点归纳】
    在方格中最简单的就是数格子个数,占的格子一样多就面积一样多.正方形的形状是固定的,而长方形和三角形只需要面积相等就可以了.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在如图中分别画出和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各一个.

    分析:根据题意,图中阴影部分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确定各个图形的边长或底、高,然后再进行作图即可得到答案.
    解:面积为6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为3厘米,高为2厘米,
    三角形的底为6厘米,高为2厘米,
    梯形的下底为4厘米,上底为2厘米,高为2厘米,
    作图如下: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再确定各个图形的边长或底、高,最后进行作图即可.
    32.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
    【知识点归纳】
    1.旋转作图步骤:
    (1)明确题目要求:弄清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
    (2)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
    (3)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
    (4)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
    (5)写出结论:说明作出的图形.
    2.中心对称作图步骤:
    (1)连接原图形上的所有特殊点和对称中心;
    (2)再将以上连线延长找对称点,使得特殊点与对称中心的距离和对称点与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
    (3)将对称点按原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起来,即可得出关于对称中心对称的图形.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在图中作出“三角旗”绕O点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案.

    分析:根据旋转的意义,找出图中三角旗3个关键处,再画出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形状即可.
    解:画图如下: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化,学生主要看清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旋转多少度,难度不大,但易错.
    3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知识点归纳】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a表示底,h表示高)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公式应用
    例1: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分别是6厘米、4厘米,量得一条边上的高为5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24 B、30 C、20 D、120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可知,底边上的高一定小于另一条斜边,所以高为5厘米对应的底为4厘米,利用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4×5=20(平方厘米);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分析出相对应的底和高,据公式解答即可.

    例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倍,高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  )
    A、5倍 B、6倍 C、不变
    分析: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底扩大3倍,高扩大2倍,则面积扩大了3×2=6倍.
    解: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底扩大3倍,高扩大2倍,则面积扩大了3×2=6(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解题思路点拨】
    (1)常规题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从已知中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以及底相对应的高,代入公式即可求得.
    3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知识点归纳】
    长方体体积公式:V=abh.(a表示底面的长,b表示底面的宽,h表示高)
    正方体体积公式:V=a3.(a表示棱长)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扩大(  )倍.
    A、3 B、9 C、27
    分析: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的立方,它的棱长扩大几倍,则它的体积扩大棱长扩大倍数的立方倍,据此规律可得.
    解: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则扩大33=27倍.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正方体的体积及其棱长变化引起体积的变化.

    例2:一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8分米,宽6分米,高4分米,水深2.8分米.如果投入一块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溢出多少升?
    分析:根据题意知用水的体积加铁块的体积,再减去玻璃缸的容积,就是溢出水的体积.据此解答.
    解:8×6×2.8+4×4×4﹣8×6×4,
    =134.4+64﹣192,
    =6.4(立方分米),
    =6.4(升).
    答:向缸里的水溢出6.4升.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溢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铁块的体积﹣玻璃缸的容积,这一数量关系.
    35.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知识点归纳】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用字母表示:
    S侧=Ch(C表示底面的周长,h表示圆柱的高),或S侧=2πrh
    圆柱的底面积=πr2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用字母表示:
    S表=2πr2+2πrh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V=πr2h.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做一个铁皮烟囱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烟囱的(  )
    A、表面积 B、体积 C、侧面积
    分析:根据圆柱体的侧面积的定义知道,圆柱侧面积是指将一个圆柱体沿高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做一个铁皮烟囱实际就是做一个没有上、下底面的圆柱体,要求铁皮的多少就是求烟囱的侧面积.
    解:因为,烟囱是通风的,是没有上下两个底的,
    所以,做一个铁皮烟囱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烟囱的侧面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例2:一个圆柱形量杯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10厘米,把它装满水后,再倒入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高多少厘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圆柱形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只是形状改变了,但是水的体积不变.因此,先根据圆柱的容积(体积)公式v=sh,求出圆柱形容器中水的体积,再除以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由此列式解答.
    解:3.14×(25.12÷3.14÷2)2×10÷(10×8),
    =3.14×42×10÷80,
    =3.14×16×10÷80,
    =502.4÷80,
    =6.28(厘米);
    答:水面高6.28厘米.
    点评:此题属于圆柱和长方体的容积的实际应用,首先根据圆柱的容积(体积)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再用水的体积除以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据出解决问题.
    36.圆锥的体积
    【知识点归纳】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VShπr2h,(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  )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扩大6倍 D、缩小6倍
    分析:根据题意知道,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它的总体积不变,再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和圆柱形的关系,即可得到答案.
    解: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体积是圆柱形体积的,
    又因为,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它的总体积不变,
    所以,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扩大3倍;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结合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体积是圆柱形体积的,即可得到答案.

    例2:一个圆锥形小麦堆,高1米,底面周长18.84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0.75吨,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吨?
    分析:根据圆锥的底面周长求出底面半径,再代入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体积,进而求得重量即可.
    解:r=C÷2π,
    =18.84÷(2×3.14),
    =3(米);
    V锥πr2h,
    3.14×32×1,
    3.14×9×1,
    =9.42(立方米);
    9.42×0.75=7.065(吨);
    答:这堆小麦大约有7.065吨.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
    37.面积及面积的大小比较
    【知识点归纳】
    1.将不同的单位化作同一单位,一般是化作标准单位.
    2.比较数值的大小.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如图,阴影部分面积相等答案完全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分析:在平行四边形①②中和长方形③中,阴影部分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梯形的上底加下底也是4厘米,也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由此即可判断它们面积的大小.
    解:前三图中,阴影部分均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而三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梯形的上底加下底也是4厘米,也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由此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都相等.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及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据图即可以作出判断.
    38.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知识点归纳】
    1.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元图形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方法:一看、二算、三画.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1:3放大,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2 B、36 C、108
    分析: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1:3放大,即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3倍,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知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4×3)×(3×3)=108(平方厘米).
    解:(4×3)×(3×3)=108(平方厘米);
    故选:C.
    点评:本题要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完成.

    例2:(1)按1:3的比例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2)按2:1的比例画出梯形放大后的图形.

    分析:(1)按1:3的比例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就是把原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原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6格和2格,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格和1格.
    (2)按2:1的比例画出梯形放大后的图形,就是把原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原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2格、4格和2格,扩大后的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4格、8格和4格.
    解:画图如下: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9.单式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归纳】
    1.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折现统计图制作步骤:
    (1)标题:根据统计表所反映的内容,在正上方写上统计图的名称;
    (2)画出横、纵轴:先画纵轴,后画横轴,横、纵轴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3)描点、连线: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 72 千米.
    分析:从统计图中可知电车从A站到达B站用了4分钟,并在B站休息了1分钟,从B站到达C站用了5分钟,所以电车从A站到达C站共行驶了4+5=9(分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从A站到C站的距离;电车在C站休息了3分钟,从第13分钟开始行驶到第19分钟返回A站,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得出答案.
    解:48×(4+5)÷(19﹣13),
    =48×9÷6,
    =72(千米);
    答:汽车从C站返回A站的速度是每小时行72千米.
    故答案为:72.
    点评: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和“速度=路程÷时间”即可作出解答.

    40.扇形统计图
    【知识点归纳】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院内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读懂扇形统计图:
    (1)获取信息的方法:运用综合、对比等多种观察方法,可以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
    (2)扇形统计图的优点:它可以清楚地表示出部分数量与总数、部分数量与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
    3.利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就是解决有关不同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按照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如图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①视力正常的有76人,视力近视的有 60 人;
    ②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人少 15.8 %;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③视力正常的学生与视力非正常学生人数的比是 19:31 .
    分析:由图可知:把总人数看成单位“1”,视力正常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8%,近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假性近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
    ①视力正常的有76人,它对应的百分数是38%,由此用除法求出总人数,再求出总人数的30%就是近似的人数;
    ②用视力正常占的百分数减去假性近视人数占的百分数,然后用求得的差除以视力正常占的百分数即可;
    ③先求出视力非正常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数,然后作比.
    解:①76÷38%×30%,
    =200×30%,
    =60(人);
    答:视力近视的有60人.

    ②(38%﹣32%)÷38%,
    =6%÷38%,
    ≈15.8%;
    答: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人少15.8%.

    ③38%:(32%+30%),
    =38%:62%,
    =38:62,
    =19:31;
    答:视力正常的学生与视力非正常学生人数的比是19:31.
    故答案为:60,15.8%,19:31.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从图中读出数据,找出单位“1”,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

    41.利润和利息问题
    【知识点归纳】
    主要公式:
    ①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②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进价×100%;
    ③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
    ④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⑤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注意:利息税).
    本息=本金+利息,
    利息税=利息×利息税率.
    注意利率有日利率、月利率和年利率,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5.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商店购进了一批钢笔,决定以每支9.5元的价格出售.第一个星期卖出了60%,这时还差84元收回全部成本.又过了一个星期后全部售出,总共获得利润372元.那么商店购进这批钢笔的价格是每支多少元?
    分析:又过了一个星期全部售出后,总共获得利润372元,在这之前是还差84元才可以收回全部成本,说明又买出的这部分的总额为372+84=456(元),买出的这部分钢笔的数量是456÷9.5=48(支),而这48支相当于总数的1﹣60%=40%,求出总支数为48÷40%=120(支);然后求出每支钢笔盈利为372÷120=3.1(元),再用每支钢笔的定价减去盈利的部分即为购进价.
    解:这批钢笔的总数量:
    (372+84)÷9.5÷(1﹣60%),
    =456÷9.5÷0.4,
    =48÷0.4,
    =120(支);
    每支钢笔的购进价:
    9.5﹣372÷120,
    =9.5﹣3.1,
    =6.4(元);
    答:商店购进这批钢笔的价格是每支6.4元.
    点评:此题条件较复杂,需认真分析,先求出这批钢笔的数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2.圆与组合图形
    【知识点归纳】
    1.圆知识的相关回顾:
    (1)圆的周长C=2πr=或C=πd
    (2)圆的面积S=πr2
    (3)扇形弧长L=圆心角(弧度制)×r(n为圆心角)
    (4)扇形面积S(L为扇形的弧长)
    (5)圆的直径d=2r
    2.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可以根据几何图形的特征,通过分割、割补、平移、翻折、对称、旋转等方法,化复杂为简单,变组合图形为基本图形的加减组合.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5/5 14:57:07;用户:jiangwenxiu;邮箱:jiangwenxiu@xyh.com;学号:26799902

    相关试卷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小升初模拟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小升初模拟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共17页。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共22页。

    数学口算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