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9217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9217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 (新课标)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全册导学案
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秀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学习与点拨,预习完成,思考与交流,练习巩固,本课时必须记住的知识,随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 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与特点。2、 概述研究物质循环的意义。3、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4、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习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自主学习与点拨】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预习完成】概念: 。(1)循环形式: .(2)循环途径: (3)温室效应【思考与交流】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先填写示意图,再回答有关问题1、C在无机环境中以_____或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2、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状态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3、产生CO2的途径有三条: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是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如下特点:(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巩固】1、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含碳有机物2、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 ( ) A.非生物环境的物质供应 B.生产者的同化作用 C.消费者的同化作用 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3、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的甲、乙、丙各是 (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知识点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预习完成】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 过程 范围 特点 联系1.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离不开物质的___和 3. _________________是能量沿 和 流动的载体。 _________________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4、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通过 和 ,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练习巩固】 1、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 ) 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 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 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的反复循环运动D.在生物圈内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知识点三、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预习完成】1.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以 为实验材料。采用 实验的办法,设计 和 。 的土壤不作任何处理; 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以排除 的作用,也避免 的改变。灭菌处理的方法是:用塑料袋包好土壤,放在 恒温箱中灭菌 。通过实验探究,你将会得出的结论是 。2.在探究实验中,要注意控制 ,让 和 除 以外的条件保持一致。【练习巩固】1、请根据“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探究过程,回答问题:(1)制取土壤浸出液,并静置一段时间备用。(2)取A、B两只50mL烧杯,分别放入10mL淀粉糊。若在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 则作为对照应在B烧杯中加入 。(3)在室温下放置7天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 mL,各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4)在A1、B1中分别加入碘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A1: ,B1: ;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在酒精灯上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A2: ,B2: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本课时必须记住的知识】碳循环的过程【随堂检测】1、碳在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流动的形式是( ) A.CO2 B.单质碳 C.碳酸盐 D.含碳有机物2、在碳循环过程中,使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 )①光合作用 ②蒸腾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化能合成作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沿食物链(网)进行的
B.都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
C.碳循环以无机环境的CO2为起点,能量流动以光能为起点
D.碳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5、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回答:(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3)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4)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64mg的02,经过10小时可积累葡萄糖 mg。(5)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课后训练】1.在生物群落内部,碳、氮在各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形式都是 (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单质 D.离子 2.生态系统中C、N等元素活动的特点是( ) A.单向的 B.循环的、反复地出现、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C.逐级递减的 D.快速运动的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的主要渠道,正确的图解是 ( )4.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一现象说明 ( ) A.DDT加入全球化的生物地化循环 B.DDT是挥发性物质,能沿大气达南极 C.这种含DDT的动物曾经在施药的农田里活过 D.上述说法都不对5.对碳循环的下列概括中,体现其循环过程带有全球性的是 ( ) A.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 B.大气圈和水圈既是二氧化碳储存库,也是交换库 C.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二氧化碳以多种途径由生物群落返回储存库6.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 ( ) A.食物的碳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C.燃烧的碳 D.非生物环境中的碳7.在某一动植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基本保持稳定,那么下列与之不符合的一项是 (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各种群的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8.下列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染色体 B.叶绿体和核糖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核糖体和内质网9.右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 。(2)图中分解者通过 和 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放回大气中。 (3)图中A里的碳,除碳酸盐外,通过 回 到大气中。(4)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 状态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进行。 10.下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这种元素的循环去向。但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 元素的循环。(2)A、B、C、D各是什么生物? A ; B ;C ;D 。(3)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4)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 (用箭 头在图中标出)。(5)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以下特点:① ;② 。 【课堂小结反思】 【教后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共30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及答案,共2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碳循环,生物富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