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 (新课标)历史必修3 文化史:练习全册 试卷+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优秀课后复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优秀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仍然超越不了伽利略
B、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
D、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
2. 有观点认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其目的似乎不是解决现实问题,亦非获取功利,而是为了摆脱神学统治,向陈旧的宗教信条宣战。按照这种说法,中世纪末期的科学探索活动 ( )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人文主义
B、发挥着一种意识形态的作用
C、成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旗帜
D、并未推进知识进步与社会发展
3. 观察下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方法
D、重经验综合,轻理论研究
4. 1609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某位科学家正在向威尼斯当时的统治者展示他的天文望远镜,而正是从这时开始,天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400年后的2009年,这架望远镜被英国科学家评为“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望远镜”。当时这位科学家通过望远镜 ( )
A、发现了天体运行的规律
B、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
C、确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D、第一次发现了“海王星”
5. 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但他自己却非常谦虚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从与牛顿取得的主要成就的关系来看,这里的“巨人”最有可能是 (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6. 他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并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他是 ( )
A、伽利略
B、瓦特
C、牛顿
D、爱因斯坦
7. 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提出了迫切要求
B、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已有相当坚实的基础
C、牛顿个人具有的伟大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D、同时代的众多科学家的协同一致、通力合作
8. 当说明人们所能感知的宏观世界的牛顿理论,在这两个极端(巨视和微观)的世界里失灵时,这两种理论便取而代之,并在各自管辖的领域给出了极完美的解释。“这两种理论”是指
( )
A、进化论 细胞学说
B、相对论 量子论
C、进化论 相对论
D、量子论 细胞学说
9. 20世纪初物理学发展史上的出现两场伟大的革命。这两场革命促使人类 ( )
A、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
B、否定了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C、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
D、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
10. 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 )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书影 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书稿
A、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B、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
C、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D、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社会,……这个时期有科学研究活动,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这些科学研究活动及其发现是没有固定的社会角色(即专职的科学家)的情况下进行和取得的,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是由当时的“哲学家”和“技术人员”(包括医生)兼职的。例如,……亚里士多德虽然是古典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始人,但是他公开的社会身份是哲学家,研究科学是兼职的。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
材料二 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简要分析古希腊社会科学研究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1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确立的“新规范”及其确立的标志,并简要分析新规范“远远超出物理学范围的影响”。(10分)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4单元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选B。而A项说法错误;在伽利略之前,人类已经开始了科学研究,故C项不正确;伽利略没有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故D项不正确。
【点评】物理学的成就是世界近现代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对物理学方面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高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1)各个时期物理学的成就、代表人物及特点;(2)物理学的成就对社会发展的推动;(3)物理学与其他科技之间的联系。
2.【答案】 B
【解析】 从“为了摆脱宗教神学统治,向宗教神学宣战,为真理而斗争”中可知,中世纪末期的科学探索活动起着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作用,A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而且主要是指文艺复兴的内涵;C不对,欧美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旗帜是启蒙思想,D则明显错误,因此选B。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获取有效信息并解答问题的能力。读图时要注意图中信息对于解题的作用。左图体现科学实验方法,右图体现科学观察方法,选C。A、B、D三项符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点评】西方近代科学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有明显的不同。中国古代的科学注重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是缺乏理论的思考;近代的西方的科学注重实验和理论的提炼,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大额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4.【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判断这位科学家是伽利略,他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从而证实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伽利略的科技贡献,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结合题干中的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 A
【解析】 伽利略通过实验,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本题选A。而B项不对,哥白尼的成就主要在天文学方面;C项不对,达尔文的成就主要是进化论;D项也不对,爱因斯坦是在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故时间不符。
【点评】牛顿经典力学建立的背景: ①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实验科学的时代。 ②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③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经济上的需要。
6.【答案】 C
【解析】 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创立者,近代科学时代的到来。近代科学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牛顿是近代经典力学的创立者,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故选C。A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主张用科学的实验的方法研究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B项是工业革命中的代表人物,改良了蒸汽机,使工业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D项是现代物理学的创立者。
【点评】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创立者。实现了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人类跨入蒸汽时代;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的基础,并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基础。
7.【答案】 A
【解析】 根本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最初、最主要的原因,一般从经济角度去分析。
8.【答案】 B
【解析】 根据“在这两个极端(巨视和微观)的世界里失灵时,这两种理论便取而代之”可知,“这两种理论”是针对“牛顿理论”而提出的。针对经典力学在宏观研究上存在的问题,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针对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理论来说明,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论。因此B项正确。
9.【答案】 A
【解析】 20世纪初物理学发展史上的出现两场伟大的革命是指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相对论和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共同构成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这两种理论的提出,解决了经典物理学在微观领域及宏观世界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它们不仅对物理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重大影响。B错在“否定”说法,C错在“放弃”说法,相对论和量子论是对经典物理学的发展;D错在“转变社交方式”说法。故选A。
【点评】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之间的关系。经典力学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10.【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主要成就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和西方科技较大的差别是,中国科技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也即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算之学等就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这一特点。徐光启和哥白尼的科技成就的强烈反差,本质是由于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本题选B项。A项说法与本题无关;C项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D项说法错误,明朝中西文化的差距并未形成,应该始于明末清初。故选B。
11.【答案】
(1)成果:在《物理学》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在生物学领域,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和解剖研究。(4分)
原因:古希腊工商业经济发展繁荣;民主政治的形成并且不断发展;智者运动的思想解放;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等。(8分)
(2)新规范: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2分)
确立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2分)
影响: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科学理论;给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6分)
【解析】 (1)“成果”可结合所学知识在提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作答;“原因”要结合古希腊的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思想解放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作答。“规范”可结合牛顿的成就作答;“影响”要从思想解放和促进科学发展等角度组织答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亚里士多德和牛顿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不同时代的科学家及其观点和影响。
相关试卷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精品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7课 启蒙运动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7课 启蒙运动精品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精品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