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教案
展开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培养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朗读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朗读音频、课件。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宏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发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2.生难字词
(1)字音
巅(diān) 澎湃(pénɡ) 狂澜(lán) 浊流(zhuó)
宛转(wǎn) 屏障(pínɡ) 哺育(bǔ) 气魄(pò)
(2)词义
【气魄】气势,魄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培育教养。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上课素材
资料链接
光未然在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著有长诗《屈原》,论文集《风雨交谈》等。
上课笔记
【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一)指导朗读
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求:读出感情,语音清晰、准确)
(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的句子诵读。
(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4)全班齐读,朗读交流。
【交流点拨】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读出感情才能读好诗歌。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
(二)整体感知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什么样的特点?
【交流点拨】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2.作者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望”字统领了哪些内容?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黄河图景。
【交流点拨】“黄河滚滚……南北两面。”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涛滚滚、气势恢宏的黄河奔流图。
3.在歌颂黄河的部分,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交流点拨】作者分别从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贡献、自然特点这三个方面赞颂黄河。
4.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交流点拨】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5.这首诗歌是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
【交流点拨】这首诗歌是从歌颂黄河、赞美中华儿女的角度来表达爱国之情的。这首诗歌曾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在今天它仍能激起中华儿女建设强盛祖国的豪情。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赏析语言
1.“啊,朋友!”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呼告。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2.体会诗歌用词精妙的地方。请你说说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好在哪里。
(1)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交流点拨】“望”字能显现出整首诗的阔大意境。
(2)(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交流点拨】用“劈成”能够渲染出黄河贯穿于中原大地的宏大气势。
(3)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交流点拨】用“泻”字可以形象地表现出黄河水滚滚奔腾、不可阻挡的气势。
3.作者把黄河比作是“摇篮”“屏障”,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些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把黄河比作“摇篮”,生动形象地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把黄河比作“屏障”,指出了黄河的地理优势,歌颂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把黄河比作“臂膀”,是承接巨人的比喻,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支流是“铁的臂膀”。“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势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激发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交流点拨】“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2.拓展延伸
欣赏歌曲《黄河大合唱》,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
3.布置作业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诗歌“三美”为轴心,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了解诗歌的特点。对课文的讲解主线是清晰的,诗歌知识点的安排是合理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却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未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有落到实处。教师讲得好,学生也应该学得好,这才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其实,我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从诗歌具体的物象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诗歌绘画美的特点就体现出来了。
三、在诵读过程中,未能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1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黄河颂教案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激情诵读,唤起欲望,批注分享,赏析诗歌,课堂总结,集体朗诵,读出情感,延伸拓展,激发爱国豪情,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