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 全章 基础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8929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 全章 基础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8929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 全章 基础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58929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 全章双基培优配套练习集(含答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优秀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优秀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
全章双基培优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12×3=36分)
1. 如图,∠ACB是钝角,AD⊥BC,BE⊥AC,CF⊥AB,则△ABC中BC边上的高是( )
A.CF B.BE C.AD D.AE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 如图,AE是△ABC的中线.已知EC=10,DE=4,则BD的长为( )
A.3 B.4 C.5 D.6
3. 如图,D是BC的中点,E是AC的中点.点S△ADE=2,则S△ADC=( ).
A.2 B.4 C.6 D.8
4. 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CF⊥CD,如果∠ACB=700,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CF平分∠ACE B.∠B=550 C.∠1+∠4=900 D.∠3=∠4=550
第11题
5. Rt△ABC中,∠C=90°,∠B=46°,则∠A=( )
A.44° B.34° C.54° D.64°
6. 若一个多边形有14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4 B.5 C.6 D.7
7. 边数为n的多边形对角线条数为( )
A.n B.n-3 C.n(n-3)2 D.n(n-3)
8. 已知线段a=4cm,b=6cm,下列长度的线段中,不能与a,b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4cm B. 6cm C. 11cm D. 9cm
9. 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72°,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4 B. 5 C. 6 D. 7
10. 要使一个六边形木架在同一平面内不变形,至少还要再钉上( )根木条.
A.1 B.2 C.3 D.4
11. 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长方形的对称性 C.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D. 三角形的稳定性
12. 一天,爸爸带小明到建筑工地玩,看见一个如图所示的人字架,爸爸说:“小明,我考考你,这个人字架的夹角∠1等于130°,你知道∠3比∠2大多少吗?”小明马上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他的答案是( )
A. 50° B. 65° C. 90° D. 130°
二、填空题(5×3=15分)
13..如图,工程建筑中的屋顶钢架经常采用三角形的结构,其中的数学道理是 .
14. 如图,点B,C,E,F在一直线上,AB∥DC,DE∥GF,∠B=∠F=72°,则∠D=___度.
15. 一个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2,3,第三边长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 .
16. 在△ABC中,CM是AB边上的中线,已知BC﹣AC=8cm,且△MBC的周长为30cm,则△AMC的周长为_ _cm.
17. 如图,直角ABC的周长为2020,在其内部有五个小直角三角形,则这五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_ _.
三、解答题(8+9+10+10+10+10+12)
18. 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P平分∠BEF,FP平分∠DFE.试判断△PE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19. 在所给图形中:
⑴求证:∠BDC=∠A+∠B+∠C;
⑵如果点D与点A分别在线段BC的两侧,猜想∠BDC、∠A、∠B、∠C这4个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0. (1)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CD与∠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如图②,在Rt△ABC中,∠C=90°,D、E分别在AC,AB上,且∠ADE=∠B,判断△ADE的形状是什么?为什么?
(3)如图③,在Rt△ABC和Rt△DBE中,∠C=90°,∠E=90°,AB⊥BD,点C,B,E在同一直线上,∠A与∠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1. 已知在△ABC中,∠A=100°,点D在△ABC的内部连接BD,CD,
且∠ABD=∠CBD,∠ACD=∠BCD.
(1)如图1,求∠BDC的度数;
(2)如图2,延长BD交AC于点E,延长CD交AB于点F,若∠AED﹣∠AFD=12°,求∠ACF的度数.
图1 图2
22. 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高,∠B=50°,∠CAD=15°,求∠BAC的度数.
23. 如图,已知△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点F在CD上.
(1)若∠AED=∠ACB, ∠DEF= ∠B,求证:EF//AB;
(2)若D、E、F分别是AB、AC、CD的中点,连接BF,若四边形 BDEF的面积为6,试求△ABC的面积.
24. 如图所示,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外角∠ACE
的平分线,且与BD交于点D;
(1)若∠ABC=60°,∠DCE=70°,则∠D= °;
(2)若∠ABC=70°,∠A=80°,则∠D= °;
(3)当∠ABC和∠ACB在变化,而∠A始终保持不变,则∠D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含∠A的式子表示∠D)
答案
一、选择题(12×3=36分)
1. 如图,∠ACB是钝角,AD⊥BC,BE⊥AC,CF⊥AB,则△ABC中BC边上的高是( C )
A.CF B.BE C.AD D.AE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 如图,AE是△ABC的中线.已知EC=10,DE=4,则BD的长为(D )
A.3 B.4 C.5 D.6
3. 如图,D是BC的中点,E是AC的中点.点S△ADE=2,则S△ADC=(B ).
A.2 B.4 C.6 D.8
4. 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CF⊥CD,如果∠ACB=700,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CF平分∠ACE B.∠B=550 C.∠1+∠4=900 D.∠3=∠4=550
第11题
5. Rt△ABC中,∠C=90°,∠B=46°,则∠A=(A)
A.44° B.34° C.54° D.64°
6. 若一个多边形有14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D)
A.4 B.5 C.6 D.7
7. 边数为n的多边形对角线条数为(C)
A.n B.n-3 C.n(n-3)2 D.n(n-3)
8. 已知线段a=4cm,b=6cm,下列长度的线段中,不能与a,b组成三角形的是(C)
A. 4cm B. 6cm C. 11cm D. 9cm
9. 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72°,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B )
A. 4 B. 5 C. 6 D. 7
10. 要使一个六边形木架在同一平面内不变形,至少还要再钉上(C)根木条.
A.1 B.2 C.3 D.4
11. 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D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长方形的对称性 C.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D. 三角形的稳定性
12. 一天,爸爸带小明到建筑工地玩,看见一个如图所示的人字架,爸爸说:“小明,我考考你,这个人字架的夹角∠1等于130°,你知道∠3比∠2大多少吗?”小明马上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他的答案是(A)
A. 50° B. 65° C. 90° D. 130°
二、填空题(5×3=15分)
13..如图,工程建筑中的屋顶钢架经常采用三角形的结构,其中的数学道理是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
14. 如图,点B,C,E,F在一直线上,AB∥DC,DE∥GF,∠B=∠F=72°,则∠D=__36_度.
15. 一个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2,3,第三边长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 7或9 .
16. 在△ABC中,CM是AB边上的中线,已知BC﹣AC=8cm,且△MBC的周长为30cm,则△AMC的周长为_22_cm.
17. 如图,直角ABC的周长为2020,在其内部有五个小直角三角形,则这五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__2020__.
三、解答题(8+9+10+10+10+10+12)
18. 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P平分∠BEF,FP平分∠DFE.试判断△PE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PEF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
∵AB∥CD,
∴∠BEF+∠DFE=180°.
又∵EP平分∠BEF,FP平分∠DFE,
∴∠PEF=12∠BEF,∠PFE=12∠DFE.
∴∠PEF+∠PFE=12(∠BEF+∠DFE)=90°.
又∵∠PEF+∠PFE+∠P=180°,
∴∠P=90°.
∴△PEF是直角三角形.
19. 在所给图形中:
⑴求证:∠BDC=∠A+∠B+∠C;
⑵如果点D与点A分别在线段BC的两侧,猜想∠BDC、∠A、∠B、∠C这4个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证明:过D作射线AE,
∵∠BDE=∠BAD+∠B,∠CDE=∠CAD+∠C,
∴∠BDC=∠BDE+∠CDE=∠BAD+∠B+∠CAD+∠C,
即∠BDC=∠BAC+∠B+∠C;
2)猜想:∠B+∠BCD+∠BAD+∠D=360∘.
证明:∠B+∠BCC+∠D+∠BAD
=∠3+∠2+∠B+∠D+∠4+∠1
=(∠B+∠2+∠1)+(∠D+∠3+∠4)
=180°+180°=360°
20. (1)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CD与∠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如图②,在Rt△ABC中,∠C=90°,D、E分别在AC,AB上,且∠ADE=∠B,判断△ADE的形状是什么?为什么?
(3)如图③,在Rt△ABC和Rt△DBE中,∠C=90°,∠E=90°,AB⊥BD,点C,B,E在同一直线上,∠A与∠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解:(1)∠ACD=∠B,理由如下:
∵在Rt△ABC中,∠ACB=90°,CD⊥AB,
∴∠ACD+∠A=∠B+∠DCB=90°,
∴∠ACD=∠B;
(2)△ADE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在Rt△ABC中,∠C=90°,D、E分别在AC,AB上,且∠ADE=∠B,∠A为公共角,
∴∠AED=∠ACB=90°,
∴△ADE是直角三角新;
(3)∠A+∠D=90°.
∵在Rt△ABC和Rt△DBE中,∠C=90°,∠E=90°,AB⊥BD,
∴∠ABC+∠A=∠ABC+∠DBE=∠DBE+∠D=90°,
∴∠A+∠D=90°.
21. 已知在△ABC中,∠A=100°,点D在△ABC的内部连接BD,CD,
且∠ABD=∠CBD,∠ACD=∠BCD.
(1)如图1,求∠BDC的度数;
(2)如图2,延长BD交AC于点E,延长CD交AB于点F,若∠AED﹣∠AFD=12°,求∠ACF的度数.
图1 图2
解:(1)∵∠A=100°,
∴∠ABC+∠ACB=80°,
又∵∠ABD=∠CBD,∠ACD=∠BCD,
∴∠CBD=12∠ABC,∠BCD=12∠ACB,
∴∠CBD+∠BCD=12(∠ABC+∠ACB)=40°,
∴∠BDC=180°﹣40°=140°;
(2)设∠ACF=α,则∠BCD=α,
∵∠BDC=140°,
∴∠CBD=40°﹣α=∠ABD,
∵∠AED是△DCE的外角,∠AFD是△BDF的外角,
∴∠AED=∠ACF+∠CDF,∠AFD=∠ABE+∠BDF,
∴∠AED﹣∠AFD=∠ACF+∠CDF﹣∠ABE﹣∠BDE
=α﹣(40°﹣α)=12°,
解得α=26°,
∴∠ACF=26°.
22. 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高,∠B=50°,∠CAD=15°,求∠BAC的度数.
解:①如图,当AD在△ABC的内部时,
∵AD⊥BC,∠B=50°,
∴∠BAD=40°,
∴∠BAC=∠BAD+∠CAD=40°+15°=55°;
②如图,当AD在△ABC的外部时,
∵AD⊥BC,∠B=50°,
∴∠BAD=40°,
∴∠BAC=∠BAD-∠CAD=40°-15°=25°;
故答案为:25°或55°
23. 如图,已知△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点F在CD上.
(1)若∠AED=∠ACB, ∠DEF= ∠B,求证:EF//AB;
(2)若D、E、F分别是AB、AC、CD的中点,连接BF,若四边形 BDEF的面积为6,试求△ABC的面积.
(1)证明:∵∠AED=∠ACB,
∴DE∥BC.
∴∠ADE=∠B.
又∵∠DEF=∠B,
∴∠ADE=∠DEF,
∴EF∥AB.
(2)解:∵点 F 是DC的中点,
∴设 S△DEF=S△CEF=x,
∵点E是AC的中点,
∴S△ADE=S△CDE=2x,
∵点D是AB的中点,
∴S△BDC=4x,S△BDF=2x,∴S 四边形 BDEF=3x.
∵S 四边形 BDEF=6,∴3x=6,∴x=2,
∴S△ABC=8x=16.
24. 如图所示,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外角∠ACE
的平分线,且与BD交于点D;
(1)若∠ABC=60°,∠DCE=70°,则∠D= °;
(2)若∠ABC=70°,∠A=80°,则∠D= °;
(3)当∠ABC和∠ACB在变化,而∠A始终保持不变,则∠D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含∠A的式子表示∠D)
解:(1)∵BD为△ABC的角平分线,∠ABC=60°,
∴∠DBC=30°,
∵∠DCE=70°,
∴∠D=∠DCE﹣∠DBC=70°﹣30°=40°;
(2)∵∠ABC=70°,∠A=80°,
∴∠ACE=150°
∵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外角∠ACE的平分线,
∴∠DBC=12∠ABC=35°,∠DCE=12∠ACE=75°,
∴∠D=∠DCE﹣∠DBC=75°﹣35°=40°;
(3)不变化,
理由:∵∠DCE=∠DBC+∠D,
∴∠D=12∠ACE﹣12∠ABC=12(∠A+∠ABC)﹣12∠ABC=12∠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在下列结论中, 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17.1 勾股定理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精品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