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二十六 我们周围的空气
展开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二十六: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一:空气的成分与性质】【例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强化训练】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 1%B. 19%C. 25%D. 78%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空气成分中,约占总体积78%的气体是 ;(2)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H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煤燃烧时排放出的SO2、NO2等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 5.6(填“>”、“<”或“=”);(4)使用清洁能源可保护空气,请写出一种清洁能源 。【专题二:氧气的性质】【例2】下列实验的容器中,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强化训练】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支持燃烧B.O2可用排水法收集C.O2可用于医疗急救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2.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专题三:氧气的制取】【例3】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少量氧气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收集较干燥氧气的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填编号)(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编号)。(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化训练】1.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用的是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下面E和F装置连接,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氧气应从 (填“a”或“b”)口通入。【专题四:纯净物与混合物】【例4】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强化训练】1.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不锈钢B. 干冰C. 碘酒D. 石灰石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 低钠盐;奶粉B. 大理石;鸡蛋壳C. 矿泉水;生理盐水D. 氧气;二氧化碳【达标测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C. 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D. 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2.“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B. 讲究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C.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D. 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3.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巴中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 ②沙尘暴天气增多 ③太阳能热水④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⑤燃烧天然气 ⑥燃煤取暖A. ①③⑤⑥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⑥D. ③④⑤⑥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B.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C. 钟罩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可以看作纯净物的是( )A. 蒸馏水B. 酱油C. 橙汁D. 奶茶6.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 1:5B. 5:1C. 4:5D. 4:17.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A. 海水晒盐B. 燃放鞭炮C. 露天焚烧垃圾D. 工厂排放烟尘8.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B. 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C. 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9.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1)若要将广口瓶的容积(加水后)等分为五等分,你必须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2)在实验操作中,当_________________时,打开弹簧夹方能得出较准确结论。(3)如果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如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该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实验时要不断的缓慢的交替推动两注射器内的活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后,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二十六:我们周围的空气参考答案【专题一:空气的成分与性质】【例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空气的分离产物。解答本题应明确:空气分离是利用空气各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属物理变化,其分离可得到O2、N2、稀有气体等气体,不可能得到空气中不含有的氢气。【强化训练】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 1%B. 19%C. 25%D. 78%【答案】B【解析】在正常情况下,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闷热缺氧,应该是氧气的含量偏低。故答案应选B。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空气成分中,约占总体积78%的气体是 ;(2)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H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煤燃烧时排放出的SO2、NO2等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 5.6(填“>”、“<”或“=”);(4)使用清洁能源可保护空气,请写出一种清洁能源 。【答案】氮气(或N2) N2+3H22NH3 < 天然气(或风能、太阳能等) 【专题二:氧气的性质】【例2】下列实验的容器中,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答案】A。【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常用水进行吸收,以防止对空气的污染。【强化训练】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支持燃烧B.O2可用排水法收集C.O2可用于医疗急救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答案】D2.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答案】A 【专题三:氧气的制取】【例3】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少量氧气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收集较干燥氧气的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填编号)(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编号)。(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长颈漏斗 试管 (2)C E B (3)D(4)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解析】(1)长颈漏斗和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制少量时,可以用较简单的C装置;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干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故选用D装置;(4)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根据木条是否复燃,证明是否收集满。【强化训练】1.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A 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用的是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下面E和F装置连接,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氧气应从 (填“a”或“b”)口通入。【答案】分液漏斗 BD 2H2O22H2O+O2↑ b 【专题四:纯净物与混合物】【例4】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答案】C【强化训练】1.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不锈钢B. 干冰C. 碘酒D. 石灰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混合物;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属纯净物;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属混合物;石灰石的主成分的碳酸钙,属混合物。故答案应选B。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 低钠盐;奶粉B. 大理石;鸡蛋壳C. 矿泉水;生理盐水D. 氧气;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氧气、二氧化碳分别都只含有一种物质,所以属于纯净物;而低钠盐、奶粉 、大理石、鸡蛋壳、矿泉水、生理盐水含有的物质都不止一种,所以属于混合物。故答案应选D。【达标测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C. 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D. 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答案】A【解析】在通常情况下,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故A正确;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则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是错误的;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如氧气也是无色无味的,故C错误;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多种成分组成,故D错误。所以答案应选择A。2.“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B. 讲究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C.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D. 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答案】B【解析】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导致森林减少,不符合低碳生活。故选B。3.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巴中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 ②沙尘暴天气增多 ③太阳能热水④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⑤燃烧天然气 ⑥燃煤取暖A. ①③⑤⑥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⑥D. 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PM2.5与雾霾天气 ,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有关。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可能原因是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沙尘暴天气增多、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燃煤取暖。故选C。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B.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C. 钟罩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必须气密性良好,且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不生成新的气体。若将燃烧匙中的红磷换成硫或木炭,燃烧将生成气体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它们仍占据气体体积,不会使得装置内气压变小,也就不会引起水进入装置,所以无法测定氧气的含量,故A错误;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故B正确;钟罩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非白雾,放出热量,故C是错误的叙述;本实验不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燃烧后还有气体剩余,只能说明空气的成分并不全是氧气,还会有其他气体成分,但其他气体成分的确切组成并不清楚,故答案D是错误的。故答案选择B。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可以看作纯净物的是( )A. 蒸馏水B. 酱油C. 橙汁D. 奶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理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蒸馏水中只有水一种物质,所以属于纯净物;酱油、橙汁、奶茶中含有的物质都不止一种,所以属于混合物。故答案应选A。6.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 1:5B. 5:1C. 4:5D. 4:1【答案】D【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所以答案应选D。7.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A. 海水晒盐B. 燃放鞭炮C. 露天焚烧垃圾D. 工厂排放烟尘【答案】A【解析】海水晒盐是水分的蒸发,并不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燃放鞭炮、露天焚烧垃圾、工厂排放烟尘都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故答案应选A。8.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B. 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C. 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答案】A【解析】氧气用于火箭发射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A错误;而其他三个选项的物质的用途均体现了相应的性质。所以答案应选A。9.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1)若要将广口瓶的容积(加水后)等分为五等分,你必须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2)在实验操作中,当_________________时,打开弹簧夹方能得出较准确结论。(3)如果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量筒;(2)装置冷却至室温;(3)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冷却到室温读数、弹簧夹没夹紧等)【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若要将广口瓶的容积(加水后)等分为五等分,你必须选用的仪器是量筒;在实验操作中,当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弹簧夹方能得出较准确结论;如果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原因可能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冷却到室温读数、弹簧夹没夹紧等。10.如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该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实验时要不断的缓慢的交替推动两注射器内的活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后,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混合物;(2)使铜丝充分与氧气接触,氧气反应完全;(3)铜丝的量不足【解析】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细铜丝燃烧,会消耗掉氧气,而燃烧后还有气体剩余,能说明空气的成分并不全是氧气,还会有其他气体成分,但其他气体成分的确切组成并不清楚,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实验时要不断的缓慢的交替推动两注射器内的活塞的原因是使铜丝充分与氧气接触,氧气反应完全,实验更加准确。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后,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可能的原因是铜丝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