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明德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明德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杵成针 B. 燃放鞭炮 C. 瓷碗破碎 D. 滴水成冰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读数 B. 液体取用
C. 过滤 D. 滴加液体
3.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
B.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 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 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生成
B.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5.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不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B. 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D. 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校园内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 1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因为分子变大
7. 在氢气燃烧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是( )
A. 氢分子 B. 氧分子
C. 氢、氧两种原子 D. 水分子
8. 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A. 101 B. 157 C. 258 D. 359
9.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不可取的是( )
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 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C.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D. 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10. 人体吸入的O2有2%的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的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亚硒酸钠(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6
11. 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是一种能直接吸收利用、补充热能的碳水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释放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的恒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氢分子
B.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
C. 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 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2.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5
C.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 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
13. 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催化剂 △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NO B. N2O C. N2 D. NO2
14.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证明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有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
C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加入足量红磷,点燃
D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 因为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
16.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四个氮原子______;
(2)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7.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分解:______;
(2)甲烷(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
18. 如图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E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3)写出B和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9. A、B、C、D、E五种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及条件已省略)。“−”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已知B为黑色固体,C为无色无味气体,试推断:
(1)物质A的化学式______。
(2)E→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20. 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我国环保部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属于监测范围的是______。
A.CO2
B.SO2
C.N2
D.PM2.5
(2)请结合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情况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气的随意排放
②燃放烟花爆竹
③汽车尾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3)为了使天空更蓝,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21. 今年国庆假期,小兵从旅游地带回一瓶浑浊的山泉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2)通过操作②液体D呈无色无味的状态,则操作②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
(3)我国有些地区使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0分)
22. 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_进入集气瓶(填“a”或“b”)。
23. 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可能是二氧化锰、碳粉或铁粉其中的一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粉末是什么呢?
【实验探究】
(1)小组同学讨论发现通过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就可以排除一种猜想,他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写出操作即可)。
(2)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提示:A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先向装置中持续通入空气,D处澄清石灰水一直不变浑浊,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的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______。
【实验结论】该黑色粉末是______。
【反思交流】小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还可以设计一个不需要加热,操作更简单的实验来确定该黑色粉末的成分。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该粉末不是二氧化锰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4.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00g石灰石样品,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8g,请计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高温 CaO+CO2↑,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1)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铁杵成针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燃放鞭炮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A、量取液体时,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读数偏小,故A错误;
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B错误;
C、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使待滤液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故C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接容器壁,或伸入到试管内,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A、读取液体体积,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
掌握量筒、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了解液体药品的取用,掌握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答案】B
【解析】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没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不正确;
C、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因此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故正确;
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因此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正确。
故选:B。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等内容,比较简答。
4.【答案】C
【解析】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生成,是实验结论,是实验现象,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不是白雾,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5.【答案】A
【解析】解: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产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锰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是二氧化锰,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校园内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C、1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根据化学变化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发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氢气燃烧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氢、氧两种原子;
故选:C。
本题主要是考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和联系,根据它们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的实例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本题主要是考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和联系,解答时要学会把通用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例子中。
8.【答案】A
【解析】解: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101;
故选:A。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等知识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的应用。
9.【答案】A
【解析】解:A、地下水也是有限的,不可大量开采,故A符合题意;
B、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可以节约用水,故C不符合题意;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A、地下水也是有限的,不可大量开采;
B、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可以节约用水;
B、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
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好好保护。
10.【答案】C
【解析】解:设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x+(−2)×3=0
x=+4
故选C.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本题主要考查化合价的计算,难度稍大.
11.【答案】D
【解析】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12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
C.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C
【解析】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是:
A、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
C、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故C正确;
D、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故D错误。
故选:C。
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种类及类别等,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以及质量的变化等。
此题是微观模型考查题,认真阅读分析图示,看懂每个图形表示的含义,正确判断物质的结构、组成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4X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12个,反应前氧原子是10个,反应后应该是10个,其中4个包含在4X中,X的化学式是NO。
故选:A。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4.【答案】B
【解析】解:A、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不产生气泡的是水,该选项方法正确;
B、如果氧气含量较低,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足量含量能把氧气耗尽,该选项方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B。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B、如果氧气含量较低,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D
【解析】解: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如中子、分子等,选项说法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为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对于金属元素一般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可以显正价也可以显负价,例如在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而硫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为正价,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不显电性的粒子来分析;
B.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以及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根据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来解释和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16.【答案】4N P+52O5
【解析】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四个氮原子表示为4N.
(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可表示为:P+52O5。
故答案为:
(1)4N;
(2)P+52O5。
(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答案】2H2O− 通电 2H2↑+O2↑ CH4+2O2− 点燃 CO2+2H2O
【解析】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2H2↑+O2↑.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CO2+2H2O.
故答案为:
(1)2H2O− 通电 2H2↑+O2↑;
(2)CH4+2O2− 点燃 CO2+2H2O。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8.【答案】4 C Na2S
【解析】解:(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D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填:4;
(2)根据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而图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可以判断A和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即A和C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C;
(3)B和C形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硫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硫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化钠的化学式是Na2S;
故填:Na2S。
质子数相等的元素属于同种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H2O2 3Fe+2O2− 点燃 Fe3O4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C为无色无味气体,若C为氧气,由A能转化为D、C,D能与C相互转化,则A为过氧化氢溶液、D为水。B为黑色固体,若B为四氧化三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则E为铁,带入验证符合题意,所以:
(1)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A的化学式是:H2O2。
(2)E→B的反应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化学反应方程式:3Fe+2O2− 点燃 Fe3O4。
故答案为:(1)H2O2 ;
(2)3Fe+2O2− 点燃 Fe3O4。
根据题意分析,C为无色无味气体,若C为氧气,由于A能转化为D、C,D能与C相互转化,则A为过氧化氢溶液、D为水。B为黑色固体,若B为四氧化三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则E为铁,带入验证符合题意,据此分析回答。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答案】BD ①②③ 双面使用纸张(合理即可)
【解析】解:(1)A、CO2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
B、SO2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属于监测范围,故B正确;
C、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污染物,故C错;
D、PM2.5是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属于监测范围,故D正确。
(2)在煤燃烧、燃放鞭炮,用汽油作燃料、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常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会引起空气污染;
(3)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长沙的碧水蓝天,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用纸,植树造林等等。
故答案为:(1)BD;
(2)①②③;
(3)双面使用纸张(合理即可)。
(1)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必须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
(2)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途径考虑: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油燃烧形成的烟雾;
(3)根据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方面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环保问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21.【答案】过滤 活性炭 肥皂水
【解析】解:(1)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所以操作①是过滤;故填:过滤;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通过操作②液体D呈无色无味的状态,则操作②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活性炭;故填:活性炭;
(3)检验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
(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
(3)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22.【答案】长颈漏斗 2H2O2− MnO2 2H2O+O2↑ a
【解析】解:(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O2↑.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a进入集气瓶,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2H2O2− MnO2 2H2O+O2↑;
(3)a。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利用磁铁吸引 排除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 澄清石灰水 碳粉 向一支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该黑色粉末 无明显现象
【解析】解:【实验探究】
(1)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磁铁吸引,是因为磁铁能够吸引铁。
故填:利用磁铁吸引。
(2)先向装置中持续通入空气,D处澄清石灰水一直不变浑浊,此操作的目的是排除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
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的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排除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澄清石灰水。
【实验结论】
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该黑色粉末是。
故填:碳粉。
【反思交流】
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向一支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该黑色粉末
无明显现象
该粉末不是二氧化锰
【实验探究】
磁铁能够吸引铁。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交流】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答案】22
【解析】解:(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78g=22g;
(2)解:设CaCO3的质量为x。
CaCO3− 高温 CaO+CO2↑
100 44
x 22g
10044=x22g
x=50g.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50g。
故答案为:(1)22;(2)50g。
(1)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明德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杵成针 B. 燃放鞭炮 C. 瓷碗破碎 D. 滴水成冰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读数 B. 液体取用
C. 过滤 D. 滴加液体
3.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
B.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 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 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生成
B.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5.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不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B. 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D. 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校园内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 1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因为分子变大
7. 在氢气燃烧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是( )
A. 氢分子 B. 氧分子
C. 氢、氧两种原子 D. 水分子
8. 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A. 101 B. 157 C. 258 D. 359
9.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不可取的是( )
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 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C.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D. 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10. 人体吸入的O2有2%的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的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亚硒酸钠(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6
11. 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是一种能直接吸收利用、补充热能的碳水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释放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的恒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氢分子
B.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
C. 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 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2.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5
C.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 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
13. 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催化剂 △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NO B. N2O C. N2 D. NO2
14.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证明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有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
C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加入足量红磷,点燃
D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 因为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
16.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四个氮原子______;
(2)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7.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分解:______;
(2)甲烷(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
18. 如图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E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3)写出B和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9. A、B、C、D、E五种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及条件已省略)。“−”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已知B为黑色固体,C为无色无味气体,试推断:
(1)物质A的化学式______。
(2)E→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20. 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我国环保部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属于监测范围的是______。
A.CO2
B.SO2
C.N2
D.PM2.5
(2)请结合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情况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气的随意排放
②燃放烟花爆竹
③汽车尾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3)为了使天空更蓝,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21. 今年国庆假期,小兵从旅游地带回一瓶浑浊的山泉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2)通过操作②液体D呈无色无味的状态,则操作②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
(3)我国有些地区使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0分)
22. 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_进入集气瓶(填“a”或“b”)。
23. 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可能是二氧化锰、碳粉或铁粉其中的一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粉末是什么呢?
【实验探究】
(1)小组同学讨论发现通过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就可以排除一种猜想,他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写出操作即可)。
(2)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提示:A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先向装置中持续通入空气,D处澄清石灰水一直不变浑浊,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的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______。
【实验结论】该黑色粉末是______。
【反思交流】小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还可以设计一个不需要加热,操作更简单的实验来确定该黑色粉末的成分。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该粉末不是二氧化锰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4.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00g石灰石样品,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8g,请计算: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高温 CaO+CO2↑,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1)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铁杵成针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燃放鞭炮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A、量取液体时,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读数偏小,故A错误;
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B错误;
C、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使待滤液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故C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接容器壁,或伸入到试管内,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A、读取液体体积,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
掌握量筒、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了解液体药品的取用,掌握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答案】B
【解析】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没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不正确;
C、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因此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故正确;
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因此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正确。
故选:B。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等内容,比较简答。
4.【答案】C
【解析】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生成,是实验结论,是实验现象,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不是白雾,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5.【答案】A
【解析】解: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产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锰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是二氧化锰,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校园内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C、1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根据化学变化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发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氢气燃烧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氢、氧两种原子;
故选:C。
本题主要是考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和联系,根据它们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的实例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本题主要是考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和联系,解答时要学会把通用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例子中。
8.【答案】A
【解析】解: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101;
故选:A。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等知识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的应用。
9.【答案】A
【解析】解:A、地下水也是有限的,不可大量开采,故A符合题意;
B、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可以节约用水,故C不符合题意;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A、地下水也是有限的,不可大量开采;
B、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可以节约用水;
B、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
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好好保护。
10.【答案】C
【解析】解:设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x+(−2)×3=0
x=+4
故选C.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本题主要考查化合价的计算,难度稍大.
11.【答案】D
【解析】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12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
C.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C
【解析】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是:
A、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
C、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故C正确;
D、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故D错误。
故选:C。
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种类及类别等,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以及质量的变化等。
此题是微观模型考查题,认真阅读分析图示,看懂每个图形表示的含义,正确判断物质的结构、组成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4X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12个,反应前氧原子是10个,反应后应该是10个,其中4个包含在4X中,X的化学式是NO。
故选:A。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4.【答案】B
【解析】解:A、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不产生气泡的是水,该选项方法正确;
B、如果氧气含量较低,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足量含量能把氧气耗尽,该选项方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B。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B、如果氧气含量较低,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D
【解析】解: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如中子、分子等,选项说法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为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对于金属元素一般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可以显正价也可以显负价,例如在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而硫元素为非金属元素,为正价,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不显电性的粒子来分析;
B.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以及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根据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来解释和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16.【答案】4N P+52O5
【解析】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四个氮原子表示为4N.
(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可表示为:P+52O5。
故答案为:
(1)4N;
(2)P+52O5。
(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答案】2H2O− 通电 2H2↑+O2↑ CH4+2O2− 点燃 CO2+2H2O
【解析】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2H2↑+O2↑.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CO2+2H2O.
故答案为:
(1)2H2O− 通电 2H2↑+O2↑;
(2)CH4+2O2− 点燃 CO2+2H2O。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8.【答案】4 C Na2S
【解析】解:(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D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填:4;
(2)根据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而图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可以判断A和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即A和C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C;
(3)B和C形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硫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硫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化钠的化学式是Na2S;
故填:Na2S。
质子数相等的元素属于同种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H2O2 3Fe+2O2− 点燃 Fe3O4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C为无色无味气体,若C为氧气,由A能转化为D、C,D能与C相互转化,则A为过氧化氢溶液、D为水。B为黑色固体,若B为四氧化三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则E为铁,带入验证符合题意,所以:
(1)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A的化学式是:H2O2。
(2)E→B的反应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化学反应方程式:3Fe+2O2− 点燃 Fe3O4。
故答案为:(1)H2O2 ;
(2)3Fe+2O2− 点燃 Fe3O4。
根据题意分析,C为无色无味气体,若C为氧气,由于A能转化为D、C,D能与C相互转化,则A为过氧化氢溶液、D为水。B为黑色固体,若B为四氧化三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则E为铁,带入验证符合题意,据此分析回答。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答案】BD ①②③ 双面使用纸张(合理即可)
【解析】解:(1)A、CO2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
B、SO2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属于监测范围,故B正确;
C、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污染物,故C错;
D、PM2.5是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属于监测范围,故D正确。
(2)在煤燃烧、燃放鞭炮,用汽油作燃料、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常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会引起空气污染;
(3)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长沙的碧水蓝天,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用纸,植树造林等等。
故答案为:(1)BD;
(2)①②③;
(3)双面使用纸张(合理即可)。
(1)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必须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
(2)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途径考虑: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油燃烧形成的烟雾;
(3)根据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方面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环保问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21.【答案】过滤 活性炭 肥皂水
【解析】解:(1)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所以操作①是过滤;故填:过滤;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通过操作②液体D呈无色无味的状态,则操作②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活性炭;故填:活性炭;
(3)检验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
(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
(3)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22.【答案】长颈漏斗 2H2O2− MnO2 2H2O+O2↑ a
【解析】解:(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O2↑.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a进入集气瓶,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2H2O2− MnO2 2H2O+O2↑;
(3)a。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利用磁铁吸引 排除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 澄清石灰水 碳粉 向一支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该黑色粉末 无明显现象
【解析】解:【实验探究】
(1)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磁铁吸引,是因为磁铁能够吸引铁。
故填:利用磁铁吸引。
(2)先向装置中持续通入空气,D处澄清石灰水一直不变浑浊,此操作的目的是排除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
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的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排除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澄清石灰水。
【实验结论】
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该黑色粉末是。
故填:碳粉。
【反思交流】
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向一支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该黑色粉末
无明显现象
该粉末不是二氧化锰
【实验探究】
磁铁能够吸引铁。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交流】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答案】22
【解析】解:(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78g=22g;
(2)解:设CaCO3的质量为x。
CaCO3− 高温 CaO+CO2↑
100 44
x 22g
10044=x22g
x=50g.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50g。
故答案为:(1)22;(2)50g。
(1)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