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物理实验专题汇总(含答案)
-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试卷 16 次下载
-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试卷 19 次下载
-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七、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试卷 15 次下载
-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八、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 试卷 13 次下载
-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九、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试卷 12 次下载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六、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
展开实验六、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
【实验原理】:
ρ=m/v
【实验器材】:
量筒、天平、待测物体或液体、细线、水、烧杯等
【固体的密度】:
固体的质量可直接用天平称得,外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定,然后,根据密度定义求得密度。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②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的水的体积V1;
③把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④算出石块的体积V=V2-V1;
⑤利用公式ρ=m/v算出石块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1)先测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
(2)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体,并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3)再称出容器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量筒内液体的质量,
(4)再用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记下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m1-m2;
④利用公式ρ=m/v算出盐水的密度。
【考点方向】:
体积的测量
量筒: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1ml=1cm3
(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①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
②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
天平的使用
1、使用天平时,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估测物体质量;再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为什么?因为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只有天平处于水平平衡是,两边受到的力才相等,物体和砝码的质量才相等。
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再调节平衡螺母,时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红线处,或指针在中央红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即可。(左偏右调)
3、称量过程中要用镊子夹取砝码,左物右码,先大后小,最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4、读数=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
5、如果砝码缺了一角,所测物体质量比实际质量偏大 。
6、使用量筒时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7、注意量筒的量程没有0 刻度线 。
8、观察时视线要与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9、如果使用天平时把左盘放置的砝码,右盘放置的物品,那么该天平是否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密度,为什么?
答:可以准确测量;因为如果左盘放置砝码,右盘放置物品时,只要读数时让砝码的读数减去游码的读数,仍可以测量准确的物品质量。
10、实验中将最小的砝码5g放入天平右盘后,发现中央分布盘的指针向右偏,那么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先把最小为5g得砝码拿走,然后再移动游码;
【创新母题】: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上,游码移到 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1为 g;如果粗心的小明没有注意到砝码已经生锈,那么小石块的实际质量应该比m1的值 (选填“偏大/偏小/相等”)。
(3)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原理是 ;需要用到的主要实验工具是 、 。
(4)实验中发现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来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方案一:
①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 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②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为152.4g。
③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为165.2g。
方案二: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
②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然后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5。
(5)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密度ρ= kg/m3,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 。
(6)你认为根据哪一种方案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为什么?
答: ,理由是 。
(7)该实验中如果不缺乏量筒,在如下的实验操作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
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小石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①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
【答案】:
(1)水平台面;零刻度线;左 ;
(2)32;偏小;
(3)ρ= m/v;天平;量筒;
(4)浸没;
(5)2.5×10³;偏小;由于石块从水中拿出时,上面沾有水,所以倒入水的质量偏大,求得水的体积偏大,即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ρ= m/v知,所测密度会偏小。
(6)方案二;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误差比方案一小。
(7)C